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系列

搜索文档
自然堂的喜马拉雅主义:一场持续十六年的“善念商业”实践
FBeauty未来迹· 2025-09-29 19:51
西藏林芝,色季拉山。 海拔 4 5 0 0 米处的空气稀薄而清冷,阳光穿过云层,落在急尖长苞冷杉的林线上。脚下那些不 显眼的塔黄、红景天和手参,正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在这片极端环境中顽强生长。 这些都是喜马拉雅典型的珍稀植物,藏着高原生命的韧性。 对于自然堂而言,喜马拉雅早已超越地理概念,而成为品牌的灵感之源、产品的成分宝库,更 是一份需要用敬畏之心对待、用企业行动回馈的使命。而2 0 2 5年正式启动的"可持续发展喜马 拉雅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正是自然堂交出的一份关于"取之自然,回馈自然"的实在答卷。 自然堂与喜马拉雅的缘分,始于品牌对"东方美"的探索和追寻,却最终沉淀为不可分割的品牌 DNA。 2 0 0 9年,彼时自然堂在筹备上海世博会参展产品时,团队没有走"国际原料堆砌"的老路,转 而寻找能代表中国自然底蕴的源头,期望能够打造一款产品代表中国美妆在面向世界的舞台登 台亮相。 最终,团队将目光锁定于喜马拉雅。 这片拥有纯净冰川水、在极端环境下仍能孕育强活性植物的土地,恰好契合自然堂"自然高科 技"的品牌定位。2 0 1 0年,以喜马拉雅冰川水和龙胆精粹为核心的"雪域系列"作为当时唯一民 营美妆品牌产品 ...
美妆品牌如何避开“升龙”式雷区?
FBeauty未来迹· 2025-09-23 20:59
事件概述 - 户外品牌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地区举办烟花秀活动 与艺术家蔡国强合作 引发公众对高原生态破坏的质疑[3][4] - 活动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关联公司安踏体育单日市值蒸发77亿港元 新华社 人民日报等央媒密集评论强调商业营销不能破坏自然[4] - 事件反映品牌在艺术跨界营销 环保伦理和公众沟通三个维度的挑战[4] 环保伦理争议 - 喜马拉雅高海拔地带生态系统脆弱 土壤恢复慢 植被生长周期长 野生动植物对噪声 化学物质和气候变化敏感[7] - 烟花可能通过烟雾残留 金属碎片 噪音 光污染和震动造成损害 即使使用环保或可降解物料也可能存在残留风险[7] -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顾垒比喻:香蕉皮在热带森林一天降解 但在5000米高山可能第二年仍存在[9] - 喜马拉雅地区对藏区居民具有宗教和文化神圣意义 烟花爆炸和噪音可能被视为对神圣空间的不敬[9] 品牌价值观与公众预期 - 始祖鸟长期以"高性能" "尊重自然" "环保"为核心价值 但烟花秀行为与品牌形象形成强烈冲突[10] - 公众认为品牌"言行不一" 卖装备用于保护自然却在自然中实施可能破坏环境的营销活动[10] - 道歉声明被部分公众认为偏重形象维稳而非实质性责任承诺 要求更透明的实证和长期责任[10] 营销与艺术合作的边界 - 营销专家杨正华指出 艺术家和品牌在活动中ego过大 为实现在标志性地标创作"不朽"作品而忽略公众感受和环保底线[11] - 当代艺术虽具有引发争论的特性 但品牌合作应追求建设性讨论而非负面破坏性争议[12] - 品牌需考量活动对周遭人事物的潜在损害 包括环境生态破坏和装置拆除后的循环利用问题[12][13] 危机管理与公众期望 - 公众不仅关注品牌是否出事 更关注出事后的处理方式 要求快速反应 真诚道歉 公开行动计划和后续追踪[13] - 危机响应能力成为品牌可持续的一部分 需要公关 公益 产品 研发等多部门合力[13] 美妆行业的借鉴案例 - 自然堂自16年前开始与喜马拉雅地区绑定 推出"雪域系列" 并非一次性蹭热点而是长期投入[16] - 2016年发起"自然堂喜马拉雅环保公益基金" 在日喀则地区种植666万平方米绿麦草 2024年岗西村获得纯收入超95万元 惠及155户706人[18] - 2024年升级为"喜马拉雅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列入集团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目标[19] - 通过人工驯化高原植物代替野生开采 举办越野跑和桃花节 设立美妆空间培训化妆师等方式落实"取之自然 回馈自然"[19] 外资美妆的可持续实践 - 欧莱雅集团15年前开始在中国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1600种产品原料来源于350种植物 遵循"避免 减少 恢复和再生"原则[22] - 2019年中国所有运营设施达成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目标[22] - 开发"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 从14个方面衡量产品生命周期对地球的影响[22] - 欧舒丹2022年启动"百万植树计划" 在宁夏白芨滩种植53万棵灌木 改善生态环境并创造可持续生计来源[23] 消费者心智变化 - 环保 透明和价值认同越来越成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14] - 年轻消费者更看重品牌的实际行动 持续时间和对社会的真实贡献 而非艺术装置和大词套路[14] - 企业需从开始就带着责任思维做营销 避免价值观与行为脱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