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复合材料(CMC)

搜索文档
百亿赛道,拐点已至:陶瓷基复合材料(CMC)一级市场投资正当时
材料汇· 2025-09-15 23:59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核心投资主题 - 核心投资逻辑在于解决现代高端装备性能跃升的"卡脖子"问题,即推重比与热效率的瓶颈 [2] - CMC是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其颠覆性在于耐高温(工作温度高达1650°C)、轻量化(密度仅为高温合金的1/3至1/4)和长寿命 [3][4][5] - 成为继高温合金、钛合金之后,新一代航空发动机、高超音速飞行器、燃气轮机的必然选择,是"一代材料、一代装备" [5] 市场空间与驱动因素 - 2024年全球CMC市场规模约14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维持10%以上 [8] - 军用航空发动机列装与换装是核心驱动力,未来十年我国军用航发CMC结构件市场年均规模约55.4亿元,其中SiC纤维市场约27.7亿元/年 [6][11] - 民用航空发动机国产化是长期增量,未来20年商用航空发动机CMC中国市场规模约91.3亿元/年 [11] - AI数据中心(AIDC)供电需求爆发,2024-2027年仅AIDC新增燃机对CMC结构件的需求累计高达682亿元 [7][11] 产业链剖析与投资环节选择 - 上游(核心原材料)是技术壁垒最高、附加值最集中的环节,投资首选,关键材料包括连续碳化硅(SiC)纤维和陶瓷前驱体 [9][10] - 上游环节具有高壁垒(全球仅少数公司能稳定量产)、稀缺性(需求确定)和高毛利(毛利率通常可保持在50%以上)的特点 [12][13][20] - 中游(结构件设计与制造)是"主战场",具有高know-how壁垒和强客户绑定特性,一旦通过验证进入供应链则粘性极强 [14][15][21] - 下游主要为航空发动机公司等,一级市场通常难以介入 [16] - 投资策略建议优先布局上游核心材料企业,选择性投资中游平台型结构件制造企业 [17][30] 标的筛选核心考察维度 - 技术团队与背景是"一号位"因素,需考察领军人物的学术声誉、行业资源及团队是否为"产学研"结合 [17][22] - 技术先进性与成熟度需关注技术代际、工艺路线良品率及是否建有中试线 [18][22] - 工程化与产业化能力是关键,考察复杂构件制造能力、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及产能与成本 [19][22] - 下游验证与客户关系是市场"通行证",需核验从实验室测试到批产交付的进度及客户绑定情况 [23][30] - 知识产权与壁垒构成护城河,需评估核心专利质量及非专利技术诀窍 [24][30] - 股东结构与资本规划影响发展,产业资本股东能带来资源,需清晰后续融资和上市计划 [25][30] 行业技术与发展现状 - 当前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TIT)逼近甚至超过2000°C,传统镍基高温合金已触及其耐温极限(约1100°C) [3][40] - CMC已在航空发动机上得到应用的主要有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SiC)和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复合材料(Ox/Ox)两种 [33][52] - 海外研发起步较早,基于先易后难思路,CMC在调节片/密封片、涡轮外环等部件已进入批生产阶段,在燃烧室火焰筒、涡轮导向叶片等正进行全寿命验证 [34][70][75] - 全球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上游增强纤维主要公司有日本Nippon Carbon、UBE,美国NGS、3M等 [34][86] 结论与展望 - CMC赛道具备高成长、高壁垒、强驱动的顶级特征,完美契合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方向 [27] - 当前时点是产业拐点渐行渐近的黄金窗口期,军用需求已经启动,民用和燃机需求即将爆发 [27][30] - 理想投资标的是由行业权威技术领袖带领,掌握经过中试验证的核心技术,且产品已进入主流主机厂验证后期的平台型公司 [28][30]
刹车全球第一,航发紧追不舍!陶瓷基复材的黄金十年开启(附报告)
材料汇· 2025-08-02 23:09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核心观点 -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具有耐高温、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抗氧化和抗烧蚀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汽车等领域,市场空间广阔[2][17] - 我国在刹车、飞行器防热领域领跑,但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还较为落后,2024年我国航发产业对CMC的需求或已出现拐点[2][10] - CMC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在应用验证阶段需求较大,进入批产阶段后中游CMC零部件制造企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2] CMC材料特性与研究热点 - CMC主要由陶瓷基体、纤维以及界面层组成,按照基体不同分为氧化物基和非氧化物基两大类,非氧化物基耐高温能力更强[3][19] - SiCf/SiC是近年研究热点,相比Cf/SiC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和更长寿命[3][20] - CMC被美国国防部列为重点发展的20项关键技术之首,具有接替金属作为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的潜力[17] CMC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 航空发动机领域:SiCf/SiC可实现耐高温、抗氧化、轻量化、长寿命,是热端理想材料,已批量应用于热端静止件[4][23][26] - 核能领域:SiCf/SiC成为反应堆包层第一壁、流道插件等理想候选材料,有望取代锆合金作为水堆燃料元件包壳材料[4][41] - 航天领域:Cf/SiC已成熟应用于飞行器防热、卫星反射镜等,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防热需求和减重需求[4][45][46] - 刹车材料:Cf/SiC是新一代高性能刹车材料首选,已批量应用于汽车和飞机,我国飞机碳陶刹车盘技术世界领先[4][52][55] - 全球市场:2022年全球CMC市场规模119亿美元,预计以10.5%的CAGR增长,2028年达216亿美元,CMC-SiC占比最高[5][60] CMC制备工艺与产业链 - CMC制备工艺复杂,主要分为纤维制备、预制体编织、界面层制备、基体制备和增密等步骤,GE的MI工艺已进入产业化阶段[6][7][112] - SiC纤维成本占CMC成品成本的50%以上,第三代SiC纤维性能最优但价格昂贵[6][67][72] - GE已建成垂直整合的CMC供应链,包括SiC纤维、预浸料和CMC部件生产,预计CMC部件产量未来10年增长10倍[7][112][116] - 我国已建成相对完善的CMC产业链,第二代SiC纤维已产业化,第三代实现技术突破,但生产规模与国外仍有差距[8][119] 国内主要企业布局 - 火炬电子:背靠厦门大学,布局PCS、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向下游CMC延伸[14] - 苏州赛菲:依托国防科大,实现第一代碳化硅纤维量产[14] - 华秦科技:与上硅所合作,瞄准航发CMC产业化[14] - 金博股份:长纤维碳陶制动盘已批产,价格显著低于国外产品[14] - 天宜上佳:碳陶制动盘面向新能源车、高端乘用车等[14]
航发CMC拐点已至!百亿赛道爆发,这几家龙头率先受益
材料汇· 2025-07-28 23:57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核心观点 -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抗氧化和抗烧蚀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汽车等领域 [2][19] - 全球CMC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22年为119亿美元,预计以10.5%的CAGR增长,2028年达到216亿美元,其中CMC-SiC占比最高 [5][63] - 我国在刹车、飞行器防热领域领跑,但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较为落后,2024年航发产业对CMC需求或已出现拐点 [2][10] CMC材料特性与研究热点 - CMC主要由陶瓷基体、纤维及界面层组成,分为氧化物基和非氧化物基两大类,非氧化物基耐温能力更强 [3][22] - SiCf/SiC是近年研究热点,相比Cf/SiC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和更长寿命 [3][23] - CMC被美国国防部列为重点发展的20项关键技术之首,具有接替金属作为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的潜力 [19] CMC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航空航天领域 - SiCf/SiC是航空发动机热端理想材料,已批量应用于热端静止件,转动件应用正在探索中 [4][32] - GE已将SiCf/SiC批量应用于LEAP、GE9X和GE3000发动机,显著降低冷气消耗量和发动机重量 [40] - Cf/SiC在航天领域应用成熟,主要用于飞行器防热及卫星反射镜,可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和减重需求 [48][49] 其他领域 - 核能领域:SiCf/SiC成为反应堆包层第一壁、流道插件等理想候选材料,有望取代锆合金 [44] - 刹车材料:Cf/SiC是新一代高性能刹车材料首选,已批量用于汽车和飞机,我国飞机碳陶刹车盘技术世界领先 [55][58] - 导弹天线罩:连续Si3N4纤维有望替代石英纤维,制备新一代高马赫数导弹天线罩 [62] CMC制备工艺与技术壁垒 - CMC制备工艺复杂,分为纤维制备、预制体编织、界面层制备、基体制备和增密等步骤 [6][67] - SiC纤维成本占CMC成品50%以上,第三代SiC纤维性能最优但价格高达5000-13000美元/kg [70][76] - 主流制备工艺包括CVI、MI和PIP,各有优缺点,GE采用预浸料熔渗法已实现产业化 [7][90] - GE已建成垂直整合的CMC供应链,每年可生产20吨CMC预浸料、10吨SiC纤维和超5万个CMC部件 [115] 我国CMC产业链现状 - 已建成相对完善的CMC产业链,第二代SiC纤维实现产业化,第三代取得技术突破 [8][122] - 在Cf/SiC方面企业较多,但SiCf/SiC方面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薄弱 [11] - 多家企业布局CMC领域,如火炬电子、苏州赛菲、华秦科技等,涉及纤维、预制体、刹车盘等环节 [15]
军工材料:陶瓷基复材的投资逻辑——国产替代与产业化进程
材料汇· 2025-07-09 20:34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行业概述 - CMC凭借耐高温(1650℃)和轻量化(重量仅为镍基合金1/4-1/3)特性成为航空发动机等高端领域的关键材料,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4-2031年CAGR超10% [2][12][99] - SiC纤维(SiCf/SiC)和Al2O3纤维(Al2O3/Al2O3)是两大核心技术路线,前者适用于航发热端部件(1450℃),后者在抗氧化和水蒸气环境下表现优异 [2][8][83] - 国内已实现第二代SiC纤维量产(国防科大/火炬电子等),第三代纤维仅火炬电子突破,Al2O3纤维国产化由上海榕融等企业推动 [5][41][97] 技术发展路径 SiCf/SiC CMC - 核心工艺包括先驱体转化法(PD)制备纤维、多维编织预制体(2D/2.5D/3D)、界面层(PyC/BN)沉积及CVI/PIP/RMI基体增密,多工艺联用是趋势 [34][37][57] - 环境障涂层(EBC)技术解决高温水蒸气腐蚀问题,三代涂层迭代中莫来石+BSAS组合可承受1300℃ [78][79] - 日本碳素/宇部垄断SiC纤维市场,GE通过RMI工艺实现涡轮叶片批量化应用 [40][73] Al2O3/Al2O3 CMC - 料浆浸渗法适合简单部件(周期短),溶胶-凝胶法适用于复杂构件(10次以上循环致密化) [84][89] - 美国CHI公司已将其应用于GE Passport 20发动机核心部件,国内上海榕融建成700吨产能生产线 [93][97] 下游应用需求 航空航天 - 航空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达2200K-2450K,CMC可减少15%-25%冷却气流并减重30%,LEAP-1C发动机已采用SiCf/SiC涡轮外环 [12][105][112] - 航天器热防护系统依赖CMC材料,国内北航已实现2D编织SiCf/SiC导叶应用 [4][23] 其他领域 - 核能领域第四代核电站采用CMC作为包壳材料,耐辐照特性推动需求增长 [4][99] - 刹车领域碳陶刹车盘在高铁/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 [5][99] 国内外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GE/赛峰/日本碳素主导,GE构建从纤维到零部件的全产业链 [5][10] - 国内形成国防科大(研发)+火炬电子(量产)的SiC纤维产业群,中游企业多依托高校产学研合作 [5][43] - 政策驱动明显,《"十四五"原材料工业规划》明确支持CMC技术攻关 [26][27] 重点企业布局 - 火炬电子:第二代SiC纤维年产10吨,第三代纤维量产突破 [5][41] - 华秦科技:聚焦航发隐身材料,布局CMC全产业链 [11] - 上海榕融:全球第三家实现Al2O3纤维量产,填补国内空白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