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搜索文档
文博日历丨战国帛书入藏湖南省博!一文了解战国“百科全书”
央视新闻· 2025-10-13 21:11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 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帛书 今年5月18日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 结束79年的漂泊回到祖国 △ 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移交子弹库帛书第二卷、第三卷,彰显了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恪守博物馆伦理的努力。 今天,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第二、三卷划拨入藏仪式 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 作为帛书的原出土地 湖南是这批瑰宝最理想的归宿 01 最早、首个 子弹库帛书有多重要 到目前为止 我国集中出土帛书只有两次 分别为马王堆帛书和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而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前后的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系统记录了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 宇宙观及军事占卜等内容 是研究天文学、军事学、文字学、文献学 与思想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文字学角度 简帛古书是中国学术的源头 中国的书 一开始是写在竹木简牍上的 △子弹库帛书和马王堆帛书 缣帛之书是简牍到纸书的过渡环节 先秦两汉的书都写于简帛之上 如果没有简帛留下的线索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就不可能被释读 △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 古文献角度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对考察古代书籍的 形态、折叠方式、书写方式 图画与文字的关 ...
子弹库战国帛书回到出生地
央视网· 2025-10-13 20:36
文物入藏与价值 -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第二、三卷共计132件(组)文物于10月13日正式划拨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1] - 该帛书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是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1] - 帛书于1942年出土,1946年非法流失到美国,并于2025年5月18日返回中国 [3] 文物保护与前期准备 - 博物馆建立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精细化评估与干预体系对帛书进行科学保护,文物已度过环境适应性稳定观察期,现保存于恒温恒湿环境中 [3] - 文物于9月10日通过高铁运输至长沙,装在4只特制保险箱内,专家团队进行了开箱检查,确认文物状态良好 [5] - 开箱检查重点包括文物是否位移、帛书状态以及有无霉菌虫害等情况 [5] 研究技术与新发现 - 博物馆启动了高精度“全息信息采集”计划,搭建专用非接触式拍摄平台,对帛书进行可见光到近红外的连续光谱扫描 [5] - 采用透射红外成像技术,在一件编号109的多层折叠帛书文物上新发现了40多个字 [7] - 已知帛书内容涵盖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宇宙观、军事占卜等,新发现文字可能为帛书释读提供关键拼图 [7] 未来研究计划 - 已完成所有入藏帛书文物的标准化影像采集 [8] - 后续计划对关键残片开展X射线荧光面扫描,以区分朱书、墨书及修改痕迹 [8] - 将对未完全揭剥的残块开展显微CT扫描,在不物理触碰前提下呈现帛书叠压层次,为AI辅助虚拟揭展奠定数据基础 [8] 馆藏整合与文化体系 - 湖南省博物馆原已收藏1973年同一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丝织品、玉器、陶器及楚帛书残片等文物 [3] - 博物馆还藏有丰富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帛画,入藏的新帛书将与此前藏品共同构建更完整的楚文化展示体系 [3]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体检”状况良好 已度过环境适应性观察期
央视新闻· 2025-10-13 11:06
文物核心价值 -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是中国最早的典籍类帛书 以丝帛为载体 融合文字 图像与早期中国礼仪规制 [1] - 帛书内容涵盖天文历法 时令月令的系统观念 并呈现早期汉字的字形谱系与书写习惯 [1] - 该文物是文字学 文献学 思想史 书法史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 为世界早期文明思想文化研究提供重要文献凭证 [1] 文物保护进展 - 文物抵达湖南省博物馆后 文保专家已对其进行了细致检查 评估长途运输后的保存状态 微生物病害及旧衬垫封装材料情况 [3] - 目前帛书已完成环境适应观察 各方面状况良好 现保存于恒温恒湿环境中 [3] - 馆方正组织专家成立专项保护团队 科学论证微生物消杀方案 并开展模拟实验 以确保彻底灭菌且不损伤帛书材质与墨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