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高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子
新华日报· 2025-07-01 04:33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飞跃,两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 [2] - 推动企业共建或引进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推进协同创新合作 [2] - 简化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手续,加大企业创新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 -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促进企业创新的金融产品 [2] 创新生态构建 - 发挥国有企业战略性科技攻坚主力作用,定位重大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 [3] - 发挥民营企业市场性创新引擎作用,推动产品迭代和应用创新,缩短技术转化周期 [3] - 深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创新,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出题—解题"互动 [3] 高新园区与高校院所协同 - 促进高新园区和高校院所协同发展,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有组织产业化" [3] - 联合世界一流研究型高校院所,依托高新园区产业集群优势,打造新型研发机构 [3] - 实现"协同研发+就地转化",消除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 [3] 产业创新场景开放 - 推进新技术、新业态与具体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4] - 坚持"政府资源牵引+企业技术验证"双轮驱动模式,开放产业创新场景与清单 [4] - 推动AI、新能源、无人机和低空物流等前沿技术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 [4]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金融业 [4] - 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激励"模式,优化金融资源市场配置 [4] - 鼓励天使基金、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投资现代科技产业,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硬和投长 [4] 教育与人才培养 - 分类培养学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和工匠型高技能人才 [5] - 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动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合理缩小各工种人才收入差距 [5] - 突出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型思维和应用性能力,消除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鸿沟 [5] 政府服务与制度型开放 - 强化纪律红线意识,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工作机制 [5] - 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集聚世界优质科技产业资源 [6] - 全面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6] - 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制度型开放 [6]
江苏“双高协同”创新发展启动
新华日报· 2025-05-26 04:58
高新区与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 江苏省科技厅和教育厅联合启动"双高协同"试点 旨在推动高新区和高校两大创新主体协同优势 通过"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试点要求构建"五个一"融合发展体系 包括明确产业方向 依托科创平台 落地领军人才 配套转化基金 培育标杆项目 [1] - 试点目标是一体推进教育发展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协同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 培育新生代创新创业群体 [1] 试点对象要求 - 试点对象包括省内国家级 省级高新区及高水平大学 应用型地方高校 [2] - 高新区需聚焦"1650"产业体系和未来赛道 具备完整产业链且向研发和服务高端延伸 形成较完善企业创新梯队 [2] - 高新区需满足产学研合作需求旺盛 与高校合作研发项目不少于10项 建有各类科技平台载体和服务机构 [2] - 高校需具备与高新区特色产业匹配的特色学科 建有产业人才培养平台 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