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荧光总硫分析仪

搜索文档
聚光科技俞大海: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竞争力的本质是什么?
仪器信息网· 2025-08-29 11:59
智慧工业过程分析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依托工业互联网、5G通信、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加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2] - 在线分析仪器和智能传感器广泛部署于能源、化工、制造等领域,支持预测性维护、能效智能管理与安全生产预警 [2] - 国产分析仪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逐步打破国外垄断,在中高端市场实现替代 [2] 聚光科技智能产品体系与技术优势 - 自2018年起所有新开发工业分析仪器均为智能型,具备工业互联、无线通信等功能,覆盖激光气体、质谱、色谱和紫外荧光总硫等多个品类 [6] - 智能分析仪器搭载边缘计算技术,具备自诊断能力,故障预测准确率经实际验证达95%以上 [6] - 在用户体验方面创新开发全自动液体标定进样系统和"一键老化"功能,显著提升维护便利性与操作效率 [8] - 仪器兼容各类工业标准接口与通信协议(如RS-485、Modbus RTU/TCP),集成兼容性强 [8] 定制化解决方案与行业应用 - 在冶金领域构建覆盖焦化、炼铁、炼钢到轧钢的全流程气体分析解决方案,并拓展固体原料检测环节如铁矿石成分在线监测 [10] - 工业过程分析仪深度参与生产控制闭环,解决方案涵盖取样预处理系统设计、控制平台集成及数据接口协议匹配 [10] - 通过深入研究生产工艺流程控制逻辑,精准定位分析仪器部署节点,确保仪器"测得准、控得住" [11] 核心竞争优势与客户关注点 - 工业用户最关注测量精度和系统可靠性,连续化生产场景中对仪器可靠性要求极高 [11] - 公司具备22年行业经验,形成三大核心优势:深刻工业场景理解、快速定制化开发能力、全国覆盖的专业售后服务团队 [12] - 在钢铁、石化等行业积累大量工艺数据和应用经验,不仅了解"如何测",更懂得"如何控" [12] 国产替代进展与典型案例 - 色谱、质谱等分析仪器国产化率达100%,包括色谱柱、检测器及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与生产 [13] - 激光气体分析仪部分高精度元器件仍存国产化难题,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实现核心部件全面国产化 [13] - 紫外荧光总硫分析仪在大型央企炼化项目中通过半年验证期,数据精度与长期稳定性获客户高度认可 [14] - 国产仪器在核心性能上与进口设备具备可比性,客户采购成本大幅降低 [14] 市场趋势与未来发展规划 - 工业过程分析领域随国产化替代推动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但面临技术标准未统一、产品性能参差等挑战 [15] - 智能化功能下一阶段将聚焦深层工艺数据集成与决策辅助,实现从仪器智能向系统智慧跃升 [15] - 公司计划深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集成更多智能化功能,并与企业数字生产部门联合开发特色解决方案 [16] - 固体元素检测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支撑板块,应用于火电厂燃煤品质监测、铜冶炼原料成分检测等场景 [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