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异宠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异宠经济百亿市场背后的规范之路
北京商报· 2025-11-05 00:13
行业市场规模与参与者 - 异宠市场规模飞速扩张,已逼近百亿元,约1707万人投身到饲养猫狗之外动物的行列[1] - 小红书App上“仓鼠”话题有近40亿浏览量,“仓鼠怎么养”话题下有32万余篇笔记[3] 市场驱动因素与产业格局 - 异宠饲养风潮的兴起与年轻人追求个性、彰显独特审美的心理需求息息相关,社交媒体分享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3] - 河南省宠物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商丘市形成“中国鹦鹉看中原,中原鹦鹉看商丘”的产业格局[4] - 商丘市有一定规模的鹦鹉养殖场近千户,存栏量超100万只,全国70%以上的小型观赏鹦鹉源自这里[4] 监管政策与合规发展 - 许多受欢迎的异宠品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物种,缺乏合法来源证明的饲养、买卖可能涉嫌违法[6] - 国家林草局在河南等地探索专用标识管理试点,为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的特定物种建立“合法身份证”[6] - 专用标识制度通过为人工繁育物种赋予可追溯的合法身份,构建从繁育到流通的全链条监管体系[7] - 2024年1月,专业标识试点扩围,鹦鹉品种从4种扩大到11种,并延伸至多种陆龟和蜥蜴[7] 合规经营的经济效益 - 养殖户获取专业标识后,异宠可进入电商、连锁宠物店,整体溢价上升了10%—30%[7] - 凭专业标识可申请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银行将其视为活体抵押资产,河南试点催生出专门贷款,部分贷款利率比普通信用贷低2个点[7]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专用标识制度的推广面临技术与监管难点,需确保标识防伪性并建立全国统一的标识信息数据库与查询系统[8] - 需在流通环节压实电商平台、物流企业责任,在末端治理方面完善弃养、放生处罚机制,建立流浪异宠收容体系[9]
异宠咖啡馆人气火热 业内:长远发展需破三重关
中国新闻网· 2025-10-06 20:04
异宠咖啡馆市场兴起 - 异宠咖啡馆凭借“小众互动+休闲消费”组合成为年轻群体热衷的打卡地 例如杭州出现以鹦鹉、浣熊、树懒等为特色的咖啡馆 [1] - 消费者需求在于体验新奇与释放压力 例如有顾客表示点杯咖啡就能亲近小鸟 压力得到释放 且无需承担饲养责任 [1][5] - 经营者通过社交平台吸引客源 节假日最高营业额能达到5000元 客群以年轻人为主 [1][2] 经营者入局逻辑与策略 - 经营者入局逻辑分为两类 一类是资深爱好者将兴趣变为事业 例如鸟类咖啡馆店主专程赴广东学习运营经验后开店 [2] - 另一类是基于市场需求导向进行差异化破局 例如有店主调研后发现异宠咖啡馆模式 便萌生“浣熊+咖啡”创意以提升竞争力 [2][5] - 差异化策略包括将浣熊元素融入店铺装饰与杯具设计 并以互动体验作为核心竞争力 尽管需提醒顾客注意安全防护 [5] 异宠经济市场背景 - 异宠经济升温是宠物消费市场变化的缩影 近五年异宠饲养人群呈现增长趋势 [5] -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异宠饲养人数已增至约1707万人 其中95后为主力人群 市场规模已接近百亿元 [5] - 异宠咖啡馆模式实现了供需两端精准匹配 既满足消费者对新奇体验的追求 也是经营者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5] 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挑战 - 行业长远发展需克服动物福利与安全管理等关卡 专家强调需进行环境丰容以模拟异宠原生环境 避免影响其健康 [6] - 需开展专业的异宠社会化训练以降低应激反应 并主动向消费者普及科学互动方法 确保顾客与异宠的安全 [6] - 平衡体验感、动物福利与安全管理是跳出网红周期、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6]
异宠咖啡馆国庆人气火热 业内:长远发展需破三重关
中国新闻网· 2025-10-03 17:46
行业兴起背景与市场表现 - 异宠咖啡馆作为新兴业态在国庆假期人气火热,凭借“小众互动+休闲消费”模式成为年轻群体热衷的打卡地 [1] - 该模式是宠物消费市场变化的缩影,近五年异宠饲养人群呈现增长趋势 [3] - 2024年国内异宠饲养人数已增至约1707万人,其中“95后”为主力人群,市场规模已接近百亿元 [3] 经营者商业模式与动机 - 经营者入局逻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深爱好者将兴趣转变为事业,例如鸟类咖啡馆店主 [2] - 另一类是基于市场需求导向进行差异化破局,例如开设浣熊咖啡馆以在激烈竞争中形成特色 [2] - 节假日高峰期单店营业额可达5000元,客群以年轻人为主,经营状况超出预期,高峰期会出现满座情况 [2] 消费者需求与行业驱动力 - 消费者需求集中于通过低门槛方式(如点一杯咖啡)获得新奇体验和压力释放,而无需承担饲养责任 [1][3] - 社交平台是消费者发现并专程打卡此类特色咖啡馆的重要渠道 [1] - 该模式精准匹配供需两端,为消费者提供新奇体验,同时为经营者提供打造差异化的有效路径 [3] 行业长期发展关键因素 - 行业长远发展需重点关注动物福利与安全管理,包括进行环境丰容以模拟异宠原生环境 [4] - 需开展专业的异宠社会化训练以降低其应激反应,确保互动安全 [4] - 需向消费者普及科学互动方法,平衡体验感、动物福利与安全管理,以跳出网红周期在市场站稳脚跟 [4][5]
撬动百亿市场,这个小众赛道被年轻人“捧红”
36氪· 2025-08-20 17:41
异宠市场概况与规模 - 2024年中国有超1700万人在饲养异宠,行业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 [3] - 2024年宠物行业整体市场规模预估约为1500亿元,其中犬猫市场约1388.94亿元,小宠异宠市场规模达111.06亿元 [21] - 小宠异宠市场同比增长10%以上,显著高于犬猫市场5%的增速,呈现"低基数、高增速"的蓝海特征 [21][24] 社交媒体平台影响力 - 小红书异宠相关话题笔记浏览量超过7亿,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接近70亿,流量巨大 [4] - 平台催生大批异宠博主,例如@一只笨鼠在抖音和小红书分别拥有1540万和265.6万粉丝,@一木一叶造景-老李抖音粉丝接近1200万 [5][6][10] - 博主通过记录宠物日常、专业科普和拟人化内容吸引用户,满足其探索欲并降低饲养门槛 [12][16][18][20] 线上消费与商业模式 - 淘宝天猫平台小宠异宠用户规模超2000万,人均成交笔数增长6% [24] - 线上渠道是核心购买渠道,例如淘宝天猫618期间鸟类、仓鼠用品销量同比激增,卡皮巴拉(水豚)单价4.5万元仍实现销量超3倍增长 [24] - 博主成功实现流量变现,如@一只笨鼠开设线下仓鼠店并通过线上引流,其关联抖音账号@小笨宠宠物用品近90天直播间销售额预估为25万-50万元 [24] - 直播带货成为标准路径,博主@bluer 深蓝通过直播,其团队一个月营业额达到30万元,并取得细分品类销售冠军 [28] 产业链与品牌发展 - 产业链条从活体繁育延伸到周边服务,线下涌现异宠主题体验馆、专业诊所及造景工作室 [28] - 品牌如布卡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024年618期间在天猫、抖音等多个平台小宠类目榜单位居TOP1 [28] 驱动因素与用户画像 - 异宠具有低维护成本、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契合都市人群快捷高压的生活方式,提供"轻陪伴"模式 [30] - 社交媒体分享使异宠成为社交货币,满足用户构建独特身份标识和个性表达的需求 [30] - 60%的异宠主人年龄在25至44岁之间,约八成新晋宠物主为95后和00后 [31] - 女性异宠主增长明显,偏好体型小、外观可爱的宠物;男性消费者则对挑战性、探索性强的宠物更感兴趣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