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充走廊

搜索文档
湖北宜昌石油:以“超充走廊”开辟传统能源转型新路
中国化工报· 2025-07-11 10:42
行业转型与能源变革 - 宜昌市夷陵区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磷矿生产基地,每年需外运700万吨磷矿石,原依赖1500多辆柴油重卡,单趟油费近千元且环保压力大[2] - 中石化湖北宜昌石油通过构建"黄金三角"充电网络(小峰站、珠宝站、银海站),解决29.5千米充电真空带问题,覆盖日均2000台次重卡流量需求[2] - 电动重卡单趟运输成本下降40%,年减排二氧化碳超万吨,带动50辆新能源重卡新增订单及11家企业加入绿色运输联盟[3]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山区重卡超充走廊45天完成建设,三座充电站总功率达2100千瓦以上,支持14辆双充电接口重卡同时充电[3] - 珠宝充电站配备10把快充枪,兼顾重卡与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缩短景区游客等待时间[3] - 充电桩采用40分钟超充技术,显著提升重卡运营效率[3] 服务模式创新 - 推出"错峰充电+专属通道+24小时运维"定制服务,匹配磷矿运输"昼歇夜行"特点[4] - 建立充电客户群实时发布余位信息,管理系统点对点推送账户余额,缩短等待时长至随到随充[4] - 改造废弃办公室为司机休闲区,增设"司机之家"提供洗澡、洗衣等增值服务,充电电价0.8元/度[4] 市场影响与生态协同 - 充电走廊激活存量资产(闲置加油站改造),形成"需求导向、存量激活、生态共建"的转型模式[4] - 电动重卡普及推动运输车队油改电信心,绿色运输联盟规模持续扩大[3] - 项目示范效应显著,传统能源企业通过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开辟新增长路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