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妹啤酒

搜索文档
香港生力啤股价飙升30%:盈利重回增长轨道,香港老牌啤酒商破局成功?
智通财经· 2025-07-30 21:3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9亿港元,同比增长3.22%,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4964.4万港元,同比增长31.97% [1] - 2024年公司综合收入7.11亿港元同比下跌4.1%,毛利2.66亿港元同比下降6.8%,综合净亏损1891.5万港元 [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39.9%,较2024年同期36.9%提升3个百分点 [5] 销量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本地总销量下跌4%,但出口销量大幅增长带动总销量同比上升14% [1][4] - 2024年香港本地总销量下降6%,但出口增长使香港业务整体销量录得2.9%增长 [2] - 生力广东2024年国内销量增长3.3%,但出口销量下降1.6% [2] 经营策略与成效 - 调整出口策略优化定价、拓展新市场,出口利润显著改善 [4] - 推出"坚香港坚生力"电视广告强化本地情感联结,通过限量版罐装、KOL合作提升年轻消费者触达率 [5] - 固定成本降低与租赁收入增加推动利润率扩张 [5] 行业趋势 - 中国啤酒行业2024年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高端啤酒市场规模达2800亿元占整体40% [7] - 香港啤酒市场2024年整体销量下跌3.3%,消费需求呈现高端化、个性化特征 [8] - 8元价位成为啤酒高端化竞争主战场,精酿啤酒和低酒精产品成为新趋势 [6][8] 公司竞争优势 - 创立于1948年,"蓝妹啤酒"等子品牌在本地中老年群体中有忠诚度 [9] - 主打"生力清啤"等东南亚风味啤酒形成差异化,开发无醇啤酒迎合健康潮流 [9] - 借助菲律宾生力集团渠道拓展东南亚市场,减轻对香港依赖 [9]
香港生力啤(00236)股价飙升30%:盈利重回增长轨道,香港老牌啤酒商破局成功?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21: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9亿港元,同比增长3.22%,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4964.4万港元,同比增长31.97% [1] - 2024年全年综合收入7.11亿港元同比下跌4.1%,毛利2.66亿港元同比下降6.8%,综合净亏损1891.5万港元 [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39.9%,较2024年同期36.9%提升3个百分点,反映产品结构改善 [5] 销量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本地总销量下跌4%(与行业跌幅持平),但出口销量大幅增长带动总销量同比上升14% [1][4] - 2024年香港本地销量下降6%(行业整体下跌3.3%),但出口增长推动香港业务整体销量录得2.9%增长 [2] - 生力广东2024年国内销量增长3.3%,但出口销量下降1.6% [2] 战略调整与运营优化 - 出口策略调整(优化定价、拓展新市场)显著改善利润,出口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4] - 品牌营销升级:推出"坚香港坚生力"电视广告、限量版罐装及KOL合作,提升年轻消费者触达率 [5] - 固定成本降低与租赁收入增加推动利润率扩张,成本优化成为2025年盈利增长关键支撑 [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啤酒行业2024年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高端啤酒市场规模达2800亿元占整体40% [7] - 香港啤酒市场2024年整体销量下跌3.3%,消费需求呈现高端化、个性化特征(精酿啤酒、低酒精产品受追捧) [8] - 传统啤酒巨头(华润、青岛、百威)加码高端市场,新兴精酿品牌凭借个性化特点崛起 [8] 公司差异化优势 - 本土品牌情感认同:创立于1948年,"蓝妹啤酒"在中老年群体中有忠诚度,可联名老字号强化本土身份 [9] - 产品差异化:主打东南亚风味啤酒(如生力清啤),开发精酿线(生力白啤)及无醇啤酒迎合健康潮流 [9] - 东南亚市场潜力:借助菲律宾生力集团渠道拓展越南、泰国等高增长市场,减轻对香港依赖 [9]
突然官宣!他将彻底退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6 12:36
高端啤酒市场表现 - 2024年百威亚太收入62.46亿美元同比下滑7% 销量848.1万千升同比下滑8.8% 正常化EBITDA 18.07亿美元同比下滑6.3% [1] - 中国区表现疲软 销量下滑11.8% 其中四季度下滑18.9% 收入全年下滑13% 四季度下滑20.1% [10][11] - 高端渠道受冲击明显 夜场及高端餐饮场景消费疲软导致吨价优势减弱 中国每百升收入内生口径同比下滑1.4% [13][14] 财务数据变化 - 毛利率保持50.4%但EBITDA利润率从29.5%降至28.9% 正常化每股盈利从6.94美分降至5.90美分 [8][9] - 股价从2019年27港元发行价跌至8.82港元 市值从3800亿港元缩水至1100亿港元 [7] - 销售及营销开支连续两年下滑 2024年支出11.29亿美元同比降6% 低于上市初期水平 [19]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CEO杨克任职23年后离任 供应链专家程衍俊接任 强调简化流程与科技提效 [3][17] - 2025年中国战略聚焦百威/哈尔滨双品牌 加强非现饮渠道高端化 目标重获市场份额 [18][19] - 新任中国区总裁Fabio Sala就位 需解决总部费用控制与市场投入的平衡问题 [20] 行业竞争格局 - 重庆啤酒吨价接近5000元 青岛啤酒超4000元 与百威价差持续缩小 [15] - 行业产量同比降0.6%但重庆啤酒(-0.75%)/珠江啤酒(+2.62%)表现优于百威 [11] - 同行增加拉罐产品应对消费降级 百威被指面临"领先者困局" 吨价提升触及拐点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