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
搜索文档
在面团中捏出时代的面孔
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06:55
在北京城,"面人郎"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近百年。"面人"是指用面团塑造人物的技艺,而"郎"是创 立传承这门手艺的家族姓氏。从郎绍安到郎志春,再到郎佳子彧,三代人用指尖揉捏着时代的变迁。一 团普通的食用面团,在他们手中,被赋予了审美的灵魂,承载起一个家族、一门技艺与整个社会变迁的 复杂叙事。 手艺传到父亲郎志春——郎绍安的第九个孩子手上时,"面人郎"的生存却遭遇了一段漫长的低谷 期。 "至少有10年时间,面人是没法卖的。没有了市场,也没有了围观者。"郎佳子彧在采访中平静地 说,在那段无人喝彩的岁月里,父亲郎志春的选择是用自己其他工作的收入,支撑着一个私人展馆,不 断从社会上收集、赎回自己的旧作。 "他做完作品就把它放到柜子里,有七八百件作品。"这是一种在寂寞中的坚守。郎志春曾对儿子坦 言,他这么做,就是想让他看到,"即便没有闪光灯,没有人观看,他还是选择去做自己热爱的事 情。"这种行为本身,比任何言语都有力量。 对于郎志春而言,"面人郎"的传承是一份本能的责任。"我爸是爷爷最小的孩子,在我爸前面出生 的孩子都没有从事捏面人的行当,到我这里是第三代,这一代除了我也没有别人做这个……"郎佳子彧 说,这种"断代"的潜在 ...
传统非遗“遇见”新朋友:美国华裔青少年在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9:41
文化活动参与情况 - 200余名美国华裔青少年参与"第二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活动 [1] - 参与者体验糖画、面人、吹糖人、剪纸、棕编、漆艺等多项非遗技艺 [2] - 活动为期10天,将在四川多地深度参访 [3] 非遗技艺体验反馈 - 剪纸艺术家现场展示人像剪影技艺,获得"so cool"等积极评价 [1] - 15岁参与者制作大熊猫面人并添加礼帽装饰,表示"中国传统手工艺很有意思" [2] - 芝加哥参与者高博文特别提及糖画和漆艺体验,认为"亲自上手感受完全不同" [2] - 新泽西参与者王芷涵成功吹制老虎糖人,表示"会一直记得这段有趣的经历" [3] 教育意义与文化认知 - 美国汉语学校校长指出实地体验比课本学习更能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精髓 [3] - 参与者通过互动体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如长嘴壶茶艺的实践 [3] 活动特色 - 采用"沉浸式"体验模式,强调亲手制作与互动 [1][2] - 活动设计包含动物主题(如大熊猫)等吸引青少年的元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