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玉石
icon
搜索文档
“柴怼怼”恶意营销碰瓷“胖东来”,案件详情披露
第一财经· 2025-11-05 18:02
2025.11. 05 本文字数:1547,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来源 | 央视新闻 近日,曾因恶意抹黑知名企业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网红"柴怼怼",与其妻子肖某一同因涉嫌生产、 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浙江平阳警方逮捕。 这位自诩为"打假博主"的网红,上演了一场"贼喊捉贼的"闹 剧。 柴某前,网名"柴怼怼",在短视频平台拥有20余万粉丝,是一名玉石领域自媒体博主。今年4月, 他在网络上发布多条视频,毫无事实依据地称知名连锁超市胖东来所售玉石"成本几十、几百卖成千 上万",并称该企业偷税漏税。 碰瓷"胖东来" 被网友公开质疑恶意营销 他的言论迅速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有网友公开质疑柴怼怼是在恶意营销,故意碰瓷胖东来给自己吸粉 引流,对此柴怼怼回应"我蹭胖东来的流量,谁蹭谁流量,赶紧地起诉我"。 柴怼怼还公开放言,当地不要地方保护,在直播中与反对他的网民叫板。 以打假"胖东来"名义 借机吸粉引流带货 但事情很快出现反转,胖东来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胖东来超市,结果证实,胖东来所售 所有玉石均明码标价,毛利率不到20%。 柴怼怼在进行所谓"打假"胖东来的同时,借机引流,在自己的短视频平台销售玉镯、玉饰品等。在 直播间中,他 ...
“柴怼怼”被逮捕
齐鲁晚报· 2025-10-19 13:43
案件进展 - 网红"柴怼怼"(原名柴某前)及其妻子肖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已被正式逮捕,逮捕处理时间为10月17日 [1] - 柴某前等人于9月8日被温州平阳警方带走调查,次日柴某前及其妻子肖某被刑事拘留 [5] 当事人背景与行为 - "柴怼怼"是在短视频平台拥有20余万粉丝的玉石赛道博主 [3] - 今年4月,其公开贬低胖东来的产品质量,称胖东来以低成本从玉石获取暴利 [3] - 柴怼怼和妻子肖某通过直播销售玉石 [5] 官方处理与账号封禁 - 今年7月2日,"柴怼怼"被网信中国点名,被批编造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无事实依据蓄意抹黑某企业产品质量,恶意诋毁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并借机吸粉引流带货 [5] - "柴怼怼"的多平台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5]
网红夫妻被逮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8 09:11
每经编辑|何小桃 据大象新闻、南方都市报报道,网红柴怼怼及其妻子肖某销售伪劣产品一事有新进展。 10月17日,记者从此前举报柴怼怼的消费者处获悉,浙江公安官方公众号关于此案进度的查询页面显示,柴怼怼及肖某于10月17日被逮捕。 据大象新闻报道,多位消费者感到如释重负。在柴氏珠宝消费近10万元、仍有8万余元未退回的谭女士表示,此事终于可以告一段落,"我可以回归自己正 常的生活,不用太操心了。"据此前报道,官方鉴定的谭女士12件玉石饰品购买总价近4万元,最终价格鉴定金额仅为3509元。 另一位尚有6.1万元未退回的消费者吴女士告诉记者,她购买的十件玉石、玛瑙等饰品中,多数因"没有鉴定的意义"被警方送去鉴定的鉴定机构拒收。唯 一接受鉴定的"和田玉籽料"挂件,鉴定结果显示为:"和田玉(染色)挂件、未见和田玉子料特征。"该挂件吴女士购入价为16800元,官方价格鉴定结果 仅为367元,实际售价是鉴定价格的45倍以上。 吴女士和谭女士均表示,将在"柴怼怼"等涉案人员的刑事判决后,通过民事诉讼追回损失。 有消费者曾告诉南都记者,截至今年9月,已有300多位消费者联合投诉柴怼怼销售劣质玉石,总消费金额高达500万,有的人消费 ...
网红“柴怼怼”被刑拘!
证券时报· 2025-09-16 17:18
事件概述 - 网红“柴怼怼”(原名柴向前)等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温州市平阳县公安局立案侦查[1] - 警方已完成对涉案首批30多件玉石饰品的鉴定 其中15件鉴定结果为“染色和田玉” 产品估价普遍介于30元至500元之间[2] - “柴怼怼”与其妻子肖某于9月8日被依法拘传 9月9日被刑事拘留[2] 相关企业动态 - 网红“柴怼怼”曾于今年4月公开贬低胖东来的产品质量 称其以低成本从玉石获取暴利[4]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2025年“五一”假期通过社交媒体对柴怼怼风波进行回应 认为此类行为若得不到报应是社会的耻辱和悲哀[5] - 7月2日 抖音账号“柴怼怼”“怼怼柴”及小红书账号“柴怼怼”因无事实依据蓄意抹黑企业产品质量、恶意诋毁企业形象声誉并被用于吸粉引流带货而被依法依约关闭[7] 关联公司处罚 - 7月22日 由柴向前妻子肖某担任法人的平阳县小丫茶饮有限公司 因虚假宣传祛湿护肝等功效、销售无标签产品及未建立进货查验制度 被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责令改正、警告、停止虚假宣传并罚款22万元的行政处罚[7]
诋毁胖东来的网红“柴怼怼”,涉嫌销售伪劣产品被查
观察者网· 2025-09-10 19:56
事件背景 - 网红"柴怼怼"因发布视频质疑胖东来玉石销售涉嫌低成本高价牟取暴利而被胖东来起诉[1] - 柴怼怼本名柴向前 于9月8日被温州市平阳县公安局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带走调查[1] 胖东来玉石业务数据 - 胖东来公布一季度和田玉销售额2190万元 毛利率20%[2] - 和田玉销售额占珠宝部销售额3.6% 占集团总销售额0.34%[2] 法律诉讼与平台处理 - 胖东来4月25日以商业诋毁和名誉权侵权为由对柴怼怼提起诉讼 索赔不低于500万元[2] - 抖音平台5月3日审核认定柴怼怼29条视频涉嫌侵权 予以下架并限制投稿功能一个月[3] - 7月国家网信办在专项行动中将柴怼怼账号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其抖音和小红书账号被依法关闭[3] 柴向前关联企业违规情况 - 柴向前妻子为法人的平阳县小丫茶饮因虚假宣传和销售无标签产品被罚款22万元[5] - 温州市柴氏酒业有限公司7月28日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款6000元[5] - 柴向前共关联25家企业 其中15家担任法人[5] 产品争议事件 - 柴怼怼带货的祛湿茶被质疑涉嫌销售假药 宣称可治疗多种疾病[5] - 平阳县市监局4月接到大批祛湿茶投诉 调查发现存在夸大宣传情况 已按虚假宣传立案查处[5]
马上评:莫让“水深”遮玉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14:23
行业乱象 - 河南南阳石佛寺镇作为国内最大和田玉加工交易集散地出现大规模造假行为 商家使用低品质青海料 韩料玉石通过化学染色冒充和田玉籽料 [1] - 直播间存在剧本化销售欺诈 主播通过表演式砍价 照灯验货等环节误导消费者 背后实为精心设计的骗局 [1] - 2022年3·15晚会曾曝光缅甸翡翠代购直播间类似乱象 但被查处商家通过更换招牌方式继续经营 [1] 市场影响 - 造假全链条曝光严重破坏消费者对玉石市场的信任基础 商家行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1] - 水晶玉石消费近年持续升温 除情绪价值和审美需求外 高品质玉石原本具备高收藏价值与投资价值 [1] - 诚信经营商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举步维艰 行业陷入"水深"的负面认知困境 [1] 监管问题 - 乱象屡禁不止反映监管手段存在缺陷 违法成本过低导致商家可轻易卷土重来 [1] - 执法力度不足与利益链条盘根错节成为造假行为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 [1] - 行业需通过专业性与匠心沉淀实现规范发展 方能重现"温润以泽"的良性生态 [1]
财经调查丨玉满江河珠宝店直播间演大片,虚假宣传玉石有疗效,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搜狐财经· 2025-08-17 21:00
直播带货行业乱象 - 珠宝公司通过多个直播账号进行销售,销量可观,但采用剧本表演和虚假宣传手段牟利 [1] - "旺尔珠宝"直播间使用两派主播竞价表演刺激消费,虚构20亿元合同订单的剧情 [1] - 主播团队每日直播后策划次日表演内容,持续设计欺骗消费者的剧本 [1] - "百百福珠宝"直播间设置更夸张剧情,员工假扮外国玉石商人急售,实际使用福建方言 [1] - 直播间虚假宣称玉石具有清毒素疗效,特别针对50岁以上人群进行误导性营销 [1] 虚假营销手段 - 公司编造商业谈判剧情(20亿元订单)制造抢购假象 [1] - 虚构外国商人身份(福建员工假扮)营造产品稀缺性 [1] - 无科学依据地宣称玉石产品具有医疗功效(清五脏六腑毒素) [1] - 针对中老年群体设计营销话术(颈部佩戴覆盖五脏六腑) [1] 行业监管问题 - 直播带货行业存在普遍性的剧本营销和虚假宣传现象 [1] - 部分企业通过系统化的表演团队设计长期欺骗方案 [1] - 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直播电商领域存在明显漏洞 [1]
玉石类投诉量增长明显 直播间虚假宣传成“重灾区”
北京商报· 2025-08-06 17:38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孔瑶瑶)8月6日,中消协发布202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根据全国消协组 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同比增长27.23%, 解决50965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33万人次。 其中,玉石类投诉量增长明显,直播间虚假宣传成"重灾区",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家 直播售卖玉石时故意避开商品的瑕疵部分,或者利用灯光、滤镜和拍摄角度掩盖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 收到的商品与直播中看到的存在较大差异;二是商家对玉石的品质、来源、价值进行虚假宣传,如使用 危地马拉翡翠、非洲绿色石英玉石冒充缅甸翡翠,或使用酸洗、漂白、染色过的翡翠冒充天然翡翠;三 是商家诱导消费者进行"场外"交易,以商量价格、介绍商品、平台规定的发货时间不够等说辞诱导消费 者脱离购物平台与其私下交易,增加消费者维权难度。四是鉴定证书造假。部分商家销售的玉石附带的 鉴定证书为假冒正规检验机构非法印制,或编造不存在的检验机构进行伪造。五是商家拒绝履行售后承 诺。售前声称支持退货退款,一旦消费者发现问题并提出退货,便以各种借口推脱或直接不予理 ...
40岁后,我体验到了“存钱上瘾”的快乐!
搜狐财经· 2025-07-12 07:51
储蓄行为与理财策略 - 40岁后成年人将储蓄视为生活安全感的来源 存款成为生活头等大事 思维成熟促使储蓄意愿增强 [1] - 从追求自由转向追求从容的群体对存款金额要求更高 需通过系统性方法积累财富 [1] - 案例显示43岁单身女性采用收入20%强制储蓄策略 无论当月开支如何均保留该部分资金 形成财务保障基础 [3] 收入管理与资产配置 - 将奖金/绩效等非固定收入全额储蓄 初期采用定期存款约束消费冲动 后期转向更高收益理财渠道 [3] - 配置保险产品实现长期资产保值 黄金/玉石类首饰兼具消费与保值双重属性 [5] - 副业收入初期作为生活补充 后期成为收入增长引擎 疫情期间有效对冲主业收入下滑风险 [5] 生活成本控制实践 - 自炊替代外出就餐显著降低食品支出 同时保障饮食健康 [5] - 二手平台处理闲置物品实现空间优化与额外收入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5] - 合理利用获赠特产减少日常采购开支 "抠门"式消费管理使资金流向更高效 [7] 储蓄理念与长期价值 - 储蓄被定义为长期生活态度而非短期行为 为应对生活不确定性提供财务缓冲 [7] - 严格的生活管控可积累可观储蓄 但需根据个体收入稳定性调整执行强度 [7] - 储蓄行为产生的安全感被描述为"踏实型快乐" 能增强应对风险的信心 [7]
10万元现金买黄金珠宝,需身份核验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01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将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商全面纳入国家反洗钱监管框架 [1] - 新规针对黄金、白银、铂金、钻石、玉石等交易领域,系统性反洗钱要求正式确立 [1] - 新规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监管具体要求 - 单笔或当日累计达人民币10万元(含)或等值外币的现金交易需履行严格反洗钱义务 [4] - 从业机构需有效识别、核实客户身份,深入了解交易目的和资金来源 [4] - 中国人民银行保留动态调整现金交易报告金额门槛的权力,当前10万元标准可能随风险变化调整 [4] 行业自律机制 - 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黄金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上海钻石交易所等会员单位需牵头建立"行业反洗钱自律机制" [4] - 自律机制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运作,职责包括制定行业规范、组织培训、协调可疑交易报送、评价分类会员机构等 [4] 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 - 中国人民银行将评估从业机构洗钱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高风险机构强化监管,低风险机构可简化要求 [5] - 从业机构需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至少每三年全面评估一次风险,并在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或使用新技术前进行专项评估 [5] 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 除10万元及以上现金交易外,机构怀疑交易涉嫌洗钱或对客户身份存疑时也必须启动尽调 [5] - 对高风险客户(如来自高风险国家地区、涉及敏感政治人物)需采取强化措施,如获取额外材料、加强监控等 [5] - 对低风险客户可在核实基本身份信息前提下采取简化措施,但需定期审查,风险上升时停止简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