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音乐剧《大状王》

搜索文档
未来一周,在上海感受香港“西九文化区”
新浪财经· 2025-06-20 07:15
"沪港双城,艺脉相承",由香港文化旅游地标"西九文化区"举办的"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 6月18日起在上海盛大揭幕。 此前,文化周两大先期项目已亮相,在上海掀起热度。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及M+联合主办的"贝聿铭:人生如建筑"上海站展览大受欢迎,上海文 化广场已经上演的粤语音乐剧《大状王》更是好评如潮。 从6月19日起,包括展览、演出及沙龙对话等更多文化周活动将在上海各个文艺地标展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城市脉动──中国传统文化再诠 释"展览6月20日将在张园开幕;西九戏曲中心制作的小剧场粤剧《霸王别姬》将在宛平剧场上演;集合了香港年轻顶尖音乐人的三场爵士音乐会 将在JZ club演出;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也将上演两部西九协办及委约制作的当代舞蹈作品,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杨云涛编舞的舞✕武剧场《凝》 以及香港编舞家盘彦燊所创作的《鸣》(独舞版)。 "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海报 在上海西九文化周开幕式上,沪港两地众多主礼嘉宾共同为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揭幕。香港舞蹈团及世界冠军口琴演奏家何卓彦(Cy Leo)为嘉 宾献上精彩演出。 本次文化周是一次沪港文化盛事,由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管理局")主办,与上海六个著名文 ...
首站在上海 是最好的选择 西九文化周走出香港 期待进一步深化沪港文化交流合作
解放日报· 2025-05-21 09:57
沪港合作历史与现状 - 唐翔千家族被视为"沪港合资第一人",投资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沪港合作企业 [1] - 唐英年任职香港特区政府期间推动建立沪港经贸合作会议机制 [1] - 西九文化周首次在香港以外地区举办,首站选择上海 [2] 文化交流与市场潜力 - 西九文化周选择上海因其开放、多元和包容特性 [2] - 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在上海预售达70%,考虑加场 [2] - 上海故事《繁花》在香港市场表现火爆 [2] - 草间弥生展览吸引150万人次参观,创造可观经济收益 [3] 文化产业与经济联动 - 文化活动多样性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3] - 文化产业可作为要素撬动经济金融发展 [3] - IP和知识产权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关键 [3] 沪港协同发展前景 - 两地互补优势明显,避免零和博弈 [5] - 内地人才赴港与港人赴沪形成双向流动趋势 [5] - 建议政府牵头推动沪港文化合作"走出去",如"一带一路"沿线 [5] - 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可带动区域与香港深度合作 [5]
西九文化区CEO:香港带来“西九出品” 上海文化产品也能借道西九“出海”
解放日报· 2025-05-19 09:43
记者 洪俊杰 带着7个重磅文艺作品,香港西九文化区首次走出港岛,第一站选在上海,于6月18日至22日举 办"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其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与解放日报共同举办文化沙龙。 "西九文化区无疑是香港的文化名片。"在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CEO)冯程淑仪看来,日益 激烈的都市文化品牌竞争中,"立足本地、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成为西九乃至香港的最大优势,"我们 希望与上海同行有更紧密的合作,用好两地文化资源,向世界讲好香港故事、上海故事以及中国故 事。" "无论是观众的欣赏品位,还是对节目的要求,上海是与香港最相似的内地城市。"即便如此,冯程 淑仪坦言,带着"西九出品"来到上海压力不小。一方面,源于不同的语言环境,7个作品中两个用粤语 演出——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和粤剧《霸王别姬》,虽然现场配有字幕,但难免会影响上海观众的观 剧体验。 冯程淑仪告诉记者,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吸引境外游客来港,已是特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她 一直认为,发展文创产业就不应避讳谈钱。文化场馆不能变成无法良性运营的"大白象"——需要高昂费 用维持却难有经济效益的资产。要想站稳脚跟、吸引更多"流量",核心是用高质量的展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