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雪糕

搜索文档
疯狂收割商场B1楼的野人先生,是第二个钟薛高吗?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05 16:33
商业评论 . 以下文章来源于商业评论 ,作者贾贺辉 致力于提供中国商业环境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案例,帮助中国企业解决管理问题,被誉为"中国管理案例专家"。 作者:贾贺辉 | 编辑:小鱼 "从钟薛高到野人先生,雪糕界从来都不缺网红。 " 好文4312字 | 8 分钟阅读 图源自野人先生官方微博 曾经硬控年轻人的"雪糕刺客"们,倒在了史上最热的夏天,千亿外卖混战,更成了压垮"雪糕刺客"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人血糖血脂都容易高,冰淇淋只能偶尔尝尝了,不能跟自己的胰岛过不去。""一根 3 元雪糕的品尝时间比 3 块的纯茶和矿泉水差远了,再说 了,现在外卖补贴力度这么大,用外卖优惠券点一杯冰咖啡或者奶茶更香啊"。 曾经作为清凉经济主角的冰淇淋和雪糕,已不是主角。 市场也在印证。钟薛高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哈根达斯品牌在华门店传出被卖的消息,一度"秒空"的茅台冰淇淋生产线暂停 ...... 就连手握和路雪、 梦龙等头部品牌的联合利华,去年也因冰淇淋业务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下降,年初便宣布剥离整个冰淇淋业务,进行大幅裁员。 正如硬币另一面。在长尾市场上,以"野人先生"为代表的意式冰淇淋品牌却逆势增长,站在了风口上。为什么 ...
2元冰淇淋被骂上热搜,雪王又被审判了
36氪· 2025-08-01 18:15
蜜雪冰城冰淇淋融化事件 - 蜜雪冰城冰淇淋因融化速度快引发社交平台热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TOP1 [5][6] - 消费者体验反馈包括"出门吃不了几口就化得到处都是"、"刚拿到手没几秒就开始滴水"等 [6][9] - 公司客服回应称配方未改,店员解释夏季高温加速融化,建议尽快食用 [10] 冰淇淋融化速度的科学解释 - 专业指标"抗融性"受添加剂、原料、生产工艺等多因素影响 [29] - 蜜雪冰淇淋属于软冰类型,制作温度-5℃至-7℃,远高于硬冰的-18℃储存温度 [29] - 冰淇淋固形物含量仅20%-30%,水分占比70%-80%,乳脂含量4%-6%导致锁水能力弱 [31] - 未大量使用增稠剂(对比高价雪糕0.04%添加量),空气混入50%加速结构塌陷 [32][34] 低价策略与品牌定位 - 2元冰淇淋为引流单品,客单价低可能影响门店盈利 [38] - 低价成为品牌"社交货币",上海地域梗被公司玩梗转化为流量 [41][47][49] - 品牌通过低价建立消费者好感,暂无需急于升级 [40] 行业对比与消费者心理 - 钟薛高曾因"高温不化"事件引发添加剂质疑,导致口碑销量双下滑 [14][16][17] -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在低价产品前被弱化 [39] - 2元冰淇淋满足大众基础需求,提供"五分钟清凉"的性价比体验 [52]
初代“雪糕刺客”,破产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8 21:23
钟薛高破产事件分析 - 公司因无法清偿债务进入破产审查阶段,旗下多家子公司已相继进入破产清算 [3][5] - 创始人林盛个人仍活跃于社交媒体,但公司社保缴纳人数仅剩2人 [3][23] - 公司从创立到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仅用3年,但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 [11][13][26] 营销策略与品牌发展 - 通过"厄瓜多尔粉钻"等高价产品(66元/支)制造话题,2018年双十一15小时售出2万支 [12] - 线上渠道占比仅5%的市场中,通过网红直播创造单场19.8万支的销售记录 [12] - 采用"回"字型包装设计+干冰配送,强化"中国高端雪糕"品牌形象 [12] - 2018-2021年销售额从1亿元飙升至10亿元,成为新消费领域标杆企业 [13] 危机爆发原因 - 创始人"爱买不买"言论被恶意剪辑传播,引发公众反感 [15] - 2022年"火烧不化"事件导致产品品质遭质疑,配料表争议持续发酵 [15] - 线下扩张策略失误,5万台冰柜投放导致"雪糕刺客"负面标签形成 [17] - 蒙牛、伊利等传统品牌加码线上,挤压其生存空间 [16] 自救尝试与失败 - 推出2.5元低价产品试图挽救现金流,但品牌调性已严重受损 [21] - 创始人直播带货还债,但42.9元/5斤红薯再被贴上"刺客"标签 [23] - 裁员规模从2023年过半至2024年仅剩100余人,拖欠员工补偿金 [23] - 投资人临时撤资导致对赌失败,公司控制权面临风险 [20] 行业竞争格局 - 冰品行业95%销售额依赖线下渠道,线上仅占5% [12] - 传统品牌如蒙牛通过京东专供"家庭装"实现线上突破 [16] - 哈根达斯依靠线下门店模式维持高端定位 [12] - 新消费品牌依赖网红营销但缺乏渠道掌控力 [12][16]
五丰行“雪糕节”刷屏成都:情绪营销重新定义雪糕生意
中国食品网· 2025-07-21 09:57
行业趋势 - 雪糕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产品创新和场景营销,品牌通过联名产品和城市级活动提升竞争力[1][3][4] - 主流雪糕价格集中在5元左右,批发价最低不到1元,景区等特殊渠道平均价格为8~10元[3] - 64%的消费者更看重精神消费,年轻消费者对情绪满足的溢价支付意愿更强[8][6] - 行业三大变革:场景革命(雪糕成为社交货币、餐饮搭档等)、价值重构(情感体验优先)、渠道进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29] 品牌策略 - 五丰行以成都为样板城市,通过"城市降温计划"和"五丰行雪糕节"构建品牌造势、用户体验、渠道联动的闭环,曝光超百万[1][9][11] - 推出本土化联名产品,如雪花啤酒风味雪糕、江中P9活菌奶砖等,结合川渝饮食场景解辣需求[4][14] - 活动现场设计融入成都元素(雪糕麻将战、方言梗手举牌),强化品牌与城市文化关联[14] - 公私域联动传播策略:小红书达人矩阵+商场自媒体+集章打卡机制,实现百万级曝光并沉淀私域用户[17][21][23] 渠道拓展 - 通过B端+C端联动,邀请家批商、分销商参与活动,以消费者反馈增强渠道合作信心[26][29] - 以城市级快闪活动为切入点,将雪糕与生活场景深度绑定,提升经销商市场信心和进货热情[9][26] 产品创新 - 品牌跨界合作频繁,如伊利甄稀与海底捞推出"火锅+冰淇淋"主题产品,雀巢赞助足球赛事打造观赛清凉生态[4][6] - 联名产品在社交媒体广受好评,如雪花啤酒风味雪糕、蜜水柠檬棒冰等[4][14] 营销创新 - 17米沉浸式体验空间整合产品展示、互动游戏、DIY体验,形成集体验传播转化于一体的消费触点[11] - 公益活动向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免费派发雪糕,提升品牌公信力与情感温度[24][27]
“雪糕刺客”钟薛高跌落谷底 昔日网红品牌为何不再受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0 21:00
公司动态 - 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 [1] - 公司2018年以"中式高端雪糕"定位进入市场,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22年因"烧不化"舆情导致销量断崖式下跌,2023年推出3.5元平价产品但最终走向破产 [1] - 公司曾因虚假宣传被曝光,在"酿红提雪糕"产品营销中宣称使用特级红提但实际检验结果为一级 [4] 行业趋势 - 中国消费者已完成理性化教育,除功能或保健品类外,大众快消品难以再收"智商税" [1][2] - 企业生存逻辑转向重视现金流和利润,依赖融资和上市预期的发展模式不再适用 [2] - 网红品牌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多停留在包装或营销层面 [4] 品牌策略分析 - 钟薛高采用"三高"策略(高毛利、高定价、高格调),以60元定价对标哈根达斯但缺乏可感知品质差异 [2] - 网红品牌营销三大共性:锚定高溢价、打造沉浸式场景、注重社交裂变 [3] - 真正的高端国货应利用中国供应链效率优势,以适宜价格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体验和服务 [1][2] 供应链管理 - 供应链短板直接影响消费者信任和产品交付能力 [4] - 代工和外包模式存在较高风险,需要强大供应链管理能力平衡 [4] - 传统品牌用几十年建立护城河,网红品牌短期密集投放难以复制 [4] 发展建议 - 未来成功品牌需具备四重底座:产业链完整度、稳定高品质输出、严格食品安全管控、升级服务体系与客户黏性运营 [5] - 四大解法:研究市场案例、转向经营性现金流、重视供应链、注重用户沉淀和复购 [5] - 需实现性价比与质价比双重优势,匹配消费端刚性需求与核心痛点 [5]
钟薛高破产,雪糕刺客彻底凉了
36氪· 2025-07-19 17:53
雪糕行业现状 - 2025年夏季5元以下平价雪糕重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高价"雪糕刺客"退居角落 [5] - 行业调研显示便利店最受欢迎雪糕价格区间为10元以内,9毛钱老冰棍仍是家长首选 [50] - 消费者更青睐用料扎实、口感合格且价格接地气的解暑型产品 [51] 钟薛高破产事件 - 2025年7月因无法清偿债务进入破产审查程序,未履行债务超2572万元 [5][16] - 21家分支机构全部注销,14家子公司中6家已注销,核心资产流动性丧失 [16] - 创始人林盛被多次限制高消费,名下公司股权质押,失去资本运作空间 [15] 品牌发展历程 - 2018年凭借66元"厄瓜多尔粉钻"雪糕单日售出2万支,首年营收破亿 [25][26] - 2021年销售额达10亿元,A轮融资2亿元,投资人曾预测60亿蓝海市场 [26][27] - 采用国潮设计+零添加话术+头部主播带货的组合拳打开市场 [26] 危机爆发原因 - 2022年"雪糕刺客"事件引发消费者对混放高价产品的不满 [28][29] - "火烧不化"事件导致产品质量信任危机,添加剂解释未被接受 [31][32] - 产品宣传造假:特级红提实为散装葡萄干,牛乳宣传与配料表不符 [34] - 两次因虚假广告被行政处罚(嘉定区罚0.3万/黄浦区罚0.6万) [38] 自救失败举措 - 2023年推出平价子品牌Sa'Saa但未能挽回市场,被嘲"钟薛不高" [42][43] - 创始人直播带货42.9元/5斤红薯被弹幕称为"红薯刺客" [44][45] - 线上渠道全面萎缩:微信小程序/京东旗舰店关闭,天猫仅剩3款预售产品 [18][19] 行业启示 - 过度依赖营销导致产品本质缺失,高价未兑现品质承诺 [35][61] - 网红品牌普遍存在生命周期短的问题,如雇人排队奶茶/天价盲盒 [56][57] - 消费者最终回归理性,拒绝为虚高的情绪价值持续买单 [58][63]
“破产”的钟薛高重提“烧不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3:48
公司动态 - 钟薛高官方微信公众号时隔2年发布视频 解释"爱买不买"剪辑和"烧不化"话题 并称产品在有关部门抽检中显示合格 [1] - 公司新增破产审查信息 申请人为上海臻料贸易有限公司 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5] - 官方在评论区回应称"每个月断断续续有生产" "现在人太少了 都身兼数职死扛" 并调侃年年夏天被热搜现象 [5] - 创始人林盛个人视频号显示将于7月20日进行直播 此前已进行过多场淘宝直播 表示会用直播收益还钱 [6] 舆论风波 - 微博话题雪糕刺客真的凉凉了登上热搜 [5] - 公司经历"爱买不买"剪辑视频风波 创始人称2021年9月已立案 民事刑事都在进行 [5] - 2022年遭遇"烧不化"舆论风波 后被贴上"雪糕刺客"标签 [6] - 创始人表示面对3万多个KOL持续发布负面内容 [5] 市场表现 - 多家超市冷饮冰柜未发现钟薛高产品 有超市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未进货 [6] - 2018年线上平台起家 最高雪糕单价达66元 被称为"雪糕中的爱马仕" [6] - 近期被传欠薪 办公地大门紧锁 创始人被限高 涉及多个法律诉讼案件 [6] 创始人动态 - 林盛去年9月在直播中回应相关问题 今年4月发布视频提及"爱买不买"事件进展 [5] - 近一年来活跃于多个平台 分享公司过往 业务 行业洞察和个人感想 [6]
钟薛高公号时隔两年“复活”,员工称“身兼数职死扛”
第一财经· 2025-07-17 20:26
公司现状 - 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时隔2年首次发布内容,提及产品在有关部门抽检中显示合格 [1][2] - 公司表示目前人员严重不足,员工身兼数职,客服响应速度受影响 [3] - 公司财务状况紧张,无法承担免费送雪糕活动,部分产品如杨梅味雪糕已停产 [3] - 公司天猫旗舰店仅剩3种口味产品,发货延迟,非官方渠道价格跌至7-8元/支 [3] 历史发展 - 公司2018年从线上平台起家,推出多款单价50元以上雪糕产品,最高达66元 [3] - 近年来公司经历欠薪传闻、办公地关闭、创始人被限高等风波,涉及多起法律诉讼 [3] - 公司线下渠道产品已难觅踪影,线上渠道产品种类大幅减少 [3] 创始人动态 - 创始人近一年活跃于社交平台,抖音账号持续更新业务和个人相关内容 [4] - 创始人2024年5月28日首次现身淘宝直播间卖货,后续进行多场直播 [4]
钟薛高公号时隔两年“复活”,员工称“身兼数职死扛”,雪糕断断续续生产
第一财经· 2025-07-17 18:48
公司现状 - 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时隔2年首次发布内容 提及产品在相关部门抽检中显示合格 [1] - 公司表示目前生产断断续续 人员严重不足 客服响应速度下降 [6] - 公司承认资金紧张 无法举办免费送雪糕活动 部分产品如杨梅味雪糕已停产 [6] - 公司天猫旗舰店仅剩3种口味 发货延迟 其他产品将陆续上线 [6] - 非官方渠道产品价格已从最高66元跌至7-8元一支 [6] 公司历史 - 公司2018年从线上平台起家 主打单价50元以上的高端雪糕产品 [6] - 近年来公司经历欠薪传闻 办公地关闭 创始人被限高 涉及多起法律诉讼 [6] - 线下渠道已难觅公司产品踪迹 [6] 创始人动态 - 创始人近一年活跃于各大社交平台 抖音账号持续更新 [7] - 创始人2024年5月28日首次现身淘宝直播间 后续进行过多场直播 [7]
“雪糕刺客”钟薛高被申请破产,创始人曾卖红薯还债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16:29
公司经营状况 - 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被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中止执行并移送破产立案审查 [3] - 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注册资本约12.03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林盛 [3] - "钟薛高"集团旗下共有23家公司,多家已注销 [3] - 集团旗下盘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分别被申请破产审查和破产清算 [3] 创始人动态 - 创始人林盛2024年5月因直播卖红薯还债登上热搜 [4] - 林盛承认公司运营不佳导致资金流紧张,员工薪资、补偿金、报销未能及时兑付 [4] - 公司正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自救,包括继续销售产品和开展直播等 [4] 品牌争议 - 钟薛高雪糕曾因高价被网友称为"雪糕刺客" [4] - 产品此前被质疑存在"烧不化"现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