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蛇骨一次性电子支气管镜
搜索文档
“湘”当能“械” 体制创新驱动湘潭医疗器械产业蝶变
中国证券报· 2025-11-24 08:48
产业转型与园区成就 - 湘潭从传统中药材集散地转型为全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前沿阵地 [1] - 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自2019年从零起步,2024年总产值突破130亿元 [1] - 园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年度医疗器械标杆产业园区” [1] 体制机制与服务创新 - 园区构建“4+N”服务体系,将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深度绑定 [2] - 设立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核查湘潭分中心,将注册审评核查前移下沉至园区 [2] - 园区在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批上形成效率比较优势,如德普斯医疗1个月拿到注册证,而通常最快需6个月 [2] - 高效的注册审批效率(“湘潭速度”)是吸引企业落地的重要因素 [2] 企业创新与全球竞争力 - 园区构建从概念验证到投融资的完备“全链条产业生态” [3] - 华芯医疗凭借全球首款“铆接蛇骨”一次性电子支气管镜等核心技术在全球市场突围 [3] - 华芯医疗产品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货超过50万支,在数十个国家一次性支气管镜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3] - 企业采取“先出海再国内”的市场策略 [3] 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园区形成“龙头企业为树、中小微企业为草、服务平台为藤”的产业森林生态 [4] - 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4] - 2025年1-10月累计引进企业290余家,95%以上来自医疗器械产业发达地区 [4] - 形成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体外诊断、医疗美容、医疗软件五个方向的产业集聚 [4] 未来发展目标 - “十五五”期末,园区有望培育成年产值200亿元、税收10亿元、安置就业8000人的新兴产业 [5]
“湘”当能“械” 体制创新驱动 湘潭医疗器械产业蝶变
中国证券报· 2025-11-24 04:15
● 本报记者杨洁 从"药不到湘潭不齐、药不到湘潭不灵"的中药材集散地,到跻身全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前沿阵地,湖南 湘潭正书写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转型新篇。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工业和信息化 部"新型工业化调研行"走进湘潭"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这座以"省市共建、先行先试"为底色的医疗器 械产业园,从2019年开园至今,从零起步,2024年总产值突破130亿元,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年度医疗器 械标杆产业园区",其背后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探索创新,正是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 实践。 审批快人一步打造"湘潭速度" 医疗器械产业素有"高门槛、长周期、强监管"的特性,审评审批慢、知识产权转化难曾是行业发展的共 性堵点。 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从成立开始就承担着"先行先试"的改革使命,园区从零起步,跳出传统园区"政策 补贴招商"的路径,以体制机制集成创新构建起独有的产业"4+N"服务体系,将政府的"有为"与市场 的"有效"深度绑定。 企业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主角,朱达表示,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的产业服务始终围绕企业需求,目前已构 建起从概念验证、成果转化、临床试验,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