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系列化水下作业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双高协同”试点4个月 “造船CP”交出硬核产业答卷
新华日报· 2025-10-01 06:07
合作进展与成果 - 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高新区在成为江苏省首批“双高协同”试点单位后4个月即举办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10项船舶海工领域硬核技术集中亮相 [1] - 活动吸引了全国8家创投机构与10家产业链企业现场对接,标志着合作进入高效转化快车道 [1] - 合作以来已累计开展校地对接50余家次,落地校企合作项目7项,带动新增科研投入超6000万元 [3] 具体项目与技术转化 - 夏兆旺团队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已通过校地协同机制与中船集团达成合作,配套某型号船舶动力设备 [1] - 李阳团队的“高性能超细合金材料”项目成立公司后获得区属国企10%股权认购,前三季度开票销售突破2300万元 [1] - 凌宏杰团队的“系列化水下作业机器人”已在多个场景落地,正主攻船体清洗新市场 [3] - 昝浩团队带来航空航天传感器实物,欧阳春团队的燃料电池催化剂项目备具清晰融资计划 [3] 机制建设与平台发展 - 双方共同构建全新转化机制,先进船舶海工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正式为首批10名技术经理人颁发聘书 [1] - 该中心是全省首个该领域专业转化平台,正迅速成为资源汇聚枢纽 [1] - 江苏科技大学的卓越工程师学院、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均在中心设立分支机构 [3]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双高协同”合作旨在构建汇聚政、产、学、研、金各方资源的平台,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2] - 合作将进一步打通信息、资本与技术对接渠道,推动校企供需双侧高效匹配 [2] - 计划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镇江高新区将加快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