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国货

搜索文档
林清轩股东扎堆出逃 高端国货美妆的资本对赌局【IPO观察】
金融界· 2025-07-01 18:26
《投资者网》吴微 一瓶售价超500元的山茶花精华油,撑起了林清轩82.5%的毛利率,却也让这家主打"高端国货"的美妆品 牌陷入"功效宣称违规"的争议漩涡。 2025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的一纸罚单,揭露了其"抗老修护专家"宣传背后的合规漏洞,公 司产品备案功效仅为"抗皱、修护"、"抗老"表述未经国家药监局批准,构成虚假宣传。在诸多争议之 下,林清轩于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拟港股上市。 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创始人孙来春的一系列动作更引发市场关注。2024年8月,雅戈尔以7185.52万 元受让海纳亚洲4.49%股权时,公司估值较一年前B轮融资时缩水超50%至15.59亿元。公司融资的过程 中,实控人孙来春、林清轩前一轮投资人却趁机减持了合计2.26亿元的股份。 一边是毛利率向国际大牌看齐,一边是2024年6.88亿元销售费用吞噬利润,在诸多对赌协议下,林清轩 的港股IPO之路,正面临"高毛利神话"与"增长可持续性"的双重拷问。 高销售费用下的高端突围 2011年成立的林清轩,最初只是上海一家主打草本护肤的区域品牌。真正让其崭露头角的,是公司2014 年推出的山茶花精华油。这款定价500-800元的 ...
卖香皂起家到品类第一,东北大叔年入12亿,即将IPO
创业邦· 2025-06-27 18:26
以下文章来源于当代企业世界 ,作者当代企业 当代企业世界 . 寻找当下的先进生产力,关注每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 作者丨 章航英 图源丨豆包AI 十多年前,爱美的女生们甚至不知道可以把"油"抹在脸上护肤。 作为品类开创者,经历13年的市场教育、卖出3000万瓶"精华油"的林清轩,站在了港股敲钟的门 口。谁也没想到,当年在店门口贩卖用电饭煲熬制手工皂的品牌,或将斩获"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2024年,林清轩营收12亿元,毛利率82.5%。招股书透露,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有"大幅增 长"。 虽然距离头部品牌珀莱雅百亿营收仍有近10倍差距,但利润水平却在头部位置,仅次于毛利率 84.37%的毛戈平。这个毛利率水平不逊色于国际大牌,比如同期欧莱雅集团的74.2%、雅诗兰黛集 团的71.7%。 孙来春在接受天下网商专访时曾提到,创牌初期是国际大牌的黄金时代,"林清轩"这个取自他高中文 学社笔名、颇具中国风的名字,曾让其在扩展代理商时处处碰壁,难以伸展手脚。但20多年后的今 天,孙来春感觉迎来了自己的时代。"终于迎来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真正自信,这时候不把优质产 品打造成品牌,还等待何时?" 去年12月,高端美妆品 ...
一株“山茶花”的故事,能否撑起林清轩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8:09
公司概况 - 林清轩是一家定位高端护肤的美妆公司,主打山茶花精华油产品,2024年营收达12.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2.3% [1][5] - 公司从2022年亏损593万元扭亏为盈,2024年实现净利润1.87亿元 [1][5] - 核心产品山茶花精华油自2014年推出以来累计销售超3000万瓶,毛利率高达82.5% [1][3] 产品与市场 - 山茶花精华油连续11年位居中国面部精华油销量榜首,连续8年零售额超1亿元 [3] - 精华油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从2022年31.5%增至2024年37.0%,2024年贡献收入4.48亿元 [3] - 中国面部精华油市场规模从2019年9亿元增长至2024年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2.8% [2] - 公司产品定价高端,30毫升精华油售价539元,50毫升面霜售价1880元,对标国际品牌 [2] 收入结构 - 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59.1%,首次超越线下(40.8%),线上收入从2022年3.12亿元增至2024年7.14亿元 [9] - 线下直营店收入占比从2022年51.3%降至2024年32.9%,但直营店数量从318家增至342家 [8] - 面霜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13.7%提升至2024年15.7%,2024年贡献收入1.90亿元 [4] 渠道策略 - 公司在全国拥有506家门店,超95%位于高端购物商场 [8] - 创始人2020年直播首秀带动线上转型,2小时带货48万元 [10] - 通过IP矩阵、KOL合作和电商平台直播推动线上增长 [10] 资本运作 - 公司港股IPO前估值约38.4亿元,雅戈尔持股4.49%,碧桂园创投合计持股3.95% [12][13] - 2021年完成A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头头是道基金、分众传媒江南春等 [11][12] 行业对比 - 2024年营收规模:上美股份67.93亿元,毛戈平38.85亿元,林清轩12.10亿元 [14] - 截至2024年6月,上美股份市值265亿元,毛戈平市值491亿元 [14]
单店日客流仅20人!下沉开店亏500万!丝芙兰咋被年轻人抛弃了?
搜狐财经· 2025-06-21 16:44
丝芙兰中国市场困境 - 公司线下门店客流量大幅下降 店员数量超过顾客 部分门店已关闭 [1] - 电商平台崛起导致消费者转向线上购买 品牌官方旗舰店和直播带货分流客户 [1] - 公司电商渠道价格优势不足 同款产品比品牌直播间贵100元且赠品较少 [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品牌专柜促销更灵活 同款口红价格比公司低50元且赠品更丰富 [3] - 新兴美妆集合店以潮流装修和低价策略吸引年轻消费者 [3] - 公司夹在品牌专柜和新兴集合店之间 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3] 独家代理策略失效 - 海外小众品牌缺乏本地推广 如匈牙利欧威全萨和日本COCOCHI COSMIC均未打开市场 [4] - 国际知名品牌进入市场时间滞后 如Fenty Beauty延迟四年进入大陆市场 [4] - 本土合作品牌定价过高 如毛戈平子品牌价格翻倍但消费者不认可 [4] 下沉市场拓展受阻 - 三线城市高端市场已被国际大牌占据 [6] - 地级市门店日客流量不足50人 销售额难以覆盖运营成本 [6] - 本土连锁店更了解当地需求 价格更具竞争力 [6] 行业发展趋势 - 美妆集合店需提供线上无法替代的体验 如专业咨询和新品试用 [8] - 消费者选择标准趋向于独家产品或极致价格 [8] - 行业面临线上渠道和品牌专柜的双重竞争压力 [8]
林清轩冲击IPO,靠23倍营销堆出高端皮相?
36氪· 2025-06-13 17:57
图源:林清轩官方微博 近日,以"国货高端护肤之光"自诩的林清轩,正试图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成立时间超过20年的林清轩,如今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零售额排名第一,毛利率也高达82.5%。但林清轩是否撑得起高端这个标签,市场仍有疑 虑。 一方面,林清轩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其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较大,分别为5.09亿元、4.86亿元、6.88亿元,分别占营收的73.66%、60.37%和 56.86%。员工2043人,其中做销售和营销的就有1739人,占比85.2%。以2024年为例,研发投入与销售、营销投入相比,差距近23倍。 这意味着,高营收的背后是对营销的重投入。 另一方面,围绕着高端和科技展开的品牌形象,也面临着消费者的诸多质疑,过敏、虚假宣传的情况频出。 种种问题浓缩成一个尖锐的拷问:林清轩引以为傲的"高端"定位,究竟是源自对科技与品质的执着追求而水到渠成的品牌溢价,还是一场由巨额营销费用 堆砌、资本催生的华丽幻影? 开启营销轰炸的速成模式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林清轩品牌创始人孙来春在抖音直播间几度哽咽,原因是追忆起多年来的创业经历,倍感不易。 而两年后的今天,林清轩终于正式递表港交所, ...
林清轩冲刺港股IPO:年赚1.87亿,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收入比例超五成
搜狐财经· 2025-06-09 13:34
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清轩")近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 人。 林清轩聚焦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并以长期致力于以旗舰品牌林清轩提供基于天然、山茶花成分的高端护肤改善方 案而著称。 2022年至2024年,林清轩业绩增长较快,收入从6.91亿元增至12.1亿元,归母净利润由亏损587.1万元上升至盈利1.87 亿元。 林清轩的销售费用较高,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达到6.88亿元,超过收入的50%。 聚焦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 林清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创始人孙来春推出了旗舰品牌林清轩,并以林清轩品牌涉足护肤品行业。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按零售额计,林清轩在中国所有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前15大高端 护肤品牌(包括国货及国际品牌)中唯一的国货品牌。 | 排名 | 品牌 | 品牌來源 | 2024年中國高端護廣品牌 零售額(人民幣十億元) | 2024年中國高端護廣品 行業市場份額 | | --- | --- | --- | --- | --- | | 1 | 品牌A | 外資 | 14.77 | 12.9% | | 2 | 品牌B | ...
曾在门店送精油皂的国货美妆林清轩,也去港交所IPO了
观察者网· 2025-06-04 11:42
公司概况 - 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成立23年的国货护肤品牌正式冲击港股上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创始人孙春来以学生时代笔名"林清轩"命名品牌,早期通过线下赠送手工精油皂营销迅速获客 [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1][2] - 同期净利润从-593.1万元扭亏为盈至1.86亿元,利润波动较大 [2]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在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是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中唯一的国货品牌 [1] - 在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公司国货品牌销售额排名第一 [1] - 与国内上市美妆企业相比,销售额绝对值处于中等水平(珀莱雅107.78亿元、上美股份67.93亿元、贝泰妮57.35亿元) [2] 产品策略 - 核心产品山茶花精华油2022-2024年销售额分别为2.18亿元、2.84亿元、4.4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31.5%提升至37% [5] - 面霜品类快速崛起,营收占比从2022年13.7%增至2024年15.7%,成为第二大单品 [5] - 当前SKU总数188个,产品线围绕精华油构建 [5] 行业赛道 - 中国高端护肤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749亿元增至2024年1144亿元,预计2029年达2185亿元 [3] - 高端抗皱紧致产品市场规模2024年594亿元,预计2029年达1555亿元(复合增长率21.2%) [3] - 面部精华油细分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39亿元(复合增长率21.3%) [3] 渠道布局 - 2024年线上渠道首次超越线下,占比达59.1%(2023年线下仍占51%) [6] - 全国门店总数506家,新一线城市(159家)和三线城市(136家)占比最高 [7] - 三线城市是近3年新开门店主力区域,一线城市仅55家门店 [7]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精华油定价显著高于公司产品(海蓝之谜88.6元/毫升 vs 公司27.3元/毫升) [6] - 兰蔻、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加速下沉市场布局,与公司形成直接竞争 [8] - 研发投入2022-2024年分别为2110万元、1970万元、3040万元,占营收比例2.45%-3.05% [8]
国产美妆赴港IPO:1700元香水割不动贵妇
凤凰网财经· 2025-06-03 16:52
林清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根据招股书,收入方面,林清轩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收入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及12.1亿元;利润方面,2022年净亏 损590万元,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润8450万元,2024年净利润为1.87亿元。 尽管三年营收翻倍、利润激增,但重营销、轻研发,叠加两年两次因涉及违规宣传被处罚,也影响着其高端化根基与消费者信任。 01 每卖100块,就有30块砸营销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核心提示: 1. 林清轩业绩高增长依赖巨额营销驱动: 2024 年营销推广开支高达 3.65 亿元,占营收 30% ,同比增长 95% ,远超 50.3% 的营收增 速。整体呈现 " 重营销、轻研发 " 的模式:研发投入占年收入约 3% ,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 3.1% 。 2. 高速扩张伴随着营销合规风险,今年年初因违规宣传 " 抗老修护专家 " 被罚 2.1 万元, 2021 年亦因功效表述不准确被罚 5 万元。 3. 高端化战略争议不断,高价产品如 1700 元香水、 2600 元精华引发吐槽,其 " 世界五大化妆品家族 " 愿景面临挑 ...
新股消息 | “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林清轩递表掘金高端护肤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23:28
公司概况 - 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有望成为港股"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1] - 公司是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的领导者,聚焦抗皱紧致类护肤品行业,主打天然山茶花成分的高端护肤方案 [1] - 公司首创产品山茶花抗皱修护精华油连续11年位居全国面部精华油产品榜首 [1] - 2024年按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中唯一的国货品牌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和1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2.3% [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1.87亿元 [2] 行业趋势 - 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32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1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8% [1] - 高端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594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5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1.2% [2] - 中国高端护肤品行业规模预计2029年达到2,185亿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3.8% [2] 发展策略 - 公司将产品战略与消费者需求紧密结合,持续迭代核心大单品并扩大产品矩阵 [2] - 公司计划提供更多针对多元应用场景的定制化护肤方案,增强用户品牌认同感 [2] - 公司凭借研发创新能力和现有领先产品,有望在高端国货护肤行业持续领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