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

搜索文档
今年已有9家公司以“18C”规则递表,数量超此前总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1:41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9家公司以"18C"上市规则递表港交所,而2023年新增该规则后至2025年前仅有4家公司递表 [1] - 2025年以"18A"规则递表的公司达18家,全年数量有望超过2024年的20家 [1] - 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后,5家"18C"公司首次递表,占全年9家中的55% [1][7] - 恒生指数2025年大涨约20%,72家已上市"18A"公司中62家上涨,占比86%,26家涨幅超100% [7] 上市企业特征 - "18C"规则针对未盈利但高潜力的科技企业,2025年递表的9家公司均未盈利 [2] - 2025年递表的27家公司中,6家曾冲击A股IPO未果,1家已在A股科创板上市 [3] - "18C"公司主要来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包括车载雷达龙头承泰科技、酒店机器人龙头云迹科技等 [3] - 仙工智能连续两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第一,五一视界是中国数字孪生市场领导者 [3] 政策环境变化 - 港交所2018年推出"18A"规则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2023年新增"18C"规则覆盖科技企业 [2] - A股政策包容度提升,科创板将设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标准 [4] - 禾元生物成为证监会讲话后首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会的未盈利企业 [5] - 港交所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允许保密提交申请,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6] 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成熟度高、政策可预期性强,吸引未盈利企业 [4] - "18A"规则使研发密集期的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上市机会 [6] - 二级市场表现强劲带动投资者信心,海外资本涌入港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