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池业务

搜索文档
深圳为跨境资金开通“高速路”
深圳商报· 2025-08-20 14:23
从10天到10分钟,这家跨国公司跨境资金归集效率跃升背后,是一座城市金融改革的破冰之旅。作为先 行先试的领头羊,深圳金融创新屡屡走在全国前列,在支持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深圳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池试点涵盖智能制造、通讯设备等行业,为人民币国际化和粤港澳 大湾区金融一体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深圳某跨国企业,一笔从境外子公司汇出的款项,仅用10分钟便完成收款、归集、调拨至深圳总部账 户的全过程。而在过去,同样的流程需要数天时间。 记者了解到,最新数据显示,深圳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实现币种自选、划转 自由、资金混用,截至今年7月底,55家跨国公司参与了试点,惠及跨国公司境内外成员企业近2000 家,业务额达到了3500亿美元,展现了跨境金融创新的巨大活力。 改革契机 从天然试验场到制度创新 深圳拥有高度活跃的外向型经济和密集的跨国公司总部集群,成为试点的天然试验场。 而深圳试点的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池业务并非简单拼接,而是一套系统性的制度创新。其核心设计 聚焦三大突破——账户整合、额度提升与流程简化,这些举措实实在在地惠及了跨国企业。 全国示范 从深圳试验田到复制推广 深圳试 ...
深圳为跨境资金开通“高速路” 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业务额已达3500亿美元
深圳商报· 2025-08-20 01:52
跨境资金归集效率提升 - 深圳某跨国公司跨境资金归集流程从过去数天缩短至10分钟,效率显著提升[1] - 截至今年7月底,55家跨国公司参与试点,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近2000家,业务额达3500亿美元[1] 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 - 深圳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实现币种自选、划转自由、资金混用[1] - 试点核心设计聚焦账户整合、额度提升与流程简化三大突破,系统性制度创新惠及跨国企业[2] - 试点涵盖智能制造、通讯设备等行业,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一体化[2] 全国推广与政策优化 - 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深圳综合改革试点22条创新举措,包括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3] - 2024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0个省市优化试点政策,2024年1月深圳正式实施试点管理规定[3] - 深圳金融改革路径:从企业痛点出发,通过制度创新和实践验证形成可复制经验[3]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计划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3] - 支持深圳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或区域总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