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窝整装服务
搜索文档
又一品牌维权胜诉 家装乱象如何破
北京商报· 2025-11-12 21:01
案件核心判决 - 贝壳旗下整装品牌“被窝”在一起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胜诉,法院判决商丘被窝茗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变更企业名称且不得使用与“被窝”相同或近似字样,并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 [1][3] - 法院认定被告在门店招牌、广告宣传及装饰材料中突出使用“被窝”标识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构成商标侵权;同时,将“被窝”登记为企业名称并突出使用具有攀附商誉的主观恶意,构成不正当竞争 [3] 行业侵权现象 - 家居行业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频发,并非个例,凸显品牌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 [1][4] - 近年来家居行业商标侵权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整装、定制家居等新兴领域 [4] - 诸多家居品牌如索菲亚、尚品宅配、金牌橱柜、美克家居、ARROW箭牌卫浴、九牧、欧派等均遇到过商标侵权案件 [4] - 具体案例包括:2024年11月查获922件假冒箭牌卫浴产品;2023年“九牧”品牌侵权案终审判决赔偿380万元;2022年欧派商标侵权案判决赔偿30万元 [4] 侵权乱象成因 - 首要因素在于利益驱动,仿冒品牌通过“傍名牌”可以快速吸引消费者,降低市场开拓成本,在短期内获取高额利润 [5][6] - 侵权企业直接复制正品品牌的名称、标识甚至门店装修风格,利用消费者对知名品牌的信任感牟利,此种“搭便车”行为成本低、收益高 [6] - 家居行业普遍采用经销代理制度,线下门店覆盖范围广,给品牌统一管理带来挑战,部分经销商在合作结束后仍继续使用原品牌标识或打“擦边球” [6] - 家居产品品类繁杂,跨品类注册保护不足导致侵权行为频发,若未进行全类别商标注册,就容易被他人在其他品类上抢注或仿冒 [6] - 消费者认知不足加剧乱象,许多消费者依赖品牌名称和外观进行判断,缺乏对正品标识的深入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 [7] 应对与监管措施 - 政策监管需加强,政府部门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商标注册审查机制,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并可提高侵权赔偿标准,引入惩罚性赔偿 [8] - 2024年8部门联合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全链条保护”思路,提出到2027年覆盖四级的保护网络更加完善,到2035年基本实现保护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8] - 目前全国在建和已建成运行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达71家,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域覆盖率超90% [8] - 企业自身应主动构建全方位的品牌保护体系,将品牌保护纳入长期发展战略 [9] - 被窝整装当前仅服务于北京市场,联合中信银行推出资金存管服务,确保装修资金专款专户,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9] - 解决侵权乱象需社会共同努力,消费者应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行业协会可制定自律规范,媒体和公众需发挥监督作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