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管理平台

搜索文档
虚拟电厂的陕西实践
中国电力报· 2025-09-02 11:20
核心观点 - 陕西作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正通过虚拟电厂整合分散绿色资源 实现从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保障能源安全 [1][2][6] 能源结构转型 - 陕西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火电装机曾超60%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突破6000万千瓦 占发电总装机比重达41% [2] - 新能源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分布式光伏风电消纳困难 成为绿色转型主要挑战 [2] 虚拟电厂建设进展 - 国网陕西电力2023年11月建成省级虚拟电厂管理平台 聚合241个用户共80万千瓦可调资源 相当于大型火电厂装机容量 年减少碳排放约90万吨 [2] - 平台涵盖7大功能 通过数字技术整合工商业可调资源 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备 [2] 运营实践成效 - 西安夏季用电高峰期间通过虚拟微电厂实现负荷削减1000千瓦 有效缓解高峰压力 [3] - 2024年11月陕西电力组织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模拟结算 最大聚合量4万千瓦 模拟结算电量131.8万千瓦时 金额38.7万元 调节收益1.8万元 [4] 政策与标准建设 - 2025年6月陕西省发改委联合西北监管局印发两项实施方案 明确参与主体权责与收益分配机制 构建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用户参与的生态体系 [5] - 陕西电力主导编制的《陕西省虚拟电厂接入运行技术规范》于2025年7月底获批 为首部省级技术标准 已完成3家虚拟电厂双场景验证 最大上调能力7.8万千瓦 下调能力13.2万千瓦 [5] 发展模式创新 - 虚拟电厂通过数字纽带实现陕北风电场与关中工业园区跨区域协同 推动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4][6] - 采用市场化机制让参与者共享绿色财富 构建人人可参与 处处能受益的绿色能源生态 [5][6]
从“刚性供应”到“柔性响应”——我国电力负荷接连跨越峰值经受“烤”验
证券时报· 2025-07-18 03:13
电力负荷与经济发展 - 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相当于150亿盏100瓦灯泡同时点亮,创历史新高 [1][2] - 广东成为内地首个电力负荷突破1.6亿千瓦的省份,带动南方电网最高负荷达2.52亿千瓦 [2] - 1千瓦时电支撑广东GDP产出约15元,2024年广东用电量达91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 [2] 电力需求驱动因素 - 高温天气推动用电需求,东北地区空调成交同比增长超4倍 [4] - 工业用电尤其是制造业用电量增加显著,新兴产业如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等带动负荷攀升 [2] - 农业和服务业用电需求同步增长,农业智能化及服务业体验改善推动电力消耗 [4] 电力保供措施 - 江苏通过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满足4800万户居民一小时用电需求 [6] - 深圳虚拟电厂具备110万千瓦调节能力,通过调度充电桩、储能等分散资源稳定电网 [6] - 南方电网完成西电东送输电大通道检修,投产22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 [5] 跨区域电力调度 - 浙江三分之一用电依赖省外输入,增购西北、西南及黑龙江电力资源 [8] - 特高压工程和智能电网实现"全国一盘棋"调度,化解区域不平衡矛盾 [9]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日均交易规模达38亿千瓦时,全球最大 [9] 新型电力系统生态 - 重庆两江龙盛储能电站存储30万千瓦时电,满足6万家庭一天用电 [10] - 蔚来换电站集成光伏、储能及充放电设施,日消纳1300千瓦时绿电 [11] - 算力中心(IDC)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参与电网调节,提升系统灵活性 [11] 产业链公司动态 - 汉缆股份预中标南方电网项目,金额预计9.07亿元 [9] - 白云电器在国家电网变电设备招标中预计中标超1.6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