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量化开源机器人“青龙Lite”
icon
搜索文档
2025WRC国家队大盘点-各地机器人创新中心表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2 19:41
中国机器人产业新格局 核心观点 - 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三极鼎立、多元共生"格局,北京、上海、浙江为核心引擎,四川、湖北等新势力加速崛起 [4][23] - 技术发展重点从单体性能转向商业闭环能力,强调平台化、数据生态与工业落地深度结合 [24] 区域创新力量 北京 - 定位国家战略"平台旗手",主攻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核心展品包括通用机器人平台"天工"和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 [4] - 技术突破方向为全身协同控制与自我学习,计划在高压作业、养老陪护领域建立示范实验室 [4] 上海 - 聚焦算法与数据生态建设,推出轻量化开源机器人"青龙 Lite",日采数据3万条,目标年积累1亿条训练数据 [6] - 依托张江异构训练场和开源社区,采用"上海设计+浙江制造"模式推动技术国际化 [6] 浙江 - 深耕工业场景落地,技术架构为"感知决策大脑+精准运控小脑"双脑协同 [8] - 三大实证场景: - 服装产线自动化(操作偏差±2mm) [10] - 实验室移液(误差<1mm,12小时完成新场景部署) [13] - 零售具身智能(集成NLP模块实现自然交互) [15] 新势力 - 四川:突破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技术(0.005N微力感知、10万感应单元/cm²) [18] - 湖北:建成全国最大场景基地(7000㎡涵盖23场景),整合19家本地企业展示集群生态 [21] 技术商业化路径 - 北京通过国家级开源联盟定义产业高度 [4] - 上海以异构数据场推动算法迭代 [6] - 浙江依托制造业基础实现"量产驱动全链整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