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钟薛不高
icon
搜索文档
钟薛高:“雪糕刺客”跌落启示录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05:11
公司核心事件与现状 - 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相关案件将于11月5日开庭 [3] - 公司成立于2018年,曾凭借高端定位和营销迅速走红,首年营收破亿元,2021年销售额达10亿元 [3] - 2022年遭遇“火烧不化”和“雪糕刺客”等舆论风波后,公司陷入拖欠薪资、人员流失等困境,线上销量曾大跌60% [3][7] - 目前公司线下渠道产品近乎绝迹,微信小程序、京东旗舰店已关闭,天猫旗舰店仅剩3款产品,公司参保人数锐减至2人,21家分支机构全部注销 [3][17] - 截至9月18日,公司现存26条限制消费令、11条被执行人信息,涉及司法案件72件 [3] 定位与价值错位 - 公司产品价格定位与产品价值严重脱节,以售价22元的雪糕为例,产品成本不足零售价的20%,其余多为营销、物流成本和品牌溢价 [4] - 公司被爆出原料宣传不实,如宣称含“日本薮北茶”实为混合茶种,“特级红提”实为散装一级,导致消费者信任度迅速崩塌 [5] - 2021年公司营销费用高达3.2亿元,经营利润不到5000万元,净利率不足5%,相当于每卖出一支20元的雪糕,公司实际仅赚1元 [5] - 公司高端品牌形象缺乏坚实根基,错把渠道声量当成品牌溢价,而真正的高端品牌需要建立原料可追溯、工艺可感知、价值可共鸣的体系 [6] - 2024年冷饮市场调研显示,超70%消费者倾向选择5元以下产品,公司高价策略与主流市场需求脱节 [7] 资本依赖与财务失控 - 公司经历多轮融资,估值曾达40亿元,但资金链断裂成为其衰落的直接原因 [10] - Pre-A轮融资的对赌协议要求公司业绩年增速超200%,迫使企业采取激进扩张策略 [10] - A轮2亿元融资中,1.2亿元用于快速扩张2000家线下店,结果单店日均销售额仅1200元,远低于3000元盈亏线 [10] - C轮融资时估值达40亿元,市销率4倍,远超伊利、蒙牛的1.8倍、1.6倍,协议暗藏对赌条款:若2023年营收未达30亿元,创始团队需回购股份 [10] - 2023年3月公司账面现金大跌至4700万元,同比缩水八成,应付账款达1.2亿元,每月净亏2800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45天拉长至92天 [11] - 2023年4月,投资方拒绝追加投资并冻结款项,要求创始人追加个人担保,启动估值折价70%的股权回购条款 [12] 供应链与渠道策略失误 - 公司曾重金投放超5万台自有冰柜,迅速覆盖全国,但渠道成本激增,便利店进场费、冷链物流成本等带来沉重现金流压力 [14] - 公司铺货策略失误,作为高端品牌却采取盲目扩张方式,损害品牌形象和渠道商利益 [15] - 公司在全国租赁23个第三方冷链仓,单仓年均租金220万元,每年多支付1800万元费用 [15] - 电商依赖物流配送,采用“-78°干冰+泡沫箱”独立包装,单箱成本25元,承诺“48小时送达”使用顺丰冷链,成本是普通物流的3倍,冷链运输成本占比高达25%,约为行业均值的3倍 [15] - 公司库存周转天数超90天,经销商库存积压率达20%—30%,远超健康水平的5%,最终引发大规模退货和渠道撤柜 [15] - 为清库存,公司在线上低价售卖,“背刺”经销商,导致经销商报复性倒货,市场价格体系崩盘 [16] 行业竞争与市场格局 - 在钟薛高陷入困境时,伊利、蒙牛、和路雪等传统巨头迅速推出高端产品线(如须尽欢、甄稀等),凭借供应链和渠道优势,以10-20元区间的平价高端产品蚕食市场份额 [7] - 伊利拥有牧场近1500座,形成“两小时生态圈”的产业链优势,帮助其降低冷链运输成本并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17] - 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渠道的价格透明化加剧市场竞争,分流了钟薛高所倚重的线上和夫妻便利店渠道 [17] - 雪糕并非生活必需品,人均年消费10-12支,高端市场空间有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