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西古乐
icon
搜索文档
“把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外国博主眼中的中国)
人民日报· 2025-10-04 06:02
国庆、中秋假期,不少外国友人来到中国,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游"热度持续上升,也有 在华生活的外国博主的贡献。他们通过沉浸体验非遗、融入"村超"踢球、走进村寨学艺等,深度感受中 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与蓬勃发展的现代生活,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向世界展现多姿多彩、真实立体 的中国。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几名外国年轻社交达人,听他们分享对中国的独特观察与感受。 作为台州市一所学校的教师,史明思还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美育教学,让学生感受中西文化融 合的魅力。"每次返回美国,跟朋友们分享在中国的生活经历,朋友们眼中总是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我打算定居台州,做一辈子的教师。"史明思说,他计划继续钻研二胡技艺,"推动台州乱弹等非遗走 向世界,让更多人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找到共鸣和归属感" "推动台州乱弹等非遗走向世界,让更多人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的90后小伙史明思将自己演奏二胡的视频上传至社交媒体平台,表达对二胡的热 爱。"它搭建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感受中国民乐的美妙。"史明思说。 手握琴杆,指按琴弦,张弛之间,热烈的赛马场面仿佛呈现在听众面前…… ...
破局之路:千年纳西古乐遇见Z世代
中国青年报· 2025-07-24 07:45
"在这个节拍器规范节奏、修音软件矫正音准的数字时代,老艺人们信手拨弦,就是最鲜活的千年BGM (网络语,意为背景音乐——记者注)。"学生钱泓亦佩服地说。 一座纳西院落的文化新生 7月上旬的一个夜晚,云南丽江古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几名00后中外大学生,坐在大研纳西古乐会的 观众席,屏声静气看着台上那些银发苍苍的老者。最年长的乐师90岁,演奏大鼓,不演奏时就眯着眼 睛,仿佛随时可能沉入梦乡。但当他用厚实的手掌拿起鼓槌,用力一击,一声沉闷、浑厚、极具穿透力 的声音瞬间爆发出来,震动着空气,震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弦。鼓声引领着乐队的韵律,充满力量和包 容感。 让几名00后惊讶的是,这支全中国平均年龄最大的乐团,乐师们既没上过音乐学院,演出时也没有乐 谱。近千年来,就靠着一代代师徒口耳相传,纳西古乐居然在时光长河中生生不息。 位于丽江古城东大街的大研纳西古乐会,二楼新打造的宣科书房,让这座纳西传统院落成为一个图书阅 读、纳西古乐文化体验的文化空间。这里可以免费借阅的2.6万余册图书,大部分是著名音乐民族学家 宣科和女儿宣智莲的藏书。一楼的演出厅,观众席变得更宽敞舒适。保留着传统布局的舞台顶部,仍悬 挂着近50位已故老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