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呗/借呗
icon
搜索文档
助贷新规来了!银行圈定“白名单” 24%红线迎考验
贝壳财经· 2025-09-30 17:04
助贷新规实施与行业合规转型 -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于10月1日起实施,推动行业进入合规为王和风控为本的新阶段[4][6][22] - 商业银行需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9] - 助贷平台开始调整业务,收缩"24%+权益"模式,市场观望各地实施细则[5][15][17] 金融机构合作名单集中化趋势 - 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密集披露助贷合作白名单,资源向头部机构和场景化平台集中[7][10][13] - 徽商银行合作方包括蚂蚁智信、宿迁钧腾信息科技、微众银行等头部机构,覆盖营销获客、风险分担等五大环节[11] - 恒丰银行公告13家合作机构,涉及花呗/借呗、美团生活费等项目,富邦华一银行与52家机构合作,包括哈啰普惠、得物等场景化平台[12][14] 助贷业务模式与成本压力 - 新规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明确综合融资成本区间,禁止平台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息费[16][20] - 助贷平台面临资金成本上升和客户资质下滑压力,将综合成本控制在24%以下存在经营困难[18][19] - "24%+权益"模式可持续性存疑,可能因变相提高费率或权益吸引力不足而难以持续[17][19] 银行差异化影响与风控能力建设 - 自身获客能力强的银行受影响较小,过度依赖助贷平台的中小银行面临业务调整压力[21][22] - 未来竞争重点转向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科技实力和客户精细化运营能力,银行需提升自主风控和风险定价能力[23] - 中小银行可发挥地缘优势、决策链短等特点,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打造本土生态圈进行错位竞争[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