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微电厂

搜索文档
虚拟电厂的陕西实践
中国电力报· 2025-09-02 11:20
核心观点 - 陕西作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正通过虚拟电厂整合分散绿色资源 实现从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保障能源安全 [1][2][6] 能源结构转型 - 陕西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火电装机曾超60%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 占发电总装机比重达41% [2] - 新能源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分布式光伏风电消纳困难 成为绿色转型主要挑战 [2] 虚拟电厂建设进展 - 国网陕西电力2023年11月建成省级虚拟电厂管理平台 聚合241个用户共80万千瓦可调资源 相当于大型火电厂装机容量 年减少碳排放约90万吨 [2] - 平台涵盖7大功能 通过数字技术整合工商业可调资源 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备 [2] 运营实践成效 - 西安夏季用电高峰期间通过虚拟微电厂实现负荷削减1000千瓦 有效缓解高峰压力 [3] - 2024年11月陕西电力组织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模拟结算 最大聚合量4万千瓦 模拟结算电量131.8万千瓦时 金额38.7万元 调节收益1.8万元 [4] 政策与标准建设 - 2025年6月陕西省发改委联合西北监管局印发两项实施方案 明确参与主体权责与收益分配机制 构建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用户参与的生态体系 [5] - 陕西电力主导编制的《陕西省虚拟电厂接入运行技术规范》于2025年7月底获批 为首部省级技术标准 已完成3家虚拟电厂双场景验证 最大上调能力7.8万千瓦 下调能力13.2万千瓦 [5] 发展模式创新 - 虚拟电厂通过数字纽带实现陕北风电场与关中工业园区跨区域协同 推动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4][6] - 采用市场化机制让参与者共享绿色财富 构建人人可参与 处处能受益的绿色能源生态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