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资金“越跌越买”,游戏ETF(159869)近5个交易日“吸金”9.2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2:59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游戏板块在11月20日午盘持续下挫,游戏ETF(159869)下跌超1% [1] - 成分股中富春股份、名臣健康、星辉娱乐、游族网络、姚记科技等跌幅居前,仅奥飞娱乐逆势上涨 [1] - 尽管板块震荡,资金呈现"越跌越买"态势,游戏ETF(159869)近5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累计达9.26亿元,产品规模达114.61亿元 [1] 行业动态与产品成就 - 库洛游戏旗下《鸣潮》入围TGA 2025"年度最佳移动游戏"提名,并为此向全服玩家发放奖励 [1] - 《鸣潮》是唯一纯国产手游,且为连续第二年获得TGA最佳移动游戏提名,标志着国产游戏在开放世界、动作设计、叙事深度等领域的突破获得国际认可 [1] 政策环境与行业前景 - 根据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文化繁荣昌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需营造良好文化生态并提升文化原创能力 [2] - 游戏行业在政策友好期下,版号发放节奏趋向常态化,行业供给侧明显回暖,内容丰富度持续提升,贡献公司基本面弹性 [2] - 游戏板块同时受到AI、内容、商业化模式变革等多点因素催化 [2]
绘就亚太地区合作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11-06 06:12
亚太经合组织(APEC)概况 -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成立于1989年 [1] - 该组织旨在超越集团对抗、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 [1] - 其重要贡献在于始终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原则,让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成果惠及更多人 [1] 中国在APEC中的关键作用 - 2014年中国主办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和《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等里程碑式文件 [2]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引领全球绿色转型,为区域应对气候危机和推动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2] - 作为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中国将担负起谋划路线图、推动合作议题落地、规划未来发展方向等重任 [2] APEC的未来发展方向 - 《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将于2026年实现远景目标,《亚太经合组织服务业竞争力路线图》《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将完成其至2025年的行动计划 [2] - 各方在人工智能、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文化产业发展等议题上播撒下"合作种子" [2] - 亚太经合组织需要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各方对中国的领导力抱有高度期待 [2]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协力奋斗——全国政协常委聚焦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
新华社· 2025-11-01 17:37
高质量发展与宏观政策 -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从源头上提振有效需求 [1]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坚定不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并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消费市场与服务业 -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 建议强化服务消费法治保障 完善配套政策和标准体系以激发服务消费活力 [1] - 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和平台载体 丰富优质多元服务消费供给 打造十五五发展新动能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集中力量攻关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 [1] -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构建普职融合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 依据区域产业特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2] 文化产业发展 - 十五五期间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文化支柱产业建设作为重点 依托数智赋能转型和产业发展格局重塑实现文化大发展 [2] - 打破制约创新的制度性壁垒 推动文化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2]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 加快健全健康优先发展制度体系 全面推进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 [2] - 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2] 生态环境保护 - 十五五时期要科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切实守护美丽中国自然生态 [3] - 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3] 农业与粮食安全 - 坚持不懈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强化农业生产与资源格局适配 组织开展新一轮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工作 [3] - 更加注重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持续推进土壤治理修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切实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和气候韧性 [3] -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 开展高油大豆等优质农产品分级定价收储以调动农民与主产区积极性 [3]
学习笔记|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6:27
核心观点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方向 [1][2] 文化事业发展重点 - 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提升文化原创能力,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领域精品创作 [2] - 培育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2] -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 [3] - 坚持文化惠民,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 [3] 文化产业发展举措 -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3] - 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和品牌,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和积极的文化经济政策 [3] -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3] - 引导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健康发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3] - 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水平,深化文旅融合 [3] 行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同比增长7.9% [4] - 文化新业态行业增速显著,文旅融合成效显著,文化与旅游、科技、商业等深度融合形成新业态 [4]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等区域文化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助力文化企业走向世界 [4][5]
让创作者C位出道!深圳五区政策大礼包“诚意满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1:32
政策扶持 - 深圳市福田区、前海区、宝安区、南山区和光明区五大区域推出内容创作者发展扶持政策包 [1] - 政策礼包核心支持方向包括取景支持、人才引进、资金扶持、租金减免、培训孵化 [1] - 福田区对获批出版的原创游戏单个项目补助2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助200万元 [2] - 福田区支持电竞场馆建设最高补助300万元,支持举办国际职业电竞赛事最高补助500万元 [2] - 前海区发布八项措施,包括商事登记一站式服务、税收优惠、专业人才培训、激励爆款内容生产等 [2] - 宝安区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十条措施 [3] - 光明区即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提供人才认定、安居保障、子女入学、纳统奖励等多方面支持 [3] 产业联动与生态建设 - 福田区依托三大体系为创作者与企业提供从启动、成长到卓越的全周期支持 [2] - 福田区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文化创意、数字创意产业园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建设 [2] - 前海区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的创作营商环境,提供数字平台建设支持并鼓励平台企业创作交流 [2] - 宝安区措施涵盖打造全域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基地、优化产业生态、开放创作场景等十个方面 [3] - 南山区从加大人才引进、支持企业稳定经营、支持产业空间发展等八个方面发力 [3] - 光明区建立协作平台,推动"影视+科技"深度融合,形成良好的内容创作培育扶持生态 [3] 人才发展 - 福田区为吸引人才提供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支持体系 [2] - 前海区开展专业人才培训计划 [2] - 宝安区措施包括培育创作人才 [3] - 南山区措施包括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创作者身份认同、搭建职业发展渠道 [3] - 光明区政策将为创作者提供人才认定、人才引进等服务保障 [3] 特定产业与项目支持 - 福田区对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直播经济、平台经济等各类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2] - 腾讯国际总部"互联网+"未来科技城首期将于本月在宝安区启用 [3] - 光明区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3]
黄河上游地区如何筑牢生态屏障、确保黄河安澜?
中国环境报· 2025-10-09 13:48
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管理 - 建立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 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1] - 通过生态功能管控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保护生物多样性以维持流域生态平衡[1] - 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 完善以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1] 产业绿色转型与发展 -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加工等绿色产业[1] - 结合区域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推动绿色转型[1] - 推动文化资源与特色旅游、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以发展文化产业[3] 区域协调与开放合作 - 加强与流域外部协同 统筹资源要素利用并建立执法司法协作机制落实共治共管[2] - 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2] - 加强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协调联动 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促进河西走廊城市带可持续发展[2]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 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通过就地城镇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2] - 增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2] - 城镇开发边界外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原则 用好"千万工程"经验防止千村一面[2]
“十四五”以来我国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
新华社· 2025-10-03 12:06
公共文化体系日益健全 - 2024年末全国博物馆数量达7046个,较2020年末增长21.7% [1] - 2024年全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74%和99.82%,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0亿户,较2020年末增长0.3% [1] - 2024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活跃读者1.1亿个,较2020年增长9.8% [1] 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955元,较2020年增长67.8%,增速快于同期人均消费支出 [1] - 2024年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较2020年提高0.7个百分点 [1] - 2024年末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分别为10.7亿人、7.5亿人和5.7亿人,较2020年末分别增长15.5%、13.6%和24.9% [1] 文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 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9464亿元,占GDP比重为4.59%,较2020年提高0.20个百分点 [1]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较2020年增长37.7% [1]
济南古城产业运营共建联盟成立暨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系列活动启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9-30 21:37
活动概述 - 济南古城产业运营共建联盟成立暨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系列活动于9月30日启幕 [1] - 活动标志着济南古城保护与更新迈入“全域统筹、共建共享”的新阶段 [2] 联盟成立与参与方 - 济南古城产业运营共建联盟正式成立,构建“文化引领、产业联动、共建共享”的古城发展新格局 [1] - 联盟倡议书展示“一联盟、一张图、一张网、一张票、一平台、一品牌”成果 [1] - 济南城发集团、济南城投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分行、济南文旅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签署共建协议 [1] 街区发展规划与业态 - 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系列活动同步启动,聚焦“新文化·新健康·新体验”产业发展方向 [2] - 构建“一主街、三中心、八巷道”的漫步式街区格局,打造“沉浸式艺术街区” [2] - 引入文创、国乐、非遗手作、老字号等特色业态,推动历史街区保护与活化 [2] 文化IP与市集活动 - “上新集”品牌市集作为自营文化IP,携手首进山东的国内头部生活方式与市集品牌银盐市集 [2] - 市集活动包含40个市集摊位、2个特展品牌及13场演艺演出 [2] - 通过“月月上新、无界欢聚”的常态化市集与社群活动促进古城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2] 文化传承与展示 - 山东古建筑博物馆开放,被描述为让历史建筑“活”起来,文化传承“动”起来 [1] - 活动包含山东古建筑博物馆特色展陈及“国庆开放日”活动安排介绍 [2]
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金融时报· 2025-09-29 20:1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7.7% [3]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达3.15万亿元,出游人次32.85亿 [3]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7.8万家,较2020年增加1.3万家 [3] 产业结构与新兴业态 - 2024年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 [4]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8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7% [4] - 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新消费模式活跃,有效延展消费链条 [4][5] - 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元素的文化贸易额超3700亿元,占文化贸易总额超四分之一 [5] 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发展 - “十四五”期间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总数达1.65万家 [6] - 新增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6] - 2024年1至8月全国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游客占比超80% [6] - 2024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同比增长49.9% [6] 消费促进与文化贸易 - 2024年各地共举办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4] - 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 [5] - 动漫、游戏、潮玩、演艺等文化产品加速“出海”,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5]
今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央视网· 2025-09-29 14:55
文旅产业发展总体态势 -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在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方面作用彰显 [1]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7.7% [1]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7.8万家,较2020年增加1.3万家 [1] 旅游市场表现 -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和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总人次达到32.85亿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为3.15万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