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威啤酒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重仓中国市场,战略升级投资加码彰显强大磁力
搜狐财经· 2025-09-04 08:28
外资吸引力核心优势 - 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及新科技革命丰富应用场景构成吸引外资核心优势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额达1373.6亿元人民币 其中电子商务增长146.8% 航空航天增长42.2% 化学药品制造增长37.4% 医疗仪器设备增长25.5% [3] - 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4.1% 显示外资持续涌入态势 [4] 重点外资项目投资案例 - 魏德曼集团在武汉投资9100万美元建设电力绝缘材料项目 [3] - 诺和诺德在天津投资8亿元扩建质量检测实验室 [3] - 百威亚太将持续扩大在华投资 特别侧重绿色低碳领域 其雪津工厂已成为全球单体最大低碳智慧工厂 [3] 外资企业市场表现 - 瑞典阿法拉伐集团2024年中国市场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其全球第一大单一市场 [4] - 中国成为阿法拉伐集团利润回报最好市场 业务增长迅速且竞争激烈 [4] - 百威中国业务稳步增长 中国是百威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3] 政策环境与开放措施 - 持续推动对外开放 加强开放平台赋能作用 提供稳定可靠服务保障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4] - 加强服务保障提升外资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4]
以案示警 18起“守护品牌”商标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公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20:40
商标行政执法行动 - 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与商标权利人协作 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 有效净化市场环境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 - 选取18起"守护品牌"商标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以案说法和以案示警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品牌价值的合力 [1] 南孚电池侵权案 -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查获李某等人自2017年至2024年销售假冒南孚电池 累计购入货值248万元 已销售139万元 [2] -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捣毁河南制假窝点 李某等人处于取保候审阶段 [3] - 执法人员通过走访调查和协同公安机关方式 摧毁长期盘踞市场的制假售假团伙 [4] 劳斯莱斯商标侵权案 - 上海市场监管局发现15家婚车租赁公司使用非劳斯莱斯汽车冒充品牌车辆 并在车体多处使用注册商标 [5] - 对15家违法当事人处以罚款共计71万元 [6] - 本案作为婚庆服务行业新型商标侵权案件 及时遏制违法行为蔓延并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7] 爱马仕等奢侈品侵权案 - 广东市场监管局捣毁27个制假窝点 查获假冒爱马仕、香奈儿、迪奥等品牌鞋类2.1万双 涉案金额2.16亿元 [8][9] - 54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 19人被判处1年5个月至4年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380万元 [10] - 通过举报奖励机制获取线索 依托行刑衔接机制实现全链条打击 [11] 始祖鸟商标侵权系列案 - 浙江市场监管局破获涉案金额3亿元的假冒始祖鸟冲锋衣案 违法网络覆盖9个省份 [12] - 抓获42名涉案人员 19名主犯被判处7个月至3年4个月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149.7万元 [13] - 利用微信组织制假售假网络 执法人员通过天网工程和人脸识别技术取得关键证据 [14] 城市英雄商标侵权案 - 吉林市场监管局查获电玩城使用"成市英雄"字号却张贴"城市英雄"标识 导致公众混淆 [15]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4.9万元并罚款4.9万元 [16] - 本案作为利用字号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典型案件 对类似案件具有借鉴意义 [17] 一汽商标侵权案 - 甘肃市场监管局查获汽车配件经营部销售假冒一汽润滑油及防冻液 门头标示"中国一汽解放配件"字样 [18] - 没收侵权商品并罚款5万元 [19] - 通过商标图形比对和防伪二维码验证等数字化手段提升侵权认定精准度 [19] 希尔顿商标侵权案 - 贵州市场监管局查获歌厅未经许可使用"希尔顿"注册商标 通过美团等平台宣传并获取营业收入1114万元 [20] -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目前处于侦查阶段 [21] - 通过行刑衔接机制实现行政查处到刑事追责的无缝对接 [22] 孔雀图案商标侵权案 - 云南市场监管局查获旅游汽车公司使用近似孔雀图案注册商标 构成商标近似侵权 [23]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7.5万元 [25] - 虽侵权方提出免罚申请 但基于明知故犯情节仍依法罚款 [25] 翠宏等食品商标侵权案 - 四川市场监管局捣毁制假窝点3个 查获假冒翠宏蘸料等多类食品 涉案金额2010万元 [25] - 3名涉案人员被判处3年至3年3个月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45万元 [26] - 通过跨省数据追踪和多点同步收网实现全链条打击 [27] 益禾堂商标侵权案 - 海南市场监管局查获奶茶店拒不履行法院判决 持续使用"益禾堂"字样进行侵权 [28]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7.6万元 [29] - 体现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 对傍名牌行为零容忍 [30] 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侵权案 - 宁夏市场监管局查获包装材料店擅自印制"宁夏枸杞"等地理标志包装物8万余个 [32] - 没收侵权包装物和违法所得256元 并处罚款4770元 [32] - 执法人员通过敏锐察觉疑点和商标持有人辨认确认侵权 [32] 三鹤六堡茶商标侵权案 - 广西市场监管局查获茶庄通过微信推销假冒六堡茶 货值6.2万元 [33] -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目前处于侦查阶段 [34] - 通过调取摄像头录像和微信聊天记录锁定证据 [35] 舍得白酒侵权案 - 四川市场监管局查获跨市州假酒销售链 查获假冒白酒3026瓶 涉案金额257.4万元 [36] - 3名当事人被判处1年8个月至5年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116万元 [37] - 通过政企合作借助企业专业技术手段快速锁定涉案产品 [38] 剑南春等多品牌白酒侵权案 - 新疆市场监管局查获制假窝点生产假冒剑南春等8类白酒 货值6.15万元 [39] - 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目前处于审查起诉阶段 [39] - 通过一次性执法检查固定多个品牌侵权证据 [39] 乌苏啤酒商标侵权案 - 河南市场监管局查获公司使用高度近似乌苏啤酒的外观设计 生产侵权啤酒12800箱 [39]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47万元 [40] - 通过外围调查和跨省核查形成完整证据链 [40] 百威商标侵权案 - 河北市场监管局查获公司生产5款啤酒使用近似百威商标 导致公众混淆 [41] - 没收侵权商品并处罚款25万余元 同时对8家经销商作出行政处罚 [42] - 按照保护在先权利原则认定商标近似侵权事实 [44] 国外啤酒商标侵权案 - 黑龙江市场监管局查获公司使用未注册图形商标 与权利人注册商标构成近似 [44]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2.6万元 [44] - 准确认定侵权行为并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示范性 [45] 野格等酒类商标侵权案 - 新疆市场监管局查获游商销售假冒野格等酒类 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46] - 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目前处于审查起诉阶段 [47] - 通过比对当事人外形特征和通讯账号等信息突破无票据凭证的调查难点 [48]
世界500强中“饮料之王”:比可口可乐还强,年营收约427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09
不久前公布的"2025年世界500强榜单"再次揭示了全球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银行、车辆与零部件、炼油和金属产品等行业上榜的企业最多,而饮料行业仅 有四家企业上榜,凸显了这一行业的高度集中性与巨头控制的特征。 世界饮料工业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饮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饮料生产逐渐从家庭作坊式转向 规模化、机械化。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饮料工业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科技进步推动了大规模集中生产和高速度发展,矿泉水、碳酸饮 料、果汁、牛奶和啤酒等产品纷纷建立起现代化、自动化的生产体系。 饮料品类繁多,按生产工艺主要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非酒精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功能饮料、茶饮、植物蛋白饮料等;而酒精饮料则以 啤酒、葡萄酒、烈酒为主。其中,啤酒作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酒精饮品之一,其市场集中度较高,形成了以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等为代表的国际巨头主 导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软饮料领域则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品牌长期占据全球主要市场。 2025年世界500强榜单中的饮料集团 喜力公司排在世界500强榜单中第500名,以高品质啤酒著称,尤其在欧 ...
失速与换挡:百威亚太中国市场待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20 18: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6% 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4.4% 总销量43.63亿公升同比下降6.1% [1][3] - 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 收入减少9.5% 每百升收入减少1.4% 二季度受渠道疲弱影响销量减少7.4%收入减少6.4% [4]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9.13亿美元(-3.89%) 2023年8.52亿美元(-6.7%) 2024年7.26亿美元(-14.8%) [3] 市场竞争态势 - 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份额从历史高点约50%下滑至42% 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场强势崛起 [1][7] - 8-10元价格带成为竞争焦点 燕京U8建立先发优势 华润/青岛等巨头纷纷加码该价格带 [8] - 行业非即饮渠道销量占比达52%(2023年)并扩大至约60%(2024上半年) 百威非即饮渠道占比约50%低于行业水平 [9][10] 渠道战略调整 - 即饮渠道(餐饮/夜场)持续疲弱 部分主战场被喜力/青岛/燕京等品牌瓜分 广东地区非即饮渠道增长最快但执行落后 [6][9] - 战略重点转向非即饮渠道 通过电商直播等新渠道提升占比 满足居家/即时零售消费场景转变 [10] - 渠道转型与品牌认知培育需时间 短期内难以撼动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的全国存量优势 [8] 产品与营销策略 - 资源从超级高端领域转移至8-10元价格带 瞄准中端市场缺口但布局显滞后 [8] - 需通过百威/科罗娜等高端产品结合体育/IP营销维持品牌溢价和曝光度 [10] - 积极进行差异化产品创新应对个性化消费需求 维持高端市场地位 [10]
失速与换挡 百威亚太中国市场待破局
北京商报· 2025-08-20 00:16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下跌24.4%至4.09亿美元,收入下降5.6%至31.36亿美元,总销量下滑6.1%至43.63亿公升 [1] - 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3亿美元(-3.89%)、8.52亿美元(-6.7%)、7.26亿美元(-14.8%) [2] - 中国市场表现疲弱,上半年销量减少8.2%,收入下降9.5%,每百升收入减少1.4%,二季度销量减少7.4%且收入减少6.4% [2] 市场地位变化 - 公司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份额从历史高点约50%下滑至42% [4] - 本土品牌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及燕京啤酒在高端市场强势崛起,打破百威一枝独秀局面 [2][5] - 2022年四季度公司高端及超高端品类收入出现双位数下降 [4] 渠道表现 - 即饮渠道持续疲弱,餐饮及夜场渠道承压,部分终端出现竞品瓜分市场份额现象 [3] - 非即饮渠道占比约50%,低于行业60%水平,在核心市场广东的非即饮渠道扩张执行落后 [7] - 行业非即饮渠道销量占比达52%(2023年)并扩大至约60%(2024年上半年),消费场景向居家及即时零售转变 [7] 战略调整 - 新任CEO推动战略转型,重点包括渠道转型、产品调整和营销创新三个维度 [6] - 产品资源从超级高端领域转移至8-10元价格带,瞄准中端市场缺口 [6] - 通过强化核心品牌优势(百威、科罗娜)、结合体育/IP营销维持品牌溢价,并借助电商直播等新渠道提升非即饮占比 [7]
“失速”与“换挡” 百威亚太中国市场待破局
北京商报· 2025-08-19 22:4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4.4%,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6%,销量43.63亿公升同比下降6.1% [1][3] - 中国市场表现更差:销量减少8.2%,收入减少9.5%,每百升收入减少1.4%,第二季度销量减少7.4%,收入减少6.4% [4] - 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9.13亿美元(降3.89%),2023年8.52亿美元(降6.7%),2024年7.26亿美元(降14.8%) [3] 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份额从历史高点约50%下滑至42% [6] - 非即饮渠道占比提升:2024年行业非即饮渠道销量占比52%首次超过现饮渠道4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扩大至约60% [8] - 行业高端化进入温和增长阶段,从1.0阶段转向2.0阶段 [6] 竞争格局 - 本土品牌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在高端市场强势崛起 [1] - 中端市场竞争加剧:燕京U8建立先发优势,华润、青岛加码8-10元价格带 [7] - 夜场等即饮渠道被喜力、青岛、燕京等品牌瓜分市场份额 [5] 战略调整 - 产品战略:将资源从超级高端转移到8-10元价格带,瞄准中端市场缺口 [7] - 渠道战略:重点发展非即饮渠道,目前非即饮渠道占中国生意约50%低于行业60%水平 [8] - 营销战略:通过百威、科罗娜等高端产品结合体育、IP营销维持品牌溢价 [8] 挑战与机遇 - 即饮渠道持续疲弱影响业绩表现 [5] - 非即饮渠道扩张与执行落后,但在广东市场是增长最快渠道 [8] - 渠道转型与品牌认知培育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撼动本土品牌优势 [7]
新帅首考挂科,百威中国啤酒销量降超8%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5: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滑5.6% [1] - 股东应占溢利4.09亿美元同比减少24.4% [1] - 啤酒总销量43.63亿公升同比下滑6.1% [1] - 中国区啤酒销量同比减少8.2% 净收入下降9.5% [2] - 每百升收入下滑1.4% 市场表现低于其他地区 [2] 中国市场困境 - 2018-2024年中国区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 [2] - 2023年销量锐减11.8% 收入下滑13% [2] - 市场份额减少149个基点 [2] - 即饮渠道疲软冲击高端品牌销售 [2] - 国产啤酒高端化挤压市场份额 [2] 战略调整措施 - 2023年中国区雇员从21181人降至18401人 减少2780人 [3] - 2023年底实施部分产品涨价策略 [3] - 2024年2月原CEO杨克卸任 结束七年任期 [4] - 2024年4月任命程衍俊为新任CEO [4] 管理层变动 - 新任CEO程衍俊为百威亚太首位中国籍CEO [5] - 程衍俊在公司体系内工作29年 曾任供应链与物流副总裁 [4] - 第二季度为新CEO上任后首个销售旺季 [5] - 新管理层交出的首份成绩单未达预期 [6]
当“搞赛事”成为流量密码
吴晓波频道· 2025-08-05 08:30
赛事经济崛起 - 2025年赛事经济成为明星级消费亮点,地方政府积极打造"一赛一城"模式[5] - 河北上半年举办5552场赛事,上海计划举办178项国际/国家级赛事,广州将赛事与城市发展绑定[4] - 新兴赛事形态涌现,包括虚拟赛事(数字高尔夫、电竞赛车)和地方特色赛事(浙BA、龙舟)[8] 消费群体与趋势 - 中产家庭总数同比增长8.3%,旅游休闲支出占比达15%,家庭体验/健康消费五年增长5.7%[10] - Z世代通过社媒互动和沉浸式社交观赛占比90%,61%偏好酒吧等社交场景观赛[11] - 女性体育参与度未来3-5年预计增长15%-30%,女性体育赞助增速比男性联赛快50%[11] 啤酒行业与赛事联动 - 中国占全球啤酒销量25%(每4瓶有1瓶在中国销售),赛事场景拉动啤酒消费(超级碗现场啤酒占餐饮消费30%)[15] - 地方足球赛事带动美团"看球酒吧"搜索量环比增长426%,女性啤酒消费者同比增速达39.8%[15] - 高端啤酒销量与经济复苏正相关,2021年3-7月啤酒指数暴涨67.53%[19] 高端啤酒三大转型方向 - 风味溢价:77.29%消费者关注酒质,90后对原麦汁浓度关注度高于价格[23] - 健康革命:无醇/零糖产品增长显著(哈尔滨零糖系列逆势增长122%)[25] - 场景创新:轻社交场景(赛事/音乐节)和城市艺术结合,高端啤酒成为消费符号[27] 百威中国战略案例 - 采用"旗舰品牌+超级平台"战略,绑定奥运会/FIFA/NBA等顶级赛事IP,高端市场占有率超40%[28] - 本地化运营成功案例:赞助风暴电音节并引入Tomorrowland,经销商认可其市场趋势洞察能力[29] - 全球十大价值啤酒品牌中占8席(科罗纳/百威分列第一第二)[28]
茅台明晟ESG评级提升至A;泸州老窖下周分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1:57
酒业ESG评级 - 贵州茅台MSCI ESG评级从BBB上调至A级 两年内提升三级 在中国饮料行业排名第二[2] 酒企业绩表现 - 百威亚太2025年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内生下降5.6%) 盈利9.83亿美元(内生下降8%) 销量436.3万千升(内生下降6.1%) 但二季度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恢复增长[3] - 喜力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169.24亿欧元(同比下滑) 经营利润14.33亿欧元(同比下滑7.1%) 但中国授权啤酒销量增长30%以上 其中喜力星银增长30%以上 红爵销量翻倍[4][5] - 贵州省2025年上半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7% 限额以上烟酒类零售额增长7.4%[19] - 广东省2025年上半年啤酒产量241.89万千升(同比下降0.6%) 其中6月单月产量51.35万千升(同比下降6.4%)[18] 酒企资本动态 - 泸州老窖将于8月8日分红67.59亿元 每10股派45.92元[6] - 百润股份实控人刘晓东累计质押7200万股(占总股本6.86%) 最新质押3510万股[7][8] - 金徽酒控股股东亚特集团累计质押8872.3万股(占其持股75.36%) 最新质押1000万股用于补充流动资金[9] 酒企业务动态 - 茅台在上海昆明新增两家文化体验馆 全国已开业67家 定位为"卖生活方式"战略载体[10] - 金徽酒明确无开发啤酒产品或收购啤酒企业计划[11] - 重庆慕尼勃朗酒业一款啤酒被检出含"O-丙基伐地那非" 涉事企业已注销[12] 酒业新品发布 - 会稽山将推出1743原浆鲜黄酒 采用5秒瞬杀和全程冷链技术[13] - 郎酒2025版郎牌郎8月下旬上市 基酒贮存3年以上比例不低于80%[14] 行业监管动态 - 贵阳发布酱香型白酒合规生产经营告诫书 强调八项合规要求[15][16] - 仁怀市酒协撤销冯小宁委员资格 因其涉嫌违反广告法宣传"加30年老酒"等[17] 酒企人事变动 - 舍得酒业董事倪强辞职 曾担任复星系高管及豫园股份副总裁[20] - 古越龙山副总经理吕旦霖离任[21] - 天佑德酒重新聘任鲁水龙为副总经理 负责国内主要市场拓展[22][23]
茅台明晟ESG评级提升至A;泸州老窖下周分红|观酒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1:24
酒业上市公司半年报周期 - A股、港股酒业上市公司正式进入半年报周期 [1] ESG评级提升 - 贵州茅台MSCI ESG评级由BBB上调至A级,两年内提升三级,在中国饮料行业排名第二 [2] 百威亚太业绩 - 百威亚太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9.83亿美元,销量436.3万千升,同比分别下降5.6%、8%、6.1% [3] - 二季度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恢复增长,收入、盈利跌幅放缓 [3] 喜力集团业绩 - 喜力集团上半年收入169.24亿欧元,销量1164万千升,经营利润14.33亿欧元,同比分别下滑1.2%、7.1% [4] - 喜力在中国授权啤酒销量增长30%以上,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4] - 喜力独创在中国至少两位数增长,喜力星银销量增长30%以上,红爵销量翻倍 [5] 泸州老窖分红 - 泸州老窖将于8月8日分红67.59亿元,每10股派45.92元人民币 [6] 股份质押情况 - 百润股份实控人刘晓东质押3510万股,累计质押7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6.86% [7] - 金徽酒控股股东亚特集团累计质押8872.3万股,占其持股75.36%,占公司总股本17.49% [8][9] 茅台文化体验馆 - 第53号、47号茅台文化体验馆在上海、昆明开业,全国已有67家投入运营 [10] 金徽酒业务聚焦 - 金徽酒表示聚焦白酒主业,无开发啤酒产品或收购啤酒企业计划 [11] 啤酒安全事件 - 重庆慕尼勃朗酒业一款啤酒被检出类似"伟哥"物质"O-丙基伐地那非",涉事公司已注销 [12] 新品发布 - 会稽山将推出1743原浆鲜黄酒和纯正五年鲜原浆绍兴酒 [13] - 新版郎牌郎将于8月下旬上市,主体基酒贮存3年以上且比例不低于80% [14] 行业监管 - 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酱香型白酒合规生产经营提醒告诫书 [15] - 仁怀市酒协撤销冯小宁委员资格,因其涉嫌违反广告法 [16][17] 行业数据 - 广东省6月啤酒产量51.35万千升,同比下降6.4%;1-6月累计产量241.89万千升,同比下降0.6% [17] - 贵州省上半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18] 人事变动 - 舍得酒业董事倪强辞职,曾担任董事长 [19] - 古越龙山副总经理吕旦霖离任 [20] - 天佑德酒重聘鲁水龙为副总经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