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技术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机械ETF(516960)涨超1.1%,固态电池技术升级或带动设备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6:29
固态电池行业 - 工信部首次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产业标准体系 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化加速 [1] -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优势 半固态达350-400Wh/kg 全固态超500Wh/kg [1] -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覆盖新能源车、消费电子、低空经济等领域 [1] - 预计2027年全球渗透率达3%(76GWh) 2030年提升至8%(271GWh) 2024-2030年复合增速92% [1] 固态电池产业链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成为全固态主流路线 但当前成本较高(数百万元/吨) [1] - 硅基负极作为中短期解决方案 2025年产能将集中释放 [1] - 设备环节因干法电极、等静压等新工艺需求迎来增量空间 [1] 机械ETF - 跟踪细分机械指数 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1] - 指数样本涵盖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1] - 反映机械设备行业细分领域内优质企业整体表现 具有较强行业代表性 [1]
天原股份回应:没有停止磷酸铁锂项目的计划
起点锂电· 2025-06-26 18:41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等主办 雅迪科技集团、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等多家企业参与赞助或合作 [2] 磷酸铁锂行业现状 - 磷酸铁锂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现象 富临精工、龙蟠科技等持续爆单 而跨界企业如惠云钛业、金浦钛业等暂停或终止项目 [2] - 行业竞争格局为“一超多强” 湖南裕能以29.8%市场份额领先 前五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61.1% [7] - 海外企业加速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三星SDI、LG新能源、SK等2023年开始布局 松下2024年跟进 [7] 天原股份磷酸铁锂业务 - 天原股份明确表示未停止磷酸铁锂项目 子公司锂电新材10万吨产线已建成 天程锂电5万吨产线在建 [3][4] - 公司2021年切入磷酸铁锂市场 布局两个10万吨项目 总投资23.89亿元 目前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4.06% 毛利率为-12.32% [4][5] - 子公司锂电新材2024年营收6.35亿元 净利润7782.3万元 [6] 技术发展趋势 - 磷酸铁锂行业竞争激化 下游对性能要求提升 二代及以下产品难盈利 企业重点发力三代及以上产品 [6]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原位固化技术提升电池安全与能量密度 [10][11][12]
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技术竞赛的重要方向,这家公司在设备和材料两个业务都取得进展!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6-10 18:13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技术竞赛的重要方向 [1] - 《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发布,固态电池研发进展明显加速 [1] - 多家上市公司已明确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产业化进程加速 [1]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与产业链进展 - 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两个维度较液态电池具有显著优势 [2] - 固态电池与国家支持的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具有极高适配度 [2] - 材料端: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和新型正极制备工艺日趋成熟 [2] - 电池端:半固态电池将率先装车,全固态电池性能和安全参数持续突破 [2] - 整车端:多家主流车企计划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车型 [2] - 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基本定型 [2] 政策与资本支持 - 2025年4月工信部出台动力电池新国标,对电池热失控、热扩散提出更严格要求 [2] - 国家发文要求加快固态电池行业顶层建设,政策呈现积极鼓励态势 [2] - 以半固态为主的新型电池技术资本开支显著提升 [2] - 固态电池行业有望在"市场需求+政策鼓励+产业升级"三重因素影响下带动锂电行业技术升级 [2] 相关上市公司 - 固态电池领域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3]
进击的磷酸锰铁锂“需求”
高工锂电· 2025-05-23 18:24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3] 磷酸锰铁锂(LMFP)技术进展 - 国轩高科推出第二代LMFP电池启晨二代 能量密度达240Wh/kg 支持850公里纯电续航和1500公里混动续航 [4] - 通过LatticeFuse超溶体等技术突破 实现10分钟快充和5C倍率放电比容量140mAh/g [4] - 循环性能优异 常温循环优于LFP -20℃低温容量保持率达93% 商务车应用可达3000-4000次循环 [4] - 亿纬锂能将LMFP导入两轮车和商用车 重卡电池实现170Wh/kg比能量和700公里续航 [4] 上游材料厂商动态 - 容百科技现有LMFP产能满产满销 一代产品获万辆汽车订单 [5] - 小动力市场对三元替代需求及商务车市场成为当前LMFP增长动力 [5] - 容百二代产品在快充性能取得突破 正配合客户验证 [6] 产业化进程与成本优化 - 目前LMFP吨成本较LFP高10%-15% 上下游供应商较少 [7] - 行业预期随着规模扩大和供应链优化 单位千瓦时成本有望与LFP持平或更低 [7] - 国轩高科已将LMFP材料年产能提升至万吨规模 [8] - 容百科技预测2026年需求将大幅提升 计划拓展新产能 认为销量突破万吨级后可实现规模盈利 [8] 市场应用前景 - 国轩高科指出LMFP可在不改变电池包尺寸情况下提升15%容量和11%续航 [8] - 容百科技预计今年四季度起将有更多高端乘用车采用锰铁锂与三元掺混方案 [9] - 随着快充等技术瓶颈被攻克 LMFP正凭借综合优势迈向更广阔市场 [9]
光伏行业2024年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综述:光伏主产业链现金流承压,逆变器业绩高增
华龙证券· 2025-05-17 08: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光伏行业“推荐”评级 [1][4][5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产能过剩影响,光伏板块净利润为负,业绩处于底部区间,主产业链承压,逆变器2024年及2025年Q1净利润均维持正增长 [4] - 主产业链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且2025年Q1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环比转负,筹资规模增加,辅材环节内部分化,光伏设备环节盈利分化,逆变器环节受益于欧洲去库及新兴市场需求爆发,后续出货有望持续增长 [4]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装机节奏加快,下半年行业供给侧仍需加速出清,预计能耗管控、行业自律相关政策有望落地 [4] - 展望2025年H2,电新行业有望延续积极趋势,光伏供给侧过剩产能出清,电池技术升级有望带来新机会 [4][52] 各部分总结 电力设备及光伏板块业绩回顾 - 电力设备业绩整体承压,2024年营业收入33405亿元,同比-8.28%,归母净利润874亿元,同比-61.50%;2025年Q1营业收入7271亿元,同比-10.30%,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12.48%;2025年Q1净利率边际改善 [9][13] - 光伏板块净利润为负,业绩处于底部区间,2024年营业收入9271亿元,同比-22.81%,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127.13%;2025年Q1营业收入1792亿元,同比-22.56%,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205.49%;2025年Q1净利润边际改善 [16][18][20] 分环节:主产业链现金流承压,逆变器业绩高增 - 主产业链承压,各环节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大多同比下滑,2025年Q1毛利率净利率均为负;辅材2024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降,内部有所分化;光伏设备、逆变器毛利率维持高位,逆变器2024年及2025年Q1净利润均维持正增长 [26] - 主材净利润全线承压,2025年Q1筹资金额明显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环比提升,经营性现金流环比下降,投资活动放缓;2025年Q1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合计-53亿元,环比转负 [30][36] - 辅材环节2024年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光伏支架2024年业绩高增,银浆业绩边际改善 [39] - 光伏设备环节整体盈利分化,TOPCon产线持续升级,BC订单逐步放量,帝尔激光等布局半导体设备有望实现业绩共振 [43] - 逆变器2025年Q1整体业绩高增,受益于欧洲去库及新兴市场需求爆发,后续出货有望持续增长 [46] 投资建议 - 行业方面,维持光伏行业“推荐”评级 [1][4][52] - 个股方面,建议关注主产业链龙头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辅材支架环节中信博,浆料及粉材企业帝科股份等,光伏设备帝尔激光、捷佳伟创等,逆变器企业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 [4][52]
中孚新能源发布“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零产线改造破解“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难题
起点锂电· 2025-05-16 17:02
2025年5月 16 日,距离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GB38031-2025)正式实施仅剩14个月,动力电池已进入技 术升级的冲刺阶段。新规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并新增底部撞击测试、2小时热失控观察期等严苛标准,被 行 业内称为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在此背景下,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孚新能源") 震撼发布 其核心产品 "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 且产品 已通 过 部分 头部企业的 初步认可 , 且 突破 1000次循环寿命测试,及-40℃至60℃全温区验证。 为行业提供了一条无需产线改造的准固态电 池升级路径。 新规倒逼技术革命,安全与兼容性双重突破 在起点锂电的独家专访中,中孚新能源 研发总监张国福 详细解读了 "萨拉弗"的技术逻辑:"传统液态电解液的易燃性为新规下的最大短板, 而全固态电池的高成本和生产工艺颠覆性又让企业望而却步。'萨拉弗'的突破在于,它以凝胶聚合物 电解质膜 为核心,通过独特的孔道结 构,在现有液态电池产线上即可实现准固态升级, 且可确保电池成本零增加 。 " 三大核心安全优势 1. 高温自稳型分子矩阵 —主动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