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料

搜索文档
马上评:莫让“水深”遮玉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14:23
行业乱象 - 河南南阳石佛寺镇作为国内最大和田玉加工交易集散地出现大规模造假行为 商家使用低品质青海料 韩料玉石通过化学染色冒充和田玉籽料 [1] - 直播间存在剧本化销售欺诈 主播通过表演式砍价 照灯验货等环节误导消费者 背后实为精心设计的骗局 [1] - 2022年3·15晚会曾曝光缅甸翡翠代购直播间类似乱象 但被查处商家通过更换招牌方式继续经营 [1] 市场影响 - 造假全链条曝光严重破坏消费者对玉石市场的信任基础 商家行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1] - 水晶玉石消费近年持续升温 除情绪价值和审美需求外 高品质玉石原本具备高收藏价值与投资价值 [1] - 诚信经营商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举步维艰 行业陷入"水深"的负面认知困境 [1] 监管问题 - 乱象屡禁不止反映监管手段存在缺陷 违法成本过低导致商家可轻易卷土重来 [1] - 执法力度不足与利益链条盘根错节成为造假行为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 [1] - 行业需通过专业性与匠心沉淀实现规范发展 方能重现"温润以泽"的良性生态 [1]
财经调查丨造假产业链曝光!低端玉料如何“逆袭”成顶级和田玉?
搜狐财经· 2025-08-17 20:31
行业乱象 - 和田玉市场存在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认知不足进行欺骗的行为 [1] - 国内重要和田玉加工交易集散地已形成造假产业链 [1] - 不法从业者使用青海料、韩料等低成本原料仿冒高端和田玉籽料 [1] 造假技术 - 通过滚筒机修型磨光、化学试剂浸染着色工艺伪造籽料特征 [1] - 采用行业俗称"拔猴毛"的漂白技术处理含杂质劣质玉料 [1] - 将外观相似的阿富汗玉混入和田玉在直播间销售 [1] 价格操纵 - 十几元的阿富汗玉配鉴定证书后直播间价格可翻几十倍 [1] - 提供阿富汗玉即可制作匹配的和田玉鉴定证书每张2元 [1] - 假鉴定证书保证可扫码验真且制作时间不足半小时 [1] 供应链漏洞 - 办证人通过电动车骑手实现快速取送造假材料 [1] - 鉴定证书造假环节与销售环节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造假行为严重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