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COP30倒计时:中国已提交NDC 欧盟等缔约方仍未交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22:30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开幕倒计时仅剩六天,关键成绩单却亮起红灯。 然而,NDC3.0提交进度条缓慢爬升。《国家自主贡献(NDC)综合报告》显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共有64 个缔约方宣布或提交了新一轮NDC报告(缔约方总数178个),覆盖排放量约占2019年全球总排放量的30%。 关键经济体的动向令COP30蒙上阴影:美国再度上演"退群"戏码,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被视为传统气候领导者的欧盟, 其新一轮NDC却"难产"。在我国公布2035年NDC前,中欧曾共同发表一份联合声明,承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前提交2035年NDC。 谈及欧盟为何尚未提交NDC,欧盟亚洲中心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此前对21世纪经 济报道记者表示,欧洲处境艰难——领导力严重不足,政治领导人更迭频繁,缺乏稳定性。通常引领欧洲的大国是德国,德 国如今面临诸多国内问题,难以发挥引领作用。欧洲需要更有力的领导力,否则将在绿色转型中步履维艰。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巴黎协定》通过10周年,但却是全球气候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表示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是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时刻
央视网· 2025-11-04 20:39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3日发表书面声明 说,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是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中的重要时刻。斯蒂尔说,习近平主席 在不久前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指出,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习主席的讲话令人感到鼓舞。 讲话精神在中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中得到充分体现。斯蒂尔说,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将以前所未有的 规模提供清洁、可靠且价格合理的能源,并通过降低清洁技术成本和推动创新来加速能源转型。 ...
COP30倒计时:中国已提交NDC,欧盟等缔约方仍未交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20:35
COP30开幕倒计时仅剩六天,关键成绩单却亮起红灯。 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UNFCCC)10月底发布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综合报告》显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 期间共有64个缔约方宣布或提交了新一轮NDC报告(缔约方总数178个),覆盖排放量约占2019年全球总排放量的30%。NDC 提交率低的背后,是关键经济体的冲击。 美国再度退出《巴黎协定》、拥抱化石能源的行为,令发展中国家质疑发达国家承诺的可靠性,集体行动正遭遇现实拷问: 当关键经济体选择"单飞",多边框架是否仍能驱动实质进展?欧盟的暧昧姿态也进一步加剧气候谈判困境,其NDC3.0处于"难 产"中,此前高调承诺的"在COP30前递交NDC"在现实压力下显露出裂痕。 面对国际格局动荡,中国于11月3日正式提交2035年NDC报告。此前,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新闻发布上介 绍,NDC是《巴黎协定》确定的"自下而上"采取气候行动的核心履约机制,各缔约方基于国情能力,自主提出气候行动目 标,每五年通报一次。此次提出的2035年NDC充分衔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展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 候变化、落实碳达峰碳 ...
阿布扎比客人对上海综合交通管理方式印象深刻 希望推进联合试点 欢迎中国企业参与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解放日报· 2025-11-04 09:35
记者 洪俊杰 舒拉法欢迎中国企业参与测试。他介绍,目前已与百度旗下的Apollo Go和文远知行(WeRide)合 作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尽管阿布扎比乃至整个阿联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阿联酋已是海湾国家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的"领头羊"。舒拉法解释,阿布扎比正专注于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目标是减少城市排放、改善空气质 量,并通过创新提升效率与便捷性,与阿联酋2050年净零碳战略保持一致。 谈及进入当地的新能源车标准,舒拉法表示,对新能源汽车持理性评估态度——根据其性能和是否 适合阿布扎比环境进行判断。"只要符合我们的安全、质量和环保标准,我们都鼓励这些企业进入本地 市场参与竞争"。 在回答"上海未来是否有机会参与当地市政交通领域投资建设"时,舒拉法说,欢迎能够将先进技 术、卓越工程能力与可靠交付能力相结合的合作伙伴,同时推动知识转移、增强本地能力,并创造持久 价值。 "阿布扎比与上海长期以来保持着广泛的合作关系,我们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深化并拓展这种务实、 面向未来的伙伴关系。"日前,来沪访问的阿联酋阿布扎比执行委员会成员、阿布扎比市政交通局主席 穆罕默德·阿里·舒拉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重点推进两座城市 ...
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日益凸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09:08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全面展示中国在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全国碳市场建设及全球治理方面的贡献 [2] 能源结构转型 - 2024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9.8% [3] - 煤炭消费占比从2013年的67.4%降至53.2% [3]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超60%和80% [4] 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 锂电池及光伏产业多项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3] - 绿色船舶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 [3] - 2024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超10亿吨 [4] 全国碳市场建设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市场运行稳定有效 [3] - 截至2025年9月底,配额累计成交量7.28亿吨,成交额498.30亿元 [3] - 2024年全年成交额180.44亿元,创历史新高 [3] - 纳入2023年度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2096家,配额清缴完成率创历史最优水平 [4] 适应气候变化与城市韧性 - 截至2025年2月,39个试点城市探索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工作 [3] 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 - 中国创造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46%的工作岗位 [4]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4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 [4] - 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赠送设备等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 [4] - 累计实施300多期能力建设项目,为120余个发展中国家提供1万余人次培训 [4] - 实施"非洲光带"等旗舰项目,与6个非洲国家签署合作文件 [4] COP30立场与未来目标 - 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5] - 报告提出中国关于COP30的基本立场,包括发出积极信号、坚守《巴黎协定》、统筹推进多领域谈判等 [5]
新技术助力电解铝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科技日报· 2025-11-04 07:52
记者近日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院")获悉,由沈阳院自主研发的"铝电解槽 瞬态磁流体稳定性自适应增强调控及扰动抑制技术",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还成功走向海外,标志着 我国在电解铝核心节能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据介绍,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磁流体不稳定问题,一直是制约节能降耗的世界性难题。沈阳院研发团队 自2010年起潜心攻关,创新性地构建了网络化自均衡模型,突破了传统技术的局限,实现了对电解槽内 复杂电磁流场的精准"拿捏"与动态调控。更为关键的是,团队配套研发了全电流强防磁高能激光及定向 自蔓延在线焊接技术,一举解决了在高强度磁场环境下"不停产"进行技术改造的行业痛点,为现有铝厂 的升级改造扫清了障碍。 据了解,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28个、国外6个电解铝系列项目中成功落地。应用数据显示,此项技术可 使电解槽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同时节能降碳效果显著,其吨铝直流电耗降低120千瓦时以上。以一个 年产50万吨的电解铝系列为例,年节电量高达6万兆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74万吨。这项 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电解铝工业的绿色竞争力,并在国际竞标中脱颖而出,为全球电解 铝行 ...
“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着力方向是什么?专家解读→
央视网· 2025-11-04 02:44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柴麒敏:表面上碳达峰碳中和是环境问题、气候问题,实际上跟经济的发展、产业投资、国际贸易、新市场新技术的部 署都息息相关,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 专家表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全面绿色转型的"牛鼻子"。当前中国已经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 源产业链。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万军 :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颜值要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其次是发展质量要好,要坚持绿 色、低碳、高质量的发展;第三个还要体现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体制机制能够保障美丽中国建设的持续开展。 专家表示,"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 万军:要坚持以PM2.5控制为主线,加大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力度,推动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协同减排。在水环境方面,增加了200多个小微水体 和支流的断面监测,同时增加水生态的评价考核。 在加快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双碳"目标的牵引作用日益凸显。 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 ...
突破11亿千瓦!中国光伏装机量十年激增56倍 年均增速高达4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2:53
自2020年9月"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光伏新增装机持续超越火电。2025年1月至7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 量达2.23亿千瓦,为同期火电新增装机量的5.3倍,表明中国电力系统正快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9月24日,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新一轮 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目标中明确: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 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对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 达到36亿千瓦,光伏在中间肯定要占到绝对的主体位置。这也将为中国光伏建设擘画出一个新的蓝图。 每经北京11月3日电(记者李彪)11月3日,"光伏赋能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主题交流会于北京举行,会上 发布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指导、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绿色江南共同编写的《十亿千瓦,向 光而行——2025中国光伏建设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正值《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与中国"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效 备受关注,特别是光伏 ...
中国矿业开启绿色出海时代
中国能源报· 2025-11-03 18:31
行业宏观背景与趋势 - 全球矿业处于加速转型关键时期,能源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矿产资源需求快速增长 [1] - 2024年中国地质勘查投资达1159.94亿元,连续四年正增长,“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1] - 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行业通过技术突破盘活铁矿资源100亿吨以上 [1][9] 中国矿产资源全球地位与供需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矿产资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国,13种矿产产量占全球总产量50%,23种矿产消费量占全球50%以上,11种矿产进口量占全球50%以上 [3] - 2024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创历史新高 [4] - 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等矿产进口量持续处于高位,战略性矿产大部分依赖进口 [6] 新一轮找矿突破成果 - 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油气新区带取得多项重大突破,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资源量大幅增长 [3] - 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钨矿、钼矿、锑矿、萤石、石墨等资源优势巩固 [3] - 2024年新发现大型矿产地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9处、锂矿8处、金矿8处和铁矿8处 [3] 未来需求预测与挑战 - 铁、铜、石油等矿产需求维持高位,铜受新能源产业需求拉动增长态势将持续 [4] - 受人工智能、新能源产业带动,锂、稀土、镓、铟等矿产未来需求量预计实现数倍增长 [4] - 矿产资源面临“新增资源储量跟不上消耗速度”和“国内生产跟不上消费增长”的突出问题 [6] 矿业企业出海发展 - 企业出海发展已成为“必选项”,海外资源具有品位高、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等优势,可降低长期开采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 [7] - 通过控制上游原材料可向中下游冶炼、精深加工延伸,提升全产业链话语权和附加值 [7] - 参与全球竞争可学习国际先进运营管理、ESG标准和项目开发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 [7] 绿色化与智能化转型 - 矿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9] - 行业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打造花园式工厂、绿色生态矿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动卡车推广 [9] - 新《矿产资源法》首次将矿区生态修复、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与应急等制度纳入法律框架 [10]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国家通过宏观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大勘查投入,鼓励科技创新,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10] - 推动共建创新生态、共享发展成果、共创开放格局,促进各国矿业政策、行业标准对接互认 [1] - 矿业发展朝着保障有力、技术先进、绿色安全、高效集约的方向前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 [10]
聚焦产业生态 解锁投资山东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5-11-03 17:08
本次对话会以"投资山东 共赢未来"为主题,聚焦产业生态,开展务实交流。 11月6日,山东省政府将再赴进博之约,举办"2025山东与跨国公司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对话会",这是山 东连续第八年参加进博会并举办活动。本次对话会以"投资山东 共赢未来"为主题,聚焦产业生态,开 展务实交流。 山东产业生态的"链主"引力 绿色山东: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一些外资企业是全球相关产业的"链主",同大 量上下游企业形成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这一判断在山东得到了生动验证。德国汉高乐泰、英国阿斯利康、新加坡金鹰集团、美国惠普、日本小 松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扎根山东,带动形成了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械 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这些外资企业"链主"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创 新生态。 低碳转型合作空间广阔 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全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1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提升至48.3%, 稳居全国前列。在发展方式上,"十四五"以来,山东以年均3.9%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 长,万元GDP能耗下降18.5%,能效水平持续提升,为跨国公司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