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主题民宿
搜索文档
打破“橱窗式”展示(文旅棱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7 06:11
非遗旅游融合模式 - 核心观点为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是相互成就的深度链接,而非简单叠加,旨在让非遗获得传承动力,同时为旅游增添文化深度[1] - 行业创新应打破“橱窗式”展示,将非遗融入情境体验,例如在江南学习蓝印花布制作或在岭南感受龙舟竞渡等深度互动[1] - 通过将杂技、皮影等非遗项目与沉浸式戏剧结合,使游客从台下观众转变为与表演者互动的“剧中人”[1] - 打造以非遗技艺为核心的主题市集与游学路线,让游客在“赶集”与“行走”的轻松氛围中进行深度文化探寻[1] 非遗生活化创新 - 将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场景,例如非遗主题民宿结合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居住需求[1] - 非遗文创产品让传统纹样融入日常用品,使非遗从被保护的“遗产”蜕变为具有生命力的现代生活组成部分[1] - 创新使非遗成为一种可感知、可共鸣的文化生活,并因此获得新价值[1]
揭榜!广东省首批非遗主题民宿等级名单公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7-26 18:05
活动概况 - 广东省首批非遗主题民宿等级评价活动终审会于7月25日在广州举办,正式揭晓等级名单[2][3] - 活动自5月启动,吸引全省13个地市25家民宿报名,经过初审、筛选和实地评审,最终16家进入终审阶段[8][9] - 活动由广东省旅游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南方农村报、广东旅粤家民宿学院与真乡平台联合发起,多家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协办[35][36][37][38] 评审标准与过程 - 依据T/GDTAS 005—2023《非遗主题民宿评价规范》,聚焦非遗主题元素、特色文化符号、非遗体验活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14][15] - 评审不仅关注民宿达标佐证材料,还从非遗传承、商业化创新、福及村民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综合评判[11][12] - 专家指出部分民宿存在共性问题:非遗元素运用停留在"贴标签"层面缺乏互动体验,过度商业化忽视文化内涵深度挖掘[19][20][21] 评选结果 - 共评选出白金级非遗民宿5家、金牌级8家、银牌级3家,总计16家民宿获得等级认定[25][26][27] - 白金级包括瑶客共生山原色民宿、梅州三舍综艺民宿、纸言纸语古法造纸非遗主题民宿、壮瑶风采民宿、连南故里客栈[40][41][42][43] - 金牌级包括广州古荔园精品民宿、星旅居、美好院望•聚星里民宿、龙归里龙舟文化•湖景民宿、仁化县原色客栈、仁化县禅语精品客栈、乐意居民宿、程公馆[43][44][45][46][47] - 银牌级包括唐园山房客栈、东源县云上仙湖民宿、东源县万绿客家驿站[48][49][50] 行业影响与后续措施 - 此次活动是对广东非遗民宿发展成果的检阅,推动"非遗+旅游"融合的重要举措,使"民宿+非遗"融合更趋多元[28][29][30] - 获评民宿将获得联合授牌成为全省非遗民宿"官方认证"标杆,优先纳入行业宣传矩阵,入选"非遗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2][33] - 获评民宿将在真乡平台专属频道、南方农村报等媒体平台矩阵曝光,并登上《广东非遗民宿发展报告》成为行业发展案例[33][34] - 评价结果公示期为7月26日至8月1日,公示期间可向协会秘书处反馈异议[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