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

搜索文档
“碳”路向未来——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新华社· 2025-06-26 00:52
核心观点 - 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包括能源结构调整、碳市场建设和绿色技术应用 [2][3][4] -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2][8] - 绿色低碳理念已融入经济全领域、生产全过程和日常生活 [9][10] 能源结构调整 - 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同比降低3.8%,"十四五"前四年累计降低11.6% [4] - 截至2025年4月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突破15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快速提升 [4] - 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 [4] - 广西新能源已成为第一大电源,通过绿电置换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7] 碳市场建设 - 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完成扩围 [4] - 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并实现上线交易 [4] - 截至6月24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6.64亿吨 [4] - 核证自愿减排量累计成交215万吨 [4] 绿色技术应用 - 青岛即发集团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每年可节约10万吨水 [6] - 常州市新北区绿色低碳智慧园区推动单位产值碳排放下降近六成 [7] - 山东港口青岛港研发的氢电拖轮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余吨 [7] - 杭州市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探索低碳楼宇,降低用能和碳排放 [7] 绿色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青岛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超113亿元,较2024年末净增近6.4亿元 [7] 绿色生活方式 - 能效标识制度覆盖45类产品,参与企业超过2.6万家,备案产品型号超过400万个 [9] - 台州大陈岛居民回收海洋塑料垃圾,每月可增加1000多元收入 [9] - 青岛国际名都小区居民实行垃圾分类,环境改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