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成都市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发展规划出台 2030年底特色产业营收破1.5万亿元
四川日报· 2025-07-18 15:56
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方面,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加快向产业投资运营商转型,支持园区引进国内外 优质园区运营商。围绕特色产业方向搭建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建设创业孵化载体。推动国有平台公 司成立专业化招商公司,引入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配套企业,支持区(市)县设立特色产业专项子基 金。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近日印发《成都市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发展规划(2025—2030年)》(以下 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底,特色产业园错位协同、特色发展、相互赋能, 特色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5万亿元,特色产业集聚度达到80%以上,特色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 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60%。 按照全市统筹、错位协同的布局,《发展规划》围绕"6+9+10"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综合考虑各 区(市)县特点,差异化布局产业细分领域主要承载地,明确在全市25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范围内,选 取产业基础较好、相对集中连片、具有空间保障能力的区域开展特色"园中园"培育,并从中认定一批市 级特色产业园。《发展规划》明确,到2030年,建成12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优产业市级制造业特 色产业园,建成16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市 ...
全球最大浆料磁选机在潍坊临朐下线交付
齐鲁晚报网· 2025-07-18 14:58
这座外形简约、内蕴"科技核心"的现代化工厂如期建成投产,离不开临朐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的全 要素保障。通过精准对接企业转型需求,协调并简化审批流程、建立"链主企业需求清单"等举措,高效 推动土地、资金等要素直达项目现场,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覆盖,成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部署的生动写照。 随着华特智能立环未来工厂全面投用,更多5米、6米等特大型立环高梯度磁选装备将从这里出发,奔赴 海内外各大矿山和制造基地,"城关科技"将深度融入全球矿业资源开发与绿色转型浪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佳潼通讯员赵瑞雪尚志伟 近日,全球首台3米电磁浆料高梯度磁选机在潍坊市临朐县华特智能立环未来工厂正式下线交付。作为 目前全球同品类最大规格的磁电装备,该设备突破了高岭土、长石、石英等非金属矿行业内提纯技术的 产量瓶颈,满足了行业对大型化、智能化、集约化的装备需求,为全球矿业低碳转型注入系统性创新动 能。 同日正式启用的华特智能立环未来工厂,可年产立环高梯度强磁选装备295台(套)。该工厂是华特磁 电"数字智造"转型的核心战略载体,深度融合5G+工业互联网、AI智能检测等智能化核心技术,打 造"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制造模式 ...
历城区近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38.23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7-18 14:47
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 近三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8家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6.5% [1][3] - 滚动实施工业项目255个 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38.23亿元 年平均增长26.7% [1][3] - 累计新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10个 完成技改投资81.6亿元 技改投资年平均增长46% [4] 政策与规划 - 制定《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包含5项重点任务和16项具体措施 [3] - 推动超算科技城入选省级示范型数字经济园区 临港开发区获评市级工业互联网园区 [3] - 强化链式招商 以齐鲁制药 邦德激光 中晶芯源等重点企业为链主 加速形成新支柱型产业集群 [6] 项目建设与产业升级 - 推进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 力诺制药注射剂智能升级改造 济南轨道交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 [4] - 在谈和谋划工业项目80余个 围绕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进行储备 [4] - 推动济南重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 力诺瑞特新能源数智工厂改造等4个项目申报国家超长期国债 [4] 企业培育与创新 - 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精特新及创新型中小企业达670家 "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达187家 [5] - 成功申报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0个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 [5] - 221个项目入选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5] 数字化转型与未来规划 - 搭建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5G 大数据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6] - 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数字化车间 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6] - 依托济南超算科技城 济南生物医药港 齐鲁光谷等载体加强集成电路 现代医药等产业招商 [6]
塞北别样质量风光 内蒙古纵深推进质量强链行动加速培育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8 13:15
7月的内蒙古以其最丰饶的绿、最纯净的蓝、最绚烂的彩、最清凉的风,向人们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 生机盎然的塞外画卷。 □ 李 艳 董 贝 在"中国乳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乳及乳制品检测与监控技术、牛羊乳肉制品风险防控与关键技 术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有序推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 在草原钢城包头,满足150米级风电叶片全尺寸检测需求的自治区首个大型叶片试验检测认证平台,目 前已完成首批6支百米级叶片检测,辐射西北地区大型叶片检测服务能力正式形成…… 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发展的"骨架"与"血脉",构筑起经济运行的基础架构与循环网络。质量基础设施作 为贯穿产业链全链条的技术支撑体系,不仅能够系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核心竞争力,更能有效 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技术衔接与协作配套。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纵深推进质量强链行 动,聚焦产业链质量技术攻关、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与集成服务、全链条质量协同提升三大核心任 务,靶向提升重点产业质量竞争力,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靶向施策破解产业链技术堵点 "研制牧场奶牛乳房炎预警防控系统,预警灵敏度达80%以上,时效与覆盖精度优于国内外行业平均水 平,每年可为企 ...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零距离”护航重点项目,跑出服务“加速度”
中国能源网· 2025-07-18 11:32
中庸电力装备产业园项目 - 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建设特高压、超高压电力变压器全产业链生产线70余条,着力打造西北地区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1] - 项目于6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是天水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1] - 供电公司每周巡查,及时排除设备用电隐患,保障项目建设用电安全 [1]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服务举措 - 建立政企协同机制,对接市发改委、招商局、工信局等部门,建立重点项目信息共享平台 [2] - 超前规划电力管廊及电网布局,精准实施电网补强工程,已完成7个重点产业园区电网布点建设 [2] - 加速推进330千伏三阳川变电站及配套工程、110千伏成纪变电站等重点项目,区域电网供电能力显著提升 [2] - 2025年上半年目标实现供电方案一次答复率100% [2] - 通过"一站式"新能源并网服务,推动天水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全市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0% [2] 供电服务创新机制 - 组建重大项目供电服务专班,建立"日调度、周汇报、月攻坚"三级推进机制 [2] - 推行"成本预下达、物资预储备、人员早部署"服务模式 [2] - 针对华贸(甘肃)新材料科技项目采用"容缺受理+承诺备案"举措,使项目周期压缩至9个月,较常规流程缩短40% [2] - 首条生产线提前45天投产 [2]
“醇”启新程 “绿”创未来——上海电气建设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07-18 11:07
项目概况 - 上海电气在吉林洮南建成全球首批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2025年7月14日产出合格绿色甲醇[3][8] - 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计划建设25万吨/年绿色甲醇产能,分两期实施,首期5万吨/年产能已投产,2027年实现全产能达产[17] - 配套建设68万千瓦新能源规模,采用自发自用、轻度并网模式[17] 技术突破 - 采用纯氧加压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富二氧化碳甲醇合成、弱联网风电制氢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实现生物质纯氧加压气化耦合非稳态制氢生产绿色甲醇[3][18] - 技术路线与主要装备在国内外尚无工业化应用先例,总体国产化率超98%,获3项ISCC EU绿色认证[22][23] - 每年可实现20万吨生物质集中收储及造粒,拥有全球领先的规模化生物质收储能力[22] 战略意义 - 国内首个从研发生产到应用全链条闭环的规模化绿色甲醇商业项目,为新能源就地消纳开辟新路径[12][19] - 构建"洮南生产—陆海联运—上海加注"绿醇产业闭环,与法国达飞集团、上港集团签署绿色甲醇供应运输加注协议[12][23] - 响应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排放框架,推动航运业碳减排[5] 建设历程 - 仅用16个月完成建设,2024年3月30日开工至2025年7月14日投产[12][30] - 克服东北冬季极端低温(零下20-30℃)和雨季施工挑战,实施"百日会战"确保进度[27][35] - 关键节点包括:2024年11月气化炉吊装、2025年3月完成10万吨秸秆收储、2025年6月制氢装置产出氢气[21][22][30] 未来规划 - 推进二期工程,建设20万吨/年绿色甲醇及绿色航煤示范生产线[39] - 布局千万千瓦级风光基地,构建"风光储氢一体化"全产业链[39] - 发展海上风电+海水制氢+碳捕集综合开发模式,推动跨区域"吉氢入沪"工程[40][41]
2025年四川经济“半年报”发布,透视经济发展“期中考”成绩单 “含新量”“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四川日报· 2025-07-18 08:24
四川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 地区生产总值31918 2亿元 同比增长5 6%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 1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0 3个百分点 [2][5][6] - 第二产业增加值18843 4亿元 同比增长5 3% 第三产业增加值11111 5亿元 同比增长6 0% [2][6]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 3% 其中现代服务业表现突出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4%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9% [6][7] 产业发展 工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3% 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 1个百分点 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增长 [3][8]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1% 智能电视 智能手表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 4倍 1倍 63 1% [8][9]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 0% 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 凯翼汽车产量5 99万辆 同比增长319% 出口量1 55万辆 同比增长314% [8]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 9% 高于工业平均水平2 6个百分点 [9] - 绿色低碳产业中动力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36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1 0%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 4倍 [9][10] 农业与服务业 - 第一产业增加值1963 3亿元 同比增长3 2% 夏粮产量476 2万吨 同比增加11 1万吨 [2][3]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升 单位产值能耗低于工业 符合绿色转型趋势 [7]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 7%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 5%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 8%(工业投资增长10 9%)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 4% [3] - 民间投资由上年下降1 3%转为增长2 4%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 7%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 4个百分点 [11][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0 2亿元 同比增长5 6% 限额以上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0 8%(智能手机类增长51 6%) 家用电器类增长20 2% [4][11] 政策与趋势 - "两新"政策带动设备更新投资 全省有设备购置投资项目4559个 同比增长13 4% [11] -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等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产业基础持续夯实 [6][10] - 工业经济呈现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趋势 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0]
透过半年“成绩单”,看四川经济呈现哪些新特点?
搜狐财经· 2025-07-18 08:12
原标题:关注半年报③丨透过半年"成绩单",看四川经济呈现哪些新特点? 7月17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四川经济运行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 获悉,今年以来,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加快,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 势。对于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特点,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治刚从四个方面来概括。 四是活力释放。"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了相关需求和生产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 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8.7%、10.9%;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零 售额分别增长50.8%、20.2%、2.7%;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 车、智能电视等相关产品产量成倍增长。稳增长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上半年 全省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6.2%;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 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0%、13.9%,增速分别较1—4月加快0.9个百分点和5.7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在政策助力和各方努力下,上半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
供需改善推动制造业指标回升
经济日报· 2025-07-18 06:08
还应强化政策落地。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不久前宣布,将在30个左右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展人力 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此举旨在探索产业升级与就业促进相互联动的新路径。因此,试点 城市要有序开展工作,推动取得发展实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更要着力推动稳投资、稳外贸、 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充分落地显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目前,制造业供需两端都在逐步改善,特别是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保持快速增 长态势,为制造业生产活动整体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虽有波 动,但稳中向好趋势日益明显,展现出较强增长韧性。 持续提高制造业竞争力,还要做好多方面工作。要强化创新赋能,以传统产业改造为例,不能简单将其 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以创新之钥打开新质生产力 大门。通过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由此形成更 具安全韧性、更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近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 数(PMI ...
“两新”政策拉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7-18 06:04
工业增长数据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1]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显著高于工业整体增速 [1] - 装备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5%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被称为"工业之母",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 [1] - 装备制造业中的8个行业均保持增长,汽车、电子等行业增速较快 [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重点细分行业展现强劲增长态势 [2] - 包装专用设备、电站用汽轮机、数控金属成形机床等关键产品产量大幅提升 [2] 政策驱动因素 - "两新"政策(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装备制造业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1] - 设备更新政策激活各行业对装备的更新需求,企业淘汰老旧设备购置先进装备 [2] - 以旧换新政策释放装备制造业消费潜力,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带动汽车产量提升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及购新补贴政策为消费电子和家电市场注入活力 [2] 产业链协同效应 - 装备制造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增长 [1] - 汽车产量提升拉动汽车生产线、检测设备等装备需求增长 [2] - 充电桩产量同步提升,拓展充电设施制造装备市场空间 [2] - 消费电子和家电销量增长倒逼上游电子元器件、智能控制设备等装备升级迭代 [2] - 装备需求增长带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订单量大幅增加 [3] - 下游应用行业因更新设备提升效率,增强对装备的采购能力 [3] 产业升级趋势 - 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表现 [3] - 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3] - 装备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 [3] - 企业集中力量攻关"卡脖子"技术瓶颈 [3]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生产全过程深度融合 [3] - 实施绿色化改造,采用绿色生产方式 [3] 未来展望 - 装备制造业领跑为工业稳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4] -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多重推动下,装备制造业将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