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AI健康管家

搜索文档
从技术秀到真突破:解码WAIC 2025的核心价值
36氪· 2025-08-01 11:49
技术突破 - 机器人从"机械响应"进化到"主动演绎",能同步分析语音停顿、面部肌肉变化、手势幅度并生成复合情绪如"强颜欢笑" [7] - 傅利叶GR-3人形机器人采用柔肤软包覆材质,内置多模态感知系统和Affective Computing模型,可实时回应人类情感需求 [4] - 百度NOVA数字人技术实现10分钟克隆个体、打破内容创作边界、智能体军团协同作战三大颠覆性变革 [6] 行业应用 AI+娱乐 - 魔珐科技展示生成式AI驱动的3D数字人,可实时调整表情动作,降低视频制作成本,拥有数千款多风格角色及影视级3D场景 [11][13] - 技术应用于政法领域智能化服务窗口和沉浸式法治教育 [13] AI+教育 - 学而思"九章大模型"具备智能学习系统和拆题讲思路功能,能检测学生走神并切换生动讲解方式 [14] - AI教育平台从"教学工具"升级为拟人化"学习伙伴",增强学习过程的人性关怀 [14] AI+医疗 - 阿里达摩院推出"平扫CT+AI"系统实现多病种筛查,蓝想数科用数字孪生提升急危重症诊疗水平,蚂蚁集团整合3600家医院资源提供全流程服务 [16] - 30余项创新成果展示包括药物研发周期优化方案和医学影像AI分析云平台 [16] 市场趋势 - 情感计算和拟人化交互市场年均增速35%,预计2026年规模超500亿美元,医疗/教育/客服领域增长最显著 [17] - AI技术正推动医疗健康服务向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升级 [16] 社会价值 - 《AI赋能可持续发展倡议》明确AI需助力绿色转型、医疗普惠、教育公平,中国气象局"妈祖"AI预警系统已在吉布提/蒙古国落地 [19] - 华为AI光视联动平台在南非预防铁路安全事故,体现技术对公共安全的赋能 [19]
融资2.7亿,服务28万癌症患者,Outcomes4Me用AI技术改进癌症护理模式
36氪· 2025-06-26 10:46
公司融资与产品发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完成2100万美元A轮+融资,由Salica Investments领投,Labcorp Venture Fund和Forecast Labs参投,总融资额达3800万美元(约2.7亿元)[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开发AI驱动的癌症护理平台,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临床试验匹配和症状追踪功能[1][4] - 公司融资历程包括:2020年11月种子轮470万美元(Asset Management Ventures)、2021年4月A轮1200万美元(Northpond Ventures)[2] 行业痛点与市场需求 - 202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97.6万例,死亡974.4万例,中国新发482.47万例(占全球24.1%),死亡257.42万例(占全球26.5%)[3][6] - 癌症护理存在三大痛点:治疗依从性低(副作用未及时干预)、临床试验匹配率低、医疗数据碎片化影响治疗连续性[3] - 患者对信息延续性需求迫切,尤其在出院后面临复发监测和药物管理知识匮乏等问题[7] 产品技术特点 - AI平台通过分析病理报告和基因数据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化疗/靶向/免疫疗法等)[4] - 整合美加700+医疗机构临床试验数据,缩短患者与试验对接时间[4] - 症状追踪功能允许患者通过App记录疼痛/疲劳等数据并与医疗团队共享,符合美国医疗隐私法规[4] - 平台已累计28万用户,未来计划扩展适应症并争取FDA认证[4] 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 - 全球竞品包括PathAI的AI Sight、Owkin的MSIntuit CRC等AI驱动癌症护理方案[5] - 中国2024年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明确AI在84个医疗细分场景的应用[6] - 本土企业如海心智惠CSCO AI系统、阿里健康CACA-AI工程已布局AI癌症护理领域[6] 行业创新动态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推出"症状评估-AI匹配-VR干预"一体化终端,提供精准护理方案[7] - 2025年上半年阿里健康联合中国抗癌协会启动AI基层科普工程,海心智惠发布CSCO AI Pro乳腺专科智能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