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一体化关节模组原型机
搜索文档
里程碑时刻!国内首款真空高压铸造人形机器人骨骼部件量产,“中国车轮冠军”中信戴卡解锁轻量化新赛道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04 10:00
中信戴卡技术突破与产品交付 - 2025年10月24日,公司成功交付首款运用真空高压压铸工艺制造的人形机器人腿部骨骼零部件,首批量产20件[1] - 交付的零部件涵盖人形机器人左右腿部共4款核心结构件,专为行走、负重等复杂运动场景设计[3] - 产品轻量化程度提升了15%,同时满足极限负荷与抗疲劳需求[3] - 此次交付标志着公司将汽车级精密制造经验成功迁移至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1] 公司背景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深耕铝合金轻量化领域37年的行业领军者,成立于1988年[3] - 已成长为全球铝合金车轮行业的隐形冠军,年产轮毂规模近3000万只,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5] - 构建了从材料研发、模具设计到精密制造的全链条能力,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7]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千项,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7][8] 跨界技术迁移与工艺优势 - 公司于2024年正式立项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研发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实现从技术攻关到量产交付[9] - 采用真空高压压铸工艺替代传统锻铣工艺,实现铝合金结构件一体化成型[9][10] - 新工艺使制造效率提升50倍,生产成本降低60%,产品具有极高尺寸精度和一致性[10] - 通过优化铝合金化学成分进行专项正向研发,构建高效、低成本的批量化生产体系[9] 未来产品路线图与战略方向 - 公司目标是从单一零件供应商向机器人核心运动模块解决方案提供者进阶[13] - 已完成轻量化一体化关节模组原型机设计,结构件实现减重20%以上,关节模组减重15%的同时将定位精度提升30%[13] - 下一步将聚焦关节模组、灵巧手等人形机器人关键共性核心部件[13] - 公司正依托轻量化技术优势,同步推动在低空经济与具身智能两大方向的拓展[13]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4年机器人年安装量达29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54%[14] - 预测2025-2028年中国机器人用铝市场规模将从18亿元增至85亿元,约占全球份额的60%[14] - 工信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突破轻量化材料及精密制造工艺的目标[14] - 铝合金精密成型技术被列入重点攻关清单[14] 轻量化技术的核心价值 - 续航能力革命性提升:轻量化设计可显著降低机器人静态与动态功耗,以特斯拉Optimus Gen-2为例,整机重量从106公斤降至73公斤,续航时间从1.8小时延长至4.2小时[17] - 性能突破与可靠性增强:轻量化降低惯性使关节电机响应更灵敏,减轻承重负担与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17] - 成本结构系统性优化:采用轻量化材料与一体化设计减少材料用量,降低直接材料成本及运输部署成本[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