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联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
icon
搜索文档
跨境支付“码”到成功:银联双项目破局背后,区域金融合作的新路径
搜狐网· 2025-10-17 22:01
文章核心观点 - 银联在2025年9月至10月间于跨境支付领域取得两项重大进展,分别与印尼和泰国实现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标志着其通过“双向平等开放”和“产业联盟”策略完善区域支付生态进入新阶段 [1] 合作项目与市场拓展 - 印尼项目于9月11日启动双向试点,中国用户可通过银联云闪付APP及支付宝在印尼超过3900万家QRIS商户支付,印尼33款主流电子钱包用户也可在中国试点商户扫码消费 [1][3] - 泰国项目自10月27日起实施,境内银联合作钱包可扫描泰国PromptPay二维码,服务覆盖泰国数百万家商户,包括夜市、路边摊等小型场景 [1][4] - 银联已在境外1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或推进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 [7] 业务模式与战略 - 银联采用“新四方模式”,即与本地网络、技术伙伴和金融机构协同的“产业联盟”出海逻辑,而非单一品牌切入 [5][6] - 在印尼项目中,银联与印尼支付系统协会及四家本地转接网络合作,主动适配本地QRIS标准,实现深度协同 [5] - 公司推行G2G(政府对政府)与N2N(网络对网络)双轨并行策略,G2G模式由两国央行牵头提升效率,N2N模式基于商业合作实现灵活定制 [7][8] 技术实施与生态构建 - 印尼项目得到蚂蚁国际的技术支持、支付宝中国的清算链路支持以及中银香港雅加达分行的本币结算支持,形成“技术+网络+金融”的系统化输出能力 [6] - 银联坚持“标准兼容”原则,在合作中不替代本地标准,而是通过双向适配实现技术融合,如在印尼适配QRIS标准,在泰国兼容PromptPay规则 [11] - 公司通过“一点对接”模式作为统一网关核心建设方,降低境内外机构系统对接成本,推动形成统一合作标准 [13] 行业影响与深层价值 - 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构建了促进旅游业与经贸复苏的“隐形基础设施”,有效提升游客消费意愿 [11] - 项目支持本币结算,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拓展交易场景,服务于区域金融稳定与人民币国际化,例如印尼项目在中国印尼本地货币交易框架下运行 [12] - 银联的实践推动了支付标准以“融合而非替代”的方式在多个市场出海,为行业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的范本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