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电池
搜索文档
vivo X300系列正式发布:打造移动影像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环球网资讯· 2025-10-14 09:1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vivo正式发布全新X300系列旗舰手机,定位为“蔡司2亿影像双旗舰” [1][3] - 该系列以专业影像为核心,依托四大蓝科技,在性能、系统和设计等维度实现全面升级 [1] - X300 Pro共有旷野棕、自在蓝、纯粹黑、简单白四款配色,X300共有幸运彩、自在蓝、惬意紫、纯粹黑四款配色 [3] 影像系统技术升级 - X300 Pro搭载全新85mm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是一套从传感器、光学到防抖全链路协同的专业长焦系统 [5] - 长焦核心为蓝图×三星HPBlue图像传感器,拥有2亿像素与1/1.4英寸大底 [5] - 主摄采用vivo与索尼联合研发的蓝图×LYT-828传感器,拥有1/1.28英寸大底并搭载自研VCS仿生光谱3.0技术 [6] - 公司定义天玑9500的影像超能效NPU区域,配合自研算法,将追焦稳定性提升超过200% [5] - X300的主摄选用与X300 Pro长焦同款的蓝图×三星HPBlue传感器,打造为蔡司2亿像素超级主摄 [9] 视频录制能力 - 在蓝图影像双芯算力支持下,X300 Pro支持4K 60fps高规格电影人像视频功能 [7] - 主摄与长焦镜头均支持4K 120fps双轨防抖,手持即可完成高规格杜比视界HDR视频创作 [7] - 针对专业创作者,支持全焦段4K 120fps 10bit Log视频录制,并加入ACES专业色彩工作流 [7] 算法与人像功能 - 新一代透亮氧气美、蔡司自然人像原生美等多种风格可满足不同审美偏好 [10] - 新增“Live Photo路人消除”功能,通过自研视频消除大模型智能移除背景干扰 [10] - 全系搭载全焦段变焦闪光灯,配合“电子柔光箱”智能布光技术和“闪光烟花人像”创意模式 [10] 核心性能与系统 - X300系列搭载蓝晶×天玑9500旗舰平台与自研蓝图影像芯片V3+,实现“双芯合体” [3][11] - X300 Pro在室温环境下安兔兔跑分突破410万大关 [3][11] - 全系搭载以“蓝河流畅引擎”技术重构的全新OriginOS 6,获得SGS及泰尔实验室“5年全场景重度使用持久流畅”双证书 [3][11][12] 续航、显示与其他配置 - X300 Pro与X300均搭载采用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的大容量蓝海电池,容量分别为6510mAh和6040mAh [12] - 通过软硬一体能效优化,续航表现比肩行业内7500mAh和7000mAh电池机型 [12] - 蔡司大师色彩屏支持2160Hz全亮度高频PWM调光和全亮度DC调光,最低亮度可达1nit [12] - 系列还搭载自研寰宇信号放大系统3.0、超声波指纹、IP68/IP69级防护、X轴线性马达和USB 3.2等高规格配置 [12] 公司战略与技术理念 - 公司理念为“用户是一切行动的原点”,技术探索走自研与共研并行的协同之路 [4] - 蓝科技是自研与共研并行的开放型体系,此次X300系列集中体现了四大蓝科技——蓝晶、蓝河、蓝海、蓝图 [4]
放弃L异形电池,iPhone电池的十年弯路终于走到了尽头
36氪· 2025-08-07 12:53
iPhone 17 Pro电池设计变革 - iPhone 17 Pro将放弃沿用多代的L型异形电池,采用重新设计的新结构,中美市场分两个版本:美国版因取消实体SIM卡槽可做更扁更大的电池,中国版因保留SIM卡托进行本地化调整[1] - 新电池保留拐角设计但取消L形布局,意味着主板排布重大调整,为电池腾出完整空间,但容量仍未突破4000mAh,远低于国产旗舰5000mAh水平[3] - 异形电池时代走向终结,此次设计变革反映内部结构规范化进步,不再需要天马行空的结构来压缩空间[7] 异形电池的发展与局限 - L型异形电池始于iPhone X,是为解决Face ID带来的主板面积压缩问题而设计的妥协方案,通过双层堆叠主板和绕开主板的电池布局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4] - 行业普遍采用异形电池应对空间极限,安卓厂商如小米在MIX Fold 4使用立体台阶状电池,但伴随双层主板、相机模组凸起等空间妥协[6] - 异形电池存在三大代价:定制化生产抬高成本、维修复杂度增加、热管理难度提升,欧盟可维修性要求下更显落后[7] 国产手机的电池技术突破 - 国产旗舰通过提升集成度实现大容量电池,2025年5000mAh已成准入门槛,荣耀畅玩70Plus在8.24mm机身内塞入7000mAh电池[9] - 材料工艺革新是关键:硅碳负极技术将密度提升至新高度,荣耀Magic V5和vivo Fold5分别在4.35mm/4.3mm机身实现6100mAh/6000mAh容量[10] - 国产方案拒绝异形电池老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容量跨越,证明高效解决方案无需结构妥协[12] 行业技术路线演变 - 异形电池是硬件发展撞上物理瓶颈时的过渡策略,虽解决短期问题但非长久之计,iPhone 17 Pro放弃L型电池标志堆叠技术成熟化[8][13] - 用户对续航需求持续提升倒逼技术变革,苹果在维持成本结构前提下进行有限改进,但体验逐渐向中端安卓靠拢[14][16] - 半固态电池技术普及曲线陡峭,硅碳负极已验证实战表现,2025年主流品牌通过材料升级实现电池容量跨代提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