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仪器仪表

搜索文档
三部门组织实施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工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15:09
政策支持范围 - 2025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覆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版)》全部领域 [1][3] - 整机装备原则上按台(套)数方式支持 核心系统、关键零部件及基础件原则上按批次数方式支持 [1][3] - 高端工业母机、电子专用装备、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精密仪器仪表等低价值整机装备可按批次数支持 航空发动机、船舶发动机等高价值核心部件可按台(套)数支持 [1][3] 资格审定流程 - 装备制造企业需向所在地工信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集团提交申报材料 [4] - 地方工信部门或央企集团审核材料完整性、技术参数符合性及价值合理性后报送工信部 [4] - 工信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复核资格 按装备价值比例核定保费补助资金额度并赋予5年有效期 [4] 资金申请机制 - 通过资格审定的企业完成装备制造、交付、投保及全额保费缴纳后可提交资金申请 [5] - 地方工信部门会同财政、金融监管局或央企集团会同承保地金融监管局审核材料真实性及保险费率合规性 [6] - 工信部与金融监管总局委托第三方复核 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不超过实际缴纳保费80%的补助 [6] 政策配套要求 - 资格审定结果将作为享受保险补偿政策的重要依据 并在其他首台(套)政策中优先考虑 [8] - 鼓励企业与承保公司自主协商保险费率和险种 科学合理使用5年有效期的补助资金额度 [8] - 已投保质量保障类保险的装备制造企业在采购活动中不得收取质量保证金 [8]
苏州印发2025行动方案:做优做强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
仪器信息网· 2025-08-18 11:58
仪器仪表产业发展 - 苏州市政府印发《"品质苏州"建设行动方案(2025年)》,重点推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与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3] - 实施计量筑基工程,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做优做强高新区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支持昆山、苏州工业园区申报筹建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 [7][8] - 争取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计量融合创新试点,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推进国家纳米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碳计量中心(江苏)筹建 [7] 检验检测认证领域 - 计划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推进吴中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7] - 推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创新中心(吴江)等平台落地,加快江苏省集成电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羊绒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7] - 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全链条服务行动,目标推动20个以上产品获得碳标识认证,实施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建成高水平站点5个以上 [7] 质量支撑与品牌引领 - 构建质量强企梯度培育体系,推动首席质量官人数突破6万人,新增3家检验级以上企业,覆盖2000家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质量提升 [8] - 持续推进"苏州制造"品牌认证,推出20个以上认证产品,探索"苏州优品"城市公共品牌评价机制,构建"时味苏州"农产品品牌体系 [12] - 推动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建设,200家以上规上企业开展先进智能工厂建设,培育一批国家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 [13] 技术赋能与标准引领 - 分层分级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创新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40%以上,培育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左右 [13] - 探索建立产业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布局联动机制,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建高能级标准化载体,推动苏州企业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不少于5项,国家、行业标准不少于200项 [13] - 发挥中德标准化合作苏州创新中心、标准化创新综合体等载体作用,加强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 [13] 消费环境优化 - 开展促消费质量服务专项行动,新增5000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完善诚信计量体系,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单位达10000家 [16] - 推进直播营销"一件事"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一地一品牌"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年内消费维权服务站点达到500个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