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
搜索文档
撬动百亿市场,这个小众赛道被年轻人“捧红”
36氪· 2025-08-20 17:41
异宠市场概况与规模 - 2024年中国有超1700万人在饲养异宠,行业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 [3] - 2024年宠物行业整体市场规模预估约为1500亿元,其中犬猫市场约1388.94亿元,小宠异宠市场规模达111.06亿元 [21] - 小宠异宠市场同比增长10%以上,显著高于犬猫市场5%的增速,呈现"低基数、高增速"的蓝海特征 [21][24] 社交媒体平台影响力 - 小红书异宠相关话题笔记浏览量超过7亿,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接近70亿,流量巨大 [4] - 平台催生大批异宠博主,例如@一只笨鼠在抖音和小红书分别拥有1540万和265.6万粉丝,@一木一叶造景-老李抖音粉丝接近1200万 [5][6][10] - 博主通过记录宠物日常、专业科普和拟人化内容吸引用户,满足其探索欲并降低饲养门槛 [12][16][18][20] 线上消费与商业模式 - 淘宝天猫平台小宠异宠用户规模超2000万,人均成交笔数增长6% [24] - 线上渠道是核心购买渠道,例如淘宝天猫618期间鸟类、仓鼠用品销量同比激增,卡皮巴拉(水豚)单价4.5万元仍实现销量超3倍增长 [24] - 博主成功实现流量变现,如@一只笨鼠开设线下仓鼠店并通过线上引流,其关联抖音账号@小笨宠宠物用品近90天直播间销售额预估为25万-50万元 [24] - 直播带货成为标准路径,博主@bluer 深蓝通过直播,其团队一个月营业额达到30万元,并取得细分品类销售冠军 [28] 产业链与品牌发展 - 产业链条从活体繁育延伸到周边服务,线下涌现异宠主题体验馆、专业诊所及造景工作室 [28] - 品牌如布卡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024年618期间在天猫、抖音等多个平台小宠类目榜单位居TOP1 [28] 驱动因素与用户画像 - 异宠具有低维护成本、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契合都市人群快捷高压的生活方式,提供"轻陪伴"模式 [30] - 社交媒体分享使异宠成为社交货币,满足用户构建独特身份标识和个性表达的需求 [30] - 60%的异宠主人年龄在25至44岁之间,约八成新晋宠物主为95后和00后 [31] - 女性异宠主增长明显,偏好体型小、外观可爱的宠物;男性消费者则对挑战性、探索性强的宠物更感兴趣 [31]
当代宠物繁育人推动行业转型的关键—— 在商业价值与生命伦理之间找到平衡
消费日报网· 2025-06-23 10:57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宠物行业正经历变革与重构,"以领养代替购买"理念与专业化繁育市场需求并存,反映消费观念多元化[1] - 行业规范化进程中,"猫狗贩子"向专业"宠物繁育人"转型,但"星期宠"和"后院繁殖"问题仍存[1] - 2020-2022年养宠观念升级,猫被视为家庭成员,需求激增导致价格回升,北京市内繁育量少加剧供不应求[5] - 近年年轻消费者转向蛇、蜘蛛等小宠,冲击传统猫狗市场,价格显著"冷却"[6] 市场乱象与竞争 - "星期宠"通过电商平台、集市摊贩流入市场,商家逃避售后责任,消费者权益受损[2] - 2015-2018年行业快速扩张,批发销售模式压低零售价格,外地猫批量流入加剧低价竞争[5] - 无良商家在非无菌环境高密度繁殖,近亲繁育导致耳聋、视力问题等遗传疾病[9][10] 商业模式与消费者行为 - 专业繁育者强调血统纯正、健康保障及售后服务,定价较高但注重长期口碑[10] - 消费者审核标准包括固定住所、定期回访、体检及使用正规宠物用品,但执行宽松以吸引年轻客户[11] - 二手平台存在虚假宣传,如标价800元的孟买猫实际为病猫,评论区揭露骗局[2] 行业转型方向 - 从业者呼吁抵制无良繁育,需从源头把控繁育环境与健康标准[9] - 消费者教育是关键,建议购买前了解繁育知识、核查资质及宠物健康状况[11] - 部分繁育人将宠物视为家人而非商品,强调生命伦理与商业价值的平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