Workflow
第三代至强可扩展架构服务器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龙芯中科发布3C6000系列处理器 产品无需国外授权代差缩小至两代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22
产品发布与技术进展 - 公司发布基于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3] - 3C6000系列芯片采用自主指令系统,无需国外授权,单硅片16核32线程,支持多硅片封装,综合性能达到2023年市场主流水平(英特尔第三代至强出货占比68%)[3][4] - 公司基于3C6000芯片形成高性能自主服务器解决方案,覆盖通算、智算、存储等多场景需求 [3] - 2K3000/3B6000M芯片面向终端和工控应用,采用自主指令系统,2024年底流片成功,标志着桌面、服务器和终端产品线完整布局 [4] - 第一代GPU核心LG100已批量应用,第二代GPGPU核心LG200集成图形和AI处理功能,专用GPGPU芯片9A1000/9A2000聚焦推理类应用 [4] 研发投入与生态建设 - 2024年研发投入达5.31亿元,占营业收入105.34%,其中研发费用4.30亿元,开发支出1.01亿元,用于加速CPU迭代和生态建设 [10]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25亿元和4.30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22亿元 [9][10][11] - 公司将龙芯CPU核心IP开放授权给合作伙伴,支持其开发基于龙架构的SoC芯片,并持续优化基础软件生态 [9] - 已有超40家厂商推出基于3C6000系列的整机和解决方案,芯片获《安全可靠测评公告》最高等级二级认证 [4] 财务表现与市场定位 - 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6亿元和5.04亿元,净利润亏损3.29亿元和6.25亿元,主要因高研发投入 [9][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5亿元,净利润亏损1.51亿元 [11] - 公司产品应用于电子政务、能源、交通、教育等领域,目标是从政策性市场转向开放市场 [8] 历史背景与战略目标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最初团队仅10人,现已成为国产CPU核心企业,摆脱对国外技术授权和供应链依赖 [6][7][5] - 战略方向为建立自主信息技术体系,覆盖芯片研发、生产工艺和软件生态,下一代芯片将大幅提升性能 [5][8]
海淀区科技会客厅举行首场活动,2025龙芯产品发布
新京报· 2025-06-26 22:11
产品发布 - 龙芯中科发布基于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1] - 3C6000系列服务器CPU采用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单硅片16核32线程,可通过龙链接口进行多硅片封装,综合性能达到2023年市场主流产品水平 [1] - 3B6000M/2K3000终端/工控CPU面向笔记本、云终端等终端和工控应用,标志着公司形成桌面、服务器和终端三条产品线的完整系列 [2] 技术路线 - 公司坚持先提高单核性能再增加核数的技术路线,通过十多年迭代使3A6000桌面CPU单核性能达到市场主流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推出16核、32核、64核服务器CPU [2] - 公司先夯实通用处理器基础再研制专用处理器,已系统掌握通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AI处理器及其基础软件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 [2] - 公司处理器研制进入大力发展AI处理器的新时期 [2] 产业生态 - 海淀区构建"1+X+1"现代化产业体系,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以设计业为核心,涵盖封测、设备和材料研发的完整体系,聚集企业240余家 [3] - 海淀区集成电路产业拥有10家上市企业、4家独角兽企业、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海淀区出台中关村科学城集成电路流片补贴政策,提供最高1500万元流片支持,并建设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3] 产业表现 - 2024年海淀区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达430亿元,同比增长13% [4] - 2025年1-5月海淀区集成电路企业营收同比增长约20% [4] - 海淀区发布规模百亿的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三期基金,总规模增至200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