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啤酒
搜索文档
星巴克、必胜客,加码下沉市场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9:39
星巴克中国业务战略合作 - 星巴克与博裕投资成立合资企业,博裕持有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合资企业价值约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零售业务总价值预计超130亿美元 [1][20] - 合资企业将管理并运营中国现有8000家星巴克门店,计划未来拓展至20000家门店 [1][20] - 合作旨在加速星巴克在中国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 [1] 百胜中国第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至32亿美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8%至4亿美元 [3] - 肯德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至24.04亿美元,前九个月净新增门店992家,总数为12640家 [3] - 必胜客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至6.35亿美元,前九个月净新增门店298家,总数为4022家,WOW店将重点拓展低线城市 [2][3] 低线市场拓展与门店表现 - 星巴克新开门店大多位于下沉市场,两年内的新店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 [3] - 国际餐饮品牌在下沉市场大多占据核心点位 [4] - 星巴克、必胜客、肯德基的客单价均处于下滑区间,可能有利于开拓下沉市场 [5] 食品饮料行业动态 - 飞天茅台电商补贴价跌破1600元/瓶 [12] - 百威英博前三季度收入449.07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净利润34.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36%,但销量4400.21万千升,同比下降1.42% [13] - 汇源集团举行三年目标签订大会,弱化总部管理,下放决定权 [11] 新产品推出 - 光明肉业开发大白兔太妃糖系列、牛轧糖系列新品,拓展婚庆等喜铺渠道 [14] - 西麦食品轻滋补粉类产品销售符合预期,西一大健康产品即将面世 [15] - 奈雪的茶推出"维生素饮料"系列新品,售价75元/15瓶 [17] - 劲仔推出"周鲜鲜低GI豆干"新品,首发于胖东来超市 [19] 餐饮行业其他动态 - 湊凑火锅全国上线"甄选单点+欢乐畅吃"双点模式,覆盖130余家门店 [21] - 瑞幸咖啡与鬼灭之刃联名上新"红豆子拿铁"和"瑞之抹茶",售价分别为35元/杯和29元/杯 [22] - 沪上阿姨10月新开389家门店,11月推出加盟费减免等补贴政策 [23] 电商与零售政策调整 - 饿了么App内测版本更名为"淘宝闪购",但仅为名称变更,业务权益不变 [24][25] - 抖音电商要求对视频中营销内容使用"章节功能"明确标记,新规11月中旬生效 [26] - 永辉超市将于11月16日关闭深圳两家门店 [27] - 苹果中国区严禁线下经销商在线上平台销售产品,以防止打乱价格体系 [36] 物流与出行 - 中国东航开通上海—利雅得—布达佩斯第五航权货运航线,构建中外经贸新通道 [29] - 优步第三季度营收134.67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66.2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33][34] 其他行业动态 - 森马与钉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升级全方位AI合作 [30] - 视觉中国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 [36] - 影石创新董事长回应大疆价格战,称竞争为市场扩容创造条件 [37]
交银国际:百威亚太第三季业绩大致符合预期 中国市场如期承压
智通财经· 2025-11-03 14:23
公司业绩与预期 - 百威亚太第三季度业绩大致符合预期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如期承压 [1] 市场表现与股价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复苏仍需时间 [1] - 当前股价已基本反应对中国市场的悲观预期 [1] 长期战略与评级 - 长期对公司在亚太地区持续推进的高端化战略保持信心 [1] - 维持目标价9.5港元及"买入"评级 [1]
百威亚太午后跌超5% 前三季度收入下滑6.6% 纯利同比下滑近20%
智通财经· 2025-10-30 14:14
公司业绩表现 - 百威亚太前三季度总收入为46.91亿美元,同比下降6.6% [1]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94亿美元,同比下降19.95% [1] - 公司总销量在2025年前9个月下降7.0%,第三季度下降8.6% [1] 区域市场表现 - 百威亚太亚太西区受印度市场强劲表现带动,中国市场表现优于忧虑 [1] - 百威亚太亚太东区第三季收入表现较预期强劲 [1] - 首三季中国业务因业务布局及即饮渠道持续疲弱而面临挑战 [1] - 在韩国的毛利率扩张,各个渠道的表现均超越行业水平 [1] - 在印度延续强劲的增长动能,百威品牌的增长领先行业 [1] 公司战略与展望 - 集团将继续专注于强化主要产品组合,扩大非即饮营销规模,并提升执行能力以把握未来的增长机遇 [1]
拼搏不止于绿茵场 资阳开辟三个“新赛场”
四川日报· 2025-10-16 09:44
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假期资阳文旅市场表现强劲,游客接待量达196.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7%和27.03% [2] - “双节+赛事”模式是主要驱动力,通过“观赛+旅游+购物+美食”融合,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实际消费和发展增量 [2][4][5] 消费赛场 - 资阳中国牙谷队对阵泸州窖香队的“川超”赛事直接带动消费超850万元 [5] - 赛事期间设置12个“第二现场”观赛点,提供免费球衣、啤酒及同步开展美食周等活动以促进消费 [5] - 万达广场当日销售额同比增长13%,金信壹号广场直播赛事吸引客流,带动50余户商家销售额超200万元 [5] 文旅赛场 - 持有“川超”观赛券的球迷可于赛后一周内免费游览资阳A级旅游景区,此举直接吸引超过3万人次的跨区域游客 [6] - 假日期间资阳餐饮企业营收增幅15%以上,各县(区)城区酒店客房出租率同比提升10.63% [6] - 资阳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2024年的1.71天提升至2.35天 [7] - 文旅部门策划12场促销活动、17项景区活动、30场文化体验,并联合景区、酒店、餐饮企业推出系列专属优惠 [6] 产业赛场 - “川超”吉祥物“超哥”和“超妹”由本地企业四川伟俊玩具有限公司设计生产,是公司首次尝试承接国内订单,目前产能紧张,订单已排至明年10月 [8] - 中国潮玩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突破580亿元,占全球份额6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 [8] - 资阳凭借毗邻成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正整合创意设计、文旅场景和制造能力,积极布局和发展潮流玩具产业 [8][9]
别再以为是国货了!这些品牌原来早被美国收购,难怪价钱越来越贵
搜狐财经· 2025-10-12 11:41
行业历史与格局演变 - 中国啤酒市场曾经历“诸侯割据”时期,全国有超过800个啤酒品牌 [4] - 行业经历长达十余年并购狂潮,最终形成华润雪花、青岛、百威英博、燕京、嘉士伯五大寡头割据格局,2020年五大品牌市场份额达92% [9][10] - 2013年成为行业分水岭,持续增长的产销量触底,价格战恶果显现,促使巨头们在2014年起放弃内卷,开启集体提价,转向存量市场的高端化竞争 [9][12] 百威英博的市场策略与影响 - 百威于1995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在武汉斥资1.7亿美元建立工厂,并以5000多万美元收购当地中德啤酒有限公司80%股权 [4] - 其破局之道在于“本土化适配”,精准捕捉中国人偏爱清爽口感的特点,将啤酒苦度降低,并采用大米替代部分麦芽以控制成本并强化清爽口感 [4] - 通过收购策略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04年以51亿港元全资收购哈尔滨啤酒,并后续收购雪津啤酒、金龙泉啤酒等多个国产品牌 [10] - 早在2001年就已占据中国高端啤酒市场半壁江山,通过“国际品牌+本土品牌”矩阵覆盖不同场景,提前布局锁定利润核心 [12] 产品趋势与消费变迁 - 啤酒单价从曾经的1块5一瓶,发展到如今动辄数十元,百威、青岛的高端产品甚至突破千元单价 [2] - 在百威影响下,国产啤酒品牌如青岛、雪花等纷纷调整配方,将大米纳入配料表,导致啤酒口感从麦芽香气浓郁逐渐变得清淡 [6] - 当前产品趋势是酒味越来越淡,啤酒越来越贵 [2] 高端化挑战与机遇 - 啤酒高端化面临白酒的激烈竞争,白酒承载商务宴请的社交价值,而啤酒长期被贴上“平价饮品”标签,国内全部啤酒上市公司市值总和不及茅台一家 [15] - 精酿啤酒赛道迎来爆发,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大关,Z世代和女性消费者成为主力,推动产品向低度、果香方向迭代,消费场景扩展到居家自饮、户外露营等 [15] - 精酿啤酒高端化可行性高,500毫升精酿2-3元的原料成本能支撑10元左右的售价 [17] - 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曲线,例如湖南宝庆啤酒登陆科特迪瓦超市,狮王精酿布局海外华人社区与主流渠道,非洲、东南亚等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与当年中国相似 [17] 竞争格局反思 - 百威的成功是用工业化思维重构了中国啤酒的生产逻辑,初期虽找准大众消费痛点,但也让行业陷入“降本优先”的误区 [7] - 国产品牌在长期价格战中丢失了品牌溢价能力,导致与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差距,这种差距并非技术代差 [13] - 啤酒行业不必追求“茅台命”,其承载的日常快乐与社交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差异化的高端化之路更具生命力 [19]
百果园拟筹约3亿元还债;LVMH集团出售KVD;宜家母公司CEO换届
搜狐财经· 2025-09-28 11:06
投资动态 - 华创鑫睿拟减持山西汾酒不超过1620.06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1.33% 当前持股比例10.50% [3] - 华创鑫睿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累计减持630万股 [3] - 养生堂有限公司拟以20亿元参与锦波生物定增 定增价278.72元/股 发行不超过717.57万股 [5] - 钟睒睒旗下主体此前通过杭州久视以14.03亿元受让锦波生物5%股份 成为第二大股东 [5] - 百果园集团以每股1.17港元配售2.795亿股 较市价折让19.31% 净筹资3.25亿港元(约2.99亿元人民币) [7] - 百果园筹资资金61.5%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 30.8%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7] 品牌动态 - LVMH旗下美妆孵化器Kendo出售纯素彩妆品牌KVD Beauty予消费品私募基金Windsong Global [11] - Kendo孵化品牌包括Fenty Beauty by Rihanna, Ole Henriksen Skin Care, Lip Lab Stores等 [11] - 奈飞与百威公司签署全球联合营销协议 合作内容涵盖英剧《The Gentlemen》及韩综《Culinary Class Wars》 [14] - 百威旗下品牌将在奈飞圣诞直播及2027女足世界杯等活动中亮相 [14] - 麦当劳与《黑神话:悟空》合作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覆盖全国超7100家餐厅 [17] - 全国14城42家麦当劳餐厅变身"黑神话旗舰店" 上海北京等7城举办快闪活动 [17] - 兰州牛肉拉面与可口可乐开启跨界合作 推出联名产品及主题营销活动 [20] - 霸王茶姬将在香港铜锣湾及将军澳开设新店 将军澳片区连开两家门店 [23] - 高德宣布所有餐饮商家免一年入驻年费 并提供流量补贴与智能收银等支持服务 [24] - 宜家母公司Inter IKEA集团CEO将于2026年1月1日更换 由Jakub Jankowski接任 [28] - Jakub Jankowski2001年加入宜家波兰分公司 现任宜家工业部董事总经理 [28]
外资重仓中国市场,战略升级投资加码彰显强大磁力
搜狐财经· 2025-09-04 08:28
外资吸引力核心优势 - 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及新科技革命丰富应用场景构成吸引外资核心优势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额达1373.6亿元人民币 其中电子商务增长146.8% 航空航天增长42.2% 化学药品制造增长37.4% 医疗仪器设备增长25.5% [3] - 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4.1% 显示外资持续涌入态势 [4] 重点外资项目投资案例 - 魏德曼集团在武汉投资9100万美元建设电力绝缘材料项目 [3] - 诺和诺德在天津投资8亿元扩建质量检测实验室 [3] - 百威亚太将持续扩大在华投资 特别侧重绿色低碳领域 其雪津工厂已成为全球单体最大低碳智慧工厂 [3] 外资企业市场表现 - 瑞典阿法拉伐集团2024年中国市场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其全球第一大单一市场 [4] - 中国成为阿法拉伐集团利润回报最好市场 业务增长迅速且竞争激烈 [4] - 百威中国业务稳步增长 中国是百威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3] 政策环境与开放措施 - 持续推动对外开放 加强开放平台赋能作用 提供稳定可靠服务保障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4] - 加强服务保障提升外资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4]
以案示警 18起“守护品牌”商标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公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20:40
商标行政执法行动 - 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与商标权利人协作 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 有效净化市场环境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 - 选取18起"守护品牌"商标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以案说法和以案示警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品牌价值的合力 [1] 南孚电池侵权案 -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查获李某等人自2017年至2024年销售假冒南孚电池 累计购入货值248万元 已销售139万元 [2] -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捣毁河南制假窝点 李某等人处于取保候审阶段 [3] - 执法人员通过走访调查和协同公安机关方式 摧毁长期盘踞市场的制假售假团伙 [4] 劳斯莱斯商标侵权案 - 上海市场监管局发现15家婚车租赁公司使用非劳斯莱斯汽车冒充品牌车辆 并在车体多处使用注册商标 [5] - 对15家违法当事人处以罚款共计71万元 [6] - 本案作为婚庆服务行业新型商标侵权案件 及时遏制违法行为蔓延并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7] 爱马仕等奢侈品侵权案 - 广东市场监管局捣毁27个制假窝点 查获假冒爱马仕、香奈儿、迪奥等品牌鞋类2.1万双 涉案金额2.16亿元 [8][9] - 54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 19人被判处1年5个月至4年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380万元 [10] - 通过举报奖励机制获取线索 依托行刑衔接机制实现全链条打击 [11] 始祖鸟商标侵权系列案 - 浙江市场监管局破获涉案金额3亿元的假冒始祖鸟冲锋衣案 违法网络覆盖9个省份 [12] - 抓获42名涉案人员 19名主犯被判处7个月至3年4个月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149.7万元 [13] - 利用微信组织制假售假网络 执法人员通过天网工程和人脸识别技术取得关键证据 [14] 城市英雄商标侵权案 - 吉林市场监管局查获电玩城使用"成市英雄"字号却张贴"城市英雄"标识 导致公众混淆 [15]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4.9万元并罚款4.9万元 [16] - 本案作为利用字号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典型案件 对类似案件具有借鉴意义 [17] 一汽商标侵权案 - 甘肃市场监管局查获汽车配件经营部销售假冒一汽润滑油及防冻液 门头标示"中国一汽解放配件"字样 [18] - 没收侵权商品并罚款5万元 [19] - 通过商标图形比对和防伪二维码验证等数字化手段提升侵权认定精准度 [19] 希尔顿商标侵权案 - 贵州市场监管局查获歌厅未经许可使用"希尔顿"注册商标 通过美团等平台宣传并获取营业收入1114万元 [20] -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目前处于侦查阶段 [21] - 通过行刑衔接机制实现行政查处到刑事追责的无缝对接 [22] 孔雀图案商标侵权案 - 云南市场监管局查获旅游汽车公司使用近似孔雀图案注册商标 构成商标近似侵权 [23]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7.5万元 [25] - 虽侵权方提出免罚申请 但基于明知故犯情节仍依法罚款 [25] 翠宏等食品商标侵权案 - 四川市场监管局捣毁制假窝点3个 查获假冒翠宏蘸料等多类食品 涉案金额2010万元 [25] - 3名涉案人员被判处3年至3年3个月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45万元 [26] - 通过跨省数据追踪和多点同步收网实现全链条打击 [27] 益禾堂商标侵权案 - 海南市场监管局查获奶茶店拒不履行法院判决 持续使用"益禾堂"字样进行侵权 [28]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7.6万元 [29] - 体现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 对傍名牌行为零容忍 [30] 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侵权案 - 宁夏市场监管局查获包装材料店擅自印制"宁夏枸杞"等地理标志包装物8万余个 [32] - 没收侵权包装物和违法所得256元 并处罚款4770元 [32] - 执法人员通过敏锐察觉疑点和商标持有人辨认确认侵权 [32] 三鹤六堡茶商标侵权案 - 广西市场监管局查获茶庄通过微信推销假冒六堡茶 货值6.2万元 [33] -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目前处于侦查阶段 [34] - 通过调取摄像头录像和微信聊天记录锁定证据 [35] 舍得白酒侵权案 - 四川市场监管局查获跨市州假酒销售链 查获假冒白酒3026瓶 涉案金额257.4万元 [36] - 3名当事人被判处1年8个月至5年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116万元 [37] - 通过政企合作借助企业专业技术手段快速锁定涉案产品 [38] 剑南春等多品牌白酒侵权案 - 新疆市场监管局查获制假窝点生产假冒剑南春等8类白酒 货值6.15万元 [39] - 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目前处于审查起诉阶段 [39] - 通过一次性执法检查固定多个品牌侵权证据 [39] 乌苏啤酒商标侵权案 - 河南市场监管局查获公司使用高度近似乌苏啤酒的外观设计 生产侵权啤酒12800箱 [39]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47万元 [40] - 通过外围调查和跨省核查形成完整证据链 [40] 百威商标侵权案 - 河北市场监管局查获公司生产5款啤酒使用近似百威商标 导致公众混淆 [41] - 没收侵权商品并处罚款25万余元 同时对8家经销商作出行政处罚 [42] - 按照保护在先权利原则认定商标近似侵权事实 [44] 国外啤酒商标侵权案 - 黑龙江市场监管局查获公司使用未注册图形商标 与权利人注册商标构成近似 [44] -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罚款2.6万元 [44] - 准确认定侵权行为并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示范性 [45] 野格等酒类商标侵权案 - 新疆市场监管局查获游商销售假冒野格等酒类 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46] - 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目前处于审查起诉阶段 [47] - 通过比对当事人外形特征和通讯账号等信息突破无票据凭证的调查难点 [48]
世界500强中“饮料之王”:比可口可乐还强,年营收约427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09
行业概况 - 饮料行业高度集中 仅四家企业上榜2025年世界500强榜单 [2] - 行业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 20世纪60年代进入规模化生产的"黄金时代" [2] - 饮料分为酒精类(啤酒/葡萄酒/烈酒)和非酒精类(碳酸饮料/果汁/功能饮料/茶饮/植物蛋白饮料) [4] 市场竞争格局 - 啤酒市场由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等国际巨头主导 [4] - 软饮料领域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长期占据全球主要市场 [4] 主要企业分析 - 百威英博为全球第一大饮料企业 年营收598亿美元 位列500强第232名 [7] - 旗下拥有百威、科罗娜、时代啤酒等多元化品牌组合 覆盖不同消费群体 [7] - 可口可乐公司位列500强第323名 通过拓展零糖/低卡/果汁混合饮料维持市场地位 [5] - 在全球190多个国家拥有强大分销网络和装瓶合作伙伴体系 [5] - 喜力公司位列500强第500名 以高品质啤酒著称 在欧洲/非洲/亚洲市场拥有广泛基础 [5] - 员工数量约8.8万名 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5] - 墨西哥芬莎饮料公司位列500强第349名 在拉美市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 [5] - 业务覆盖软饮与啤酒的生产分销、物流及包装服务 总部设于蒙特雷 [5] 成功要素 - 百威英博成功源于全球化视野、品牌力、创新效率和可持续实践的完美结合 [10] - 企业持续领先取决于创新延续、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及全球化与本地化平衡能力 [10]
失速与换挡:百威亚太中国市场待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20 18: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6% 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4.4% 总销量43.63亿公升同比下降6.1% [1][3] - 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 收入减少9.5% 每百升收入减少1.4% 二季度受渠道疲弱影响销量减少7.4%收入减少6.4% [4]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9.13亿美元(-3.89%) 2023年8.52亿美元(-6.7%) 2024年7.26亿美元(-14.8%) [3] 市场竞争态势 - 中国高端啤酒市场份额从历史高点约50%下滑至42% 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场强势崛起 [1][7] - 8-10元价格带成为竞争焦点 燕京U8建立先发优势 华润/青岛等巨头纷纷加码该价格带 [8] - 行业非即饮渠道销量占比达52%(2023年)并扩大至约60%(2024上半年) 百威非即饮渠道占比约50%低于行业水平 [9][10] 渠道战略调整 - 即饮渠道(餐饮/夜场)持续疲弱 部分主战场被喜力/青岛/燕京等品牌瓜分 广东地区非即饮渠道增长最快但执行落后 [6][9] - 战略重点转向非即饮渠道 通过电商直播等新渠道提升占比 满足居家/即时零售消费场景转变 [10] - 渠道转型与品牌认知培育需时间 短期内难以撼动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的全国存量优势 [8] 产品与营销策略 - 资源从超级高端领域转移至8-10元价格带 瞄准中端市场缺口但布局显滞后 [8] - 需通过百威/科罗娜等高端产品结合体育/IP营销维持品牌溢价和曝光度 [10] - 积极进行差异化产品创新应对个性化消费需求 维持高端市场地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