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船舶融资产品

搜索文档
破除航运业绿色转型障碍
经济日报· 2025-08-28 06:04
行业规模与地位 -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和世界级港口群 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1/3 [1] - 全国约95%的进出口货运量依赖海运完成 [1] 绿色转型进展 - 沿海港口专业化泊位岸电覆盖率平均达84% 国际集装箱港口泊位岸电覆盖率达96% [1] - 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批量加注并形成常态化能力 大连港完成首单国产保税绿色甲醇加注 减碳率超100% 单次加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800吨 [1] - 洋山港2024年1月至7月甲醇加注量达3.25万吨 同比增长约60倍 [1] 技术研发突破 - 中国船舶集团等企业在氨燃料 氢燃料等零碳船舶领域完成多项核心技术验证 氨燃料动力系统热效率提升至42% 氢燃料存储安全技术通过船级社认证 [2] 政策与体系构建 - 需构建政府引导 企业主体 科研支撑 金融助力的协同体系 [2] - 加快完善法规标准 推动制定航运碳减排条例 建立区域性航运减排协作机制 设立绿色航运发展基金 [2] - 支持中远海运等头部企业率先制定更积极减排目标 组建航运绿色技术联盟 试点"船港货"一体化减排模式 [2] 科研与金融支持 - 科研机构需建设国家级绿色航运实验室 突破碳捕集 新型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 培养复合型人才 [2] - 金融机构可开发绿色船舶融资产品 实施差异化保险费率 探索碳排放权质押融资 [2] 国际合作与标准 - 需创新国际合作机制 构建动态预警与协同响应机制 深化"红黄蓝"国际航运碳规则预警响应机制 跟踪IMO规则演变 [3] - 主导绿色航运走廊规则与技术标准共建 推动建立国际认可的碳排放核算 监测与验证统一标准体系 [3] - 升级绿色航运服务平台 拓展绿色船舶验证中心功能 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标准规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