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臂泵车
icon
搜索文档
自贺长沙片区五周年答卷: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长沙样本
长沙晚报· 2025-09-29 07:26
制度创新成果 - 长沙片区共形成13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1项入选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1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4项获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介[14] - 针对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口,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客观定价,凭海关原产地证可为进口方降低关税8%至20%[10][11] - 首创“危化品商店备货库房”监管模式,解决含乙醇香水等危险化学品进口仓储难题,吸引全国多个自贸区调研借鉴[13] - 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已集聚和培育再制造企业近400家,出口再制造设备超30亿元[11] 产业发展与集群 - 片区汇聚三一集团、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带动数百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发展[16] - 山河智能成功研制全球最大桩架SWCH980、最长臂挖机SWE950ELR、最大后倒桅旋挖钻机SWDM480等产品[16]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广汽埃安新能源车竣工投产,北汽福田超卡、星朝汽车产量攀升,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比超60%[19] - 吸引高科技企业中科智强落户,业务涵盖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及智能化应用[17] - 外资年均增速达18.9%[19] 对非经贸合作 - 长沙片区是中国唯一将对非经贸合作作为主要任务的自贸片区,对非贸易年均增长141%[23]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吸引53个非洲国家、4700多家中非企业参与,长沙收获项目62个,金额38亿美元,均超总数三分之一[23] - 三一集团在非洲7个国家签约近20个微电网项目[23] - 跨境电商Kilimall带动300多个中国品牌出海,在非洲布局1500个“菜鸟驿站”,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23] - 探索新型易货贸易,累计完成业务149单、金额1.56亿元[23] 开放平台与通道建设 -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在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中跻身全国及中部地区“双A类”[13] - 长沙国际航线增至13条,通达欧亚非10个国家,截至8月底航空口岸出入境70余万人次[24] - 中欧班列(长沙)累计开行超过6000列,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加快建设[24] - 打造全国首个自贸“区港共建”园区——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引进3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133亿元[23] 营商环境优化 - 承接78项省级权限、37项市级权限,推出25项极简审批、80项“一件事一次办”,4个行业实现“一业一证”[26] - 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国际旅行疾病监测、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窗式”受理,缩减50%审批环节和三分之二办理时限,累计办件6448件,服务外国人超千名[26] - 出台“自贸人才新政45条”,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755人,新认定344人,各项人才政策累计兑付资金2.054亿元[27] - 引进全球最大签证服务商VFS Global,可便捷办理24国签证,2024年签证量超4万人次[27] - 开展本外币合一账户、新型离岸贸易结算等10余项全省首次金融试点,落地全省首只QFLP基金,到账外资1.16亿美元[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