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碳管理综合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从乡村到园区,降碳“文章”这样写——浙江推进低碳转型发展见闻
新华网· 2025-08-09 18:09
乡村绿色低碳转型 - 梅林村打造村级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融合258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年发电量超16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4吨 [2] - 渔光互补项目整合80余亩池塘与30余亩土地,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超11万元 [2] - 村民安装光伏面板,多余电力自动卖给电网获得"阳光收益",已有几十户村民参与 [2] - 径山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6%,发挥竹园、茶园的碳汇作用,茶叶生产通过管理土地污染、禁止高污染农药等措施打造"碳标签"径山茶 [4] 低碳生活场景创新 - 径山村推广"以竹代塑"低碳民宿,采用竹制日用品替代塑料制品,村民通过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4] - 打造光伏公交站等绿色设施和数字茶园等生产业态,通过数字驾驶舱实时管控双碳数据和能效指标 [4] 工业园区低碳转型 - 茧SPACE产业园启动零碳示范园项目,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光储充一体微电网系统,绿色能源占比达63.2% [6] - 园区每年节电收益约10万元、发电收益约158万元,预计6年收回成本,光伏可持续发电 [6] - 企业为萧山国际机场、之江实验室园区、良渚遗址公园等提供用能方案,助力清洁能源服务绿色发展 [6]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乡村到园区,降碳“文章”这样写——浙江推进低碳转型发展见闻
新华网· 2025-08-07 13:23
新华社杭州8月6日电 题:从乡村到园区,降碳"文章"这样写——浙江推进低碳转型发展见闻 新华社记者高敬、方问禹 村子里,一辆刚"吃饱"清洁电力的新能源汽车缓缓驶出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园区内,屋顶光伏设备产 生的电力保障着园区17家企业的用能需求;茶山上,生态种植的茶叶将被打上"碳标签"走向市场…… 记者日前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浙江,触摸城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强劲脉动。 烈日下,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美好生活中心屋顶上排列整齐的光伏面板正"努力工作",将阳光源源不断 转化为电力,送到村民家中。 这个村庄如今正以光伏发电为核心打造"低碳乡村"。 "我们在梅林美好生活中心率先打造村级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融合屋顶风格布局了258千瓦分布式屋顶光 伏。"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零碳工程师"来涵彬说,这些屋顶安装的光伏,年发电量超16万千瓦时,可减 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4吨。 村民王俊霞家开办的民宿里,采用当地随处可见的竹子制成的纸巾盒、水果篮、收纳筐,代替了常见的 塑料制品,受到客人们的喜爱。这个"以竹代塑"的低碳民宿院门口,一个小牌子上公示着家庭的积分。 王俊霞说:"我们通过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