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龙形器

搜索文档
洛水深流,邙山静立,在时光深处遇见洛阳
经济观察报· 2025-10-03 14:27
(原标题:洛水深流,邙山静立,在时光深处遇见洛阳) 文博时空 作者 张梦佳 洛阳市西工区,东周王城广场。 炎炎烈日下,六匹昂首奔马雕塑栩栩如生,仿佛正蓄势待发,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广场下方,便是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的发掘现场,如今已建成为周王城天子驾六博 物馆。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沿着台阶缓缓而下,博物馆内静谧无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尘土气息,那是历史的沉寂。 二十六辆战车,七十匹马,以及七只狗的骨骼,精心排列,如同一场盛大的仪式方才落幕。 古籍记载,商周时期的车马使用制度森严:"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 一。"车马不仅是出行工具,也是中国古代身份与礼制的象征。 陪葬坑中,整个车队南北纵列,车头向南,车尾朝北。天子驾六位于中央,周围是驾二和驾四的车辆。 诸侯卿士环列拱卫,正如众星捧月,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览无余。 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 站在这古代战车与马匹骨骼前,我仿佛置身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恍惚间,战争的硝烟散去,城门缓缓 打开,迎接凯旋的将士们归来。我随战车一同进入北靠邙山、南临洛水的东周王城。 车辚辚,马萧萧,洛水奔流。疾驰的骏马一点点化作尘土,身侧的人影也 ...
文物里的“中国”印记(文化中国行·文物有话说)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11
图①: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圭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图②: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龙形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图③: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何尊及其铭文"中国"。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供图 图④:湖北武汉博物馆藏五乳神兽镜。 湖北武汉博物馆供图 图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供图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明确表达早期"中国"概念的山西 襄汾陶寺遗址出土圭表,到定格后世"中国"龙形象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龙形器,从留 下"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到为"中国人民"提供最早实物文物例证的汉代五乳神兽 镜,再到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作为历史的见证,考古文物生动 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与博大气象。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 能理解未来中国。疏源浚流,与古为新;国宝重光,时代华彩。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铭刻下"中国"印 记的文物,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中国"、坚定文化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