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粮
搜索文档
比精米白面保留更多成分 粗粮怎么吃才科学?
人民日报· 2025-10-07 07:49
粗粮该怎么吃才科学?推荐以下几种方式: 粗粮和细粮如何区分? 一般来说,精细加工的精米白面属于细粮,而加工过程较为简单、保留了更多成分的属于粗粮。 粗粮一般包括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全谷物主要有糙米、黑米、燕麦、荞麦、大麦、玉米、小米、青 稞、高粱米、藜麦、薏米等。杂豆类包括红豆、绿豆、黑豆、芸豆、鹰嘴豆、豌豆、蚕豆等。薯类常见 的有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比较强,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但其原理远不止"饱"那么简单。粗粮大多属 于低升糖指数食物,人体对其消化吸收的速度慢,不会引起餐后血糖飙升和胰岛素大量分泌。与高升糖 指数的细粮相比,粗粮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减少身体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可能性,并避免因血糖骤 降而产生强烈饥饿感。 此外,粗粮中保留了更多B族维生素、矿物质(如镁、锌)及抗氧化物质,这些都是能量代谢和脂肪燃 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有助于身体在减肥期间保持高效、健康的运转。 既然如此,粗粮是否可以完全取代细粮? 事实并非如此,极端化的饮食潜藏风险。长期只吃粗粮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消化负担过重、微量 元素缺乏等。 一、循序渐进替代法:煮饭时,不要全部用白米,尝试加入 ...
粗粮虽好,也别“贪吃”(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10-07 06:01
一、循序渐进替代法:煮饭时,不要全部用白米,尝试加入糙米、小米、藜麦或燕麦。初期可以按照粗 细粮1∶10混合,待肠胃适应后,逐渐过渡到1∶3、1∶2或1∶1。如制作面食,可选择全麦面粉与普通面粉混 合使用。 二、花样搭配掺入法:使主食多元化,可以在煮饭或煮粥时加入各类杂豆和薯类,尽量不放糖或少加 糖。 粗粮和细粮如何区分? 一般来说,精细加工的精米白面属于细粮,而加工过程较为简单、保留了更多成分的属于粗粮。 粗粮一般包括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全谷物主要有糙米、黑米、燕麦、荞麦、大麦、玉米、小米、青 稞、高粱米、藜麦、薏米等。杂豆类包括红豆、绿豆、黑豆、芸豆、鹰嘴豆、豌豆、蚕豆等。薯类常见 的有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比较强,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但其原理远不止"饱"那么简单。粗粮大多属 于低升糖指数食物,人体对其消化吸收的速度慢,不会引起餐后血糖飙升和胰岛素大量分泌。与高升糖 指数的细粮相比,粗粮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减少身体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可能性,并避免因血糖骤 降而产生强烈饥饿感。 此外,粗粮中保留了更多B族维生素、矿物质(如镁、锌)及抗氧化物质,这些都是能量代谢和脂肪燃 烧过程 ...
“控糖族”注意 这些“伪粗粮”升糖比大米更快
央视新闻· 2025-05-14 09:14
粗粮控糖认知误区 - 多数人认为粗粮升血糖较慢且有利于控制血糖 [1] - 并非所有粗粮都具有控糖效果 部分粗粮升糖速度超过细粮 [2] 高升糖粗粮种类 - 糯性谷物如大黄米 小黄米 糯玉米 黑糯米升糖速度快 [3] - 支链淀粉含量高的粗粮(如糯小米)易被消化分解 导致升糖加速 [6] - 小黄米粥比白米粥升糖更快 需避免大量食用 [6] 淀粉结构与升糖关系 - 主食主要成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4] - 直链淀粉(如燕麦 红豆)结构紧密 不易分解 对血糖影响小 [5] - 支链淀粉(如糯性谷物)结构松散 易分解 升糖速度快 [6] 食用方式对升糖影响 - 粗粮打粉后血糖生成指数(GI)显著升高 [9] - 红豆打粉后GI从23升至72 燕麦从62升至75 薏米从81升至128 [11] - 控糖人群应避免高GI粗粮粉 优先选择绿豆(打粉后GI39)或扁豆(打粉后GI66) [11] 控糖饮食搭配建议 - 避免单独食用粗粮 需搭配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如牛奶 豆制品 蔬菜) [8] - 粗粮与细粮比例建议1:1或2:1 肠胃功能弱者可调整为30%粗粮 [14] - 粗粮需均匀分配至三餐 晚餐过量可能引起反酸或消化不良 [14] 粗粮糊改良方案 - 用牛奶或豆浆替代水冲调粗粮糊 可延缓升糖速度 [13] - 推荐一平勺粗粮粉配150毫升热牛奶或豆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