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票

搜索文档
金融如何助力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
金融时报· 2025-07-01 11: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 -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推出全国首张"草票",牧民呼和将5000亩草场经营权流转给当地国企,获得流转租金、劳务费和增值分红 [1] - "草票"制度未来可扩展为草原碳票、草原沙票等"草票+"产品,促进草原生态价值全面转化 [2] - 金融力量成为撬动生态价值变现、赋能产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 [2] 生态资源金融化创新案例 - 湖州银行投放7400万元全国首笔水生态产品经营权质押贷款,用于安吉县梅家堂小流域水生态项目 [5] - 贵州单株碳汇项目覆盖9个市州33个县668个村,1.2万林户参与,户均增收1475元 [6][7] - 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在商业银行广泛应用,地方政府将林业碳汇与扶贫结合 [6] 试点地区创新实践 - 全国设立10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 [8] - 江西抚州构建政银企担保机制,浙江丽水以GEP核算为信用支撑创新金融产品 [8] - 山东蒙阴构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机制,福建三明通过碳资产开发实现生态价值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瓶颈 - 全国缺乏明确碳资产属性的法律文件和业务规范,限制林业碳汇金融产品推广 [9] - 各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不统一,缺少全国统一信息发布平台 [9] - 生态产品变现周期长、收益有限,资金支持不足 [9] 未来发展建议 -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标准化,建设全国性核算和信息发布平台 [10] - 建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发展特色生态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10] - 将生态产品总值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实行经济与生态"双考核"机制 [11] - 构建生态资源管理应用服务体系,提升居民生态价值认知 [11]
达茂旗“草票”试点首贷落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4-28 21:27
草票制度试点推进 - 包头市达茂旗"草票"制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首笔基于"草票"抵押的贷款成功发放,标志着"草票"从理论探索迈向实践应用 [1] - 2024年12月全国首张"草票"在达茂旗签约并发行,开启了草原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运作的新征程 [1] - 达茂旗草票办于今年3月30日正式成立,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1] 草票贷发放情况 - 中国工商银行达茂旗支行成功发放全国首批"草票贷",两笔贷款共计120万元 [1] - 达尔汗苏木牧民呼和获得20万元贷款授信,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草票"抵押获得金融支持的牧民 [3] - "草票贷"通过白名单模式为持有或流转获得"草票"的集体经济组织、小微企业、农牧民等群体提供线上融资服务 [5] 草票贷的影响与意义 - "草票贷"将生态保护与经济激励紧密捆绑,牧民在获取贷款的同时更加认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5] - "草票贷"通过金融工具创新打通了资源变资产的转化通道,释放了草原资源的经济活力 [5] - 达茂旗政府通过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破解"难抵押"问题 [5] 未来发展计划 - 达茂旗将进一步健全草原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破坏谁赔偿"原则 [5] - 计划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制度上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5] - 目标是通过制度创新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