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4C产品

搜索文档
诺比侃再战港股:应收账款压顶 “AI+”黑马能否跑出加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20:52
公司概况 - 诺比侃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形成AI+交通、AI+能源及AI+城市治理三条核心业务主线 [2] - 公司自主研发NBK-INTARI人工智能平台,为交通、能源及城市治理领域客户提供智能化监测、检测和运维解决方案 [2] - 公司二度递表港交所,此前曾计划冲刺科创板IPO,转战港交所原因为拓展全球业务及获取境外资本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3亿元、3.64亿元、4.03亿元,利润分别为6316.1万元、8856.6万元、1.15亿元 [3] - AI+交通业务毛利率达70.9%,AI+能源业务毛利率为49.6%,但AI+城市治理业务2024年收入骤降83.1%,毛利率下滑27.3个百分点 [5][6]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2024年末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7亿元 [8] 业务布局 - AI+交通领域:覆盖中国超过80%的铁路局,累计铁路应用里程约37万公里,检测缺陷超过20万个,2023年在中国AI+轨道交通检测监测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七 [3][4] - AI+能源领域:中国第二大AI+供电系统检测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6.9%,业务涵盖电网融合建设智慧运维及石化企业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 [5][10] - AI+城市治理领域:应用场景涵盖园区管理、智慧校园等,但竞争格局高度分散 [5] 客户与应收账款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1.1%(2022年)、85.9%(2023年)、66.6%(2024年),第一大客户"客户B"销售额占比达28.2%(2024年) [7]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76亿元增至2024年4.74亿元,周转天数从192天延长至352天,主要因公共部门付款周期长及疫情影响验收 [8] 行业竞争与研发 - 中国内地为全球第二大AI市场,2023年AI支出148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363亿美元 [9] - AI+轨道交通检测监测市场竞争分散,第一名市场份额仅11%,诺比侃份额6.9% [10]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450万元、5660万元、5960万元,但研发收入占比从17.6%降至14.8% [10] 募资用途 - 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研究、研发设施和总部大楼建设、潜在投资和收购机会及一般公司用途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