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云减负油
icon
搜索文档
「轻云减负油」卖出百万瓶,「脂代科技」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23 07:52
公司融资与发展 - 脂代科技完成A轮超亿元规模融资 由深创投领投 建华基金等跟投 资金将用于研发基地建设 二期量产工厂 功效临床研究及市场销售渠道拓展 [1] - 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 专注于低负担油脂替代领域 主打高纯度甘油二酯食用油和低热量油脂专利产品线 创始人崔立明曾任蒙牛特仑苏品牌总经理 [1] - 公司已实现从研发平台 量产工厂到2B及自有品牌2C销售的全链路闭环 旗下品牌"轻云"减负油产品已销售超百万瓶 销售额突破亿元 未来3年预计销售额达10亿元 [2]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食用油行业高度集中 益海嘉里 山东鲁花 中粮集团三家占市率超50% 外资巨头控制75%以上原料和加工供应 [2] - 2025年中国功能性油脂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0%-15% 甘油二酯油品类占比从2020年8%提升至25% [3] - 中国人均每日烹调油脂消费达80.27g 3倍于推荐量 18岁及以上成人"三高"患病率分别为12.8% 27.5%和40.4% [3] 产品与技术 - 甘油二酯油能最高降低95%甘油三酯负担 含量越高减脂作用越大 500毫升售价100-800元不等 普通花生油仅20元左右 [4] - 公司攻克生物酶技术"卡脖子"难题 使用国产酶成本比进口低70% 实现二酯油量产 目前正加速规模化 [5] - 产品线覆盖不同纯度价格带:纯度≥50%售价<100元/500ml ≥60%约200元 ≥85%超400元 自营电商渠道100元/瓶 线下50-70元/瓶 [6] 市场竞争与策略 - 过去一年多20多家油企发布《甘油二酯油》企业标准 包括益海嘉里 路易达孚等 金龙鱼今年5月推出二酯油品牌 [6] - 公司选择自研自产重资产模式 2021年开始研发国产酶技术 二号工厂计划投产 瞄准10亿销售规模 [7] - 行业渗透率不足1% 公司认为当前玩家是友商而非竞对 共同教育市场 公司优势在于自主创新专利技术和规模化产业落地能力 [7] 投资逻辑 - 深创投认为甘油二酯油长期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投资符合其硬科技投资逻辑和社会责任体现 [8]
36氪首发丨“轻云减负油”卖出百万瓶,「脂代科技」完成超亿元轮 A 融资
36氪· 2025-06-18 16:02
公司融资与发展 - 脂代科技完成A轮超亿元规模融资,由深创投领投,建华基金、常州市红土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常州伟驰投资、鞍羽资本跟投,融资将用于建设研发基地、第二期量产工厂、功效临床研究以及市场和销售渠道 [1] - 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创始人崔立明曾任蒙牛特仑苏品牌总经理、宝洁海飞丝品牌经理,已获得前宝洁大中华区VP熊青云、九合创投及斯道资本的连续投资 [1] - 公司基于生物油料炼制技术研发健康食用油脂产品,已实现从研发平台、量产工厂到2B及2C销售的全链路闭环,旗下品牌"轻云"减负油产品已销售超百万瓶,销售额突破亿元,未来3年预计销售额达10亿元 [1]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食用油行业高度集中,益海嘉里、山东鲁花、中粮集团三家国内巨头市占率超50%,外资巨头控制75%以上原料和加工供应 [2] - 功能性油脂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15%,甘油二酯油品类占比从2020年8%提升至接近25% [2] - 中国人均每日食用油消费量达80.27g,3倍于推荐量,18岁及以上成人"三高"患病率分别为12.8%、27.5%和40.4%,规模达数亿人 [3] 产品与技术 - 甘油二酯油二酯油含量一般≥40%,500毫升售价100-800元,普通花生油仅20元左右 [4] - 公司攻克国产酶技术,成本比进口酶低70%,实现二酯油量产,产品价格已接近花生油和橄榄油 [5] - 公司提供不同纯度产品:纯度≥50%售价<100元/500ml,≥60%约200元,≥85%超400元,自营电商渠道100元/瓶,线下50-70元/瓶 [5] 市场竞争与策略 - 过去一年多20多家油企发布甘油二酯油企业标准,包括益海嘉里、路易达孚等,金龙鱼今年5月发布二酯油品牌 [6] - 行业渗透率不到1%,公司依托自主创新专利技术体系、规模化产业落地能力与生物技术创新 [6] - 公司选择自研自产,2021年开始研发国产酶技术,2023年投产一号工厂产能2000吨(终端销售约3亿元),计划建设二号工厂瞄准10亿销售规模 [7] 投资逻辑与社会价值 - 深创投认为甘油二酯油长期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投资符合其硬科技投资逻辑和社会责任 [7] - 国家卫健委2024年3月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预防胜于治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