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粗粮
icon
搜索文档
产后抑郁症状与肠道菌群及饮食习惯有关-每日消息
新华网· 2025-09-15 10:33
研究背景与方法 - 日本京都大学和大阪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交叉学科》发表关于产后抑郁与肠道菌群关联性的研究 [2] - 研究以344名抚养0至4岁婴幼儿的日本女性为对象 通过粪便样本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菌种占比 [2] - 采用抑郁症程度评估 身体症状检查 以及睡眠情况和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的综合研究方法 [2] 核心研究发现 - 产后抑郁症状越明显的女性肠道菌群多样性越低 与短链脂肪酸产生有关的细菌相对量减少 [2] - 短链脂肪酸是由肠道有益细菌分解膳食纤维产生 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2] - 饮食中豆制品 纳豆 酸奶 海藻 蘑菇和粗粮摄入较多者产后抑郁症状较轻 身体状况更好 [2] - 高纤维饮食群体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相关细菌较多 埃希氏菌等病原菌相对量较少 [2] 临床特征与流行病学数据 - 产后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 兴趣丧失 睡眠障碍 食欲不振 疲劳 无助和暴躁易怒等症状 [2] - 产后出现抑郁症状的女性比例达25%至30% [2] - 产后抑郁症发病不仅限于围产期 可能持续至产后4到5年 [2]
当体重管理遇上“心理性饥饿”
中国青年报· 2025-06-07 15:08
心理性饥饿的定义与表现 - 心理性饥饿是人们在压力或负面情绪下产生的进食行为,与生理性饥饿不同,本质是心理能量的匮乏 [1] - 典型表现包括不饿但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如炸鸡、奶茶,直到身体不适才停止 [2] - 可分为限制性进食、不可控制进食和情绪性进食,其中情绪性进食与压力关联最紧密 [2] 情绪性进食的机制与影响 - 高碳水、高脂肪食物能快速改善情绪,形成"习得性依赖",如情绪低落时反复选择冰激凌 [2] - 95后设计师案例显示,负面情绪会触发条件反射式进食行为,如看到改稿消息就摸零食 [3] - 情绪性进食与肥胖互为因果,易形成恶性循环,肥胖人群更易出现此类行为 [5] 缓解情绪性进食的方法 - 正念呼吸法可帮助平复情绪,通过闭眼数呼吸从1到10再倒回 [4] - 替代方式包括倾诉、散步、运动或看电影,避免单一依赖进食 [4] - 若必须进食,建议选择黄瓜、西红柿等低热量食物搭配优质坚果 [4] 过度节食的危害与科学减重 - 极端节食(如每天仅一个苹果、鸡蛋)会引发异常情绪性进食和情绪波动 [6] - 实验显示,节食者对高热量食物图片反应更强烈,进食行为受生理本能驱动 [6] - 体重管理需设定合理目标,避免因压力导致反弹,遵循"慢即是快"原则 [7] 科学饮食与体重管理策略 - 粗粮替代细粮可增强饱腹感,提供B族维生素且热量更低 [8] - 每日至少摄入一斤蔬菜,以叶菜为主搭配豆角、胡萝卜等 [8] - 保持一日三餐规律,必要时可加餐,如下班前少量进食 [8] - "16+8"或"5+2"轻断食需个体化评估,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9]
“控糖族”注意 这些“伪粗粮”升糖比大米更快
央视新闻· 2025-05-14 09:14
粗粮控糖认知误区 - 多数人认为粗粮升血糖较慢且有利于控制血糖 [1] - 并非所有粗粮都具有控糖效果 部分粗粮升糖速度超过细粮 [2] 高升糖粗粮种类 - 糯性谷物如大黄米 小黄米 糯玉米 黑糯米升糖速度快 [3] - 支链淀粉含量高的粗粮(如糯小米)易被消化分解 导致升糖加速 [6] - 小黄米粥比白米粥升糖更快 需避免大量食用 [6] 淀粉结构与升糖关系 - 主食主要成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4] - 直链淀粉(如燕麦 红豆)结构紧密 不易分解 对血糖影响小 [5] - 支链淀粉(如糯性谷物)结构松散 易分解 升糖速度快 [6] 食用方式对升糖影响 - 粗粮打粉后血糖生成指数(GI)显著升高 [9] - 红豆打粉后GI从23升至72 燕麦从62升至75 薏米从81升至128 [11] - 控糖人群应避免高GI粗粮粉 优先选择绿豆(打粉后GI39)或扁豆(打粉后GI66) [11] 控糖饮食搭配建议 - 避免单独食用粗粮 需搭配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如牛奶 豆制品 蔬菜) [8] - 粗粮与细粮比例建议1:1或2:1 肠胃功能弱者可调整为30%粗粮 [14] - 粗粮需均匀分配至三餐 晚餐过量可能引起反酸或消化不良 [14] 粗粮糊改良方案 - 用牛奶或豆浆替代水冲调粗粮糊 可延缓升糖速度 [13] - 推荐一平勺粗粮粉配150毫升热牛奶或豆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