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密植玉米
搜索文档
用更多好种子守护美好生活——种业振兴行动五年间
新华社· 2025-11-15 10:47
种业振兴行动成效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到95%以上,畜禽、水产国产种源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80%和85% [3] - 国家级种业基地供种保障率达到80%,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3][8] -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五年来,农业用种安全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的态势更加牢固 [8] 主要作物品种创新与增产案例 - 吉林省推广耐密植玉米新品种,天源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公顷产量超过3万斤,品质更好使每斤多卖三分钱 [4]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种植适合晚播的冬小麦品种“济麦60”,在晚播情况下夏收亩产达到1200多斤,比一般麦子多收300多斤 [6] - 我国培育出抗赤霉病小麦、抗稻飞虱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耐除草剂高油高产大豆等一批生产急需新品种 [8]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种业发展 -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突破甘蓝杂种优势利用技术,育成多个早中晚熟系列品种,实现甘蓝四季供应全覆盖,种植面积超11万亩,年产约50万吨 [9][10] - 福建省科研团队运用育种芯片和大数据技术,成功筛选培育出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大黄鱼新品系,破解长期困扰养殖业的“白点病”难题 [12] -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试种自主培育的高山蓝莓品种,更适应当地高原气候,每年11月即可采收,弥补市场空窗期 [14] “十五五”期间种业创新重点工作 - 加快农业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目标到2030年种质资源鉴定比例达到60%,目前表型鉴定仅完成35% [19] - 继续聚焦培育高产高油大豆、耐密宜机收玉米、高品质蔬菜等突破性品种加大攻关支持力度 [20] - 集中资源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种业企业,支持优势企业承担科技重大项目,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