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棕编
icon
搜索文档
传统非遗“遇见”新朋友:美国华裔青少年在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9:41
中新网成都7月8日电 跨越半个地球来到四川参加"第二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活动 的200余名美国华裔青少年,8日在成都"沉浸式"体验多项非遗技艺。 今年15岁的谭凯文来自加利福尼亚,她手里举着刚做好的大熊猫面人,开心地向周围人展示。"大 熊猫是一种非常可爱且有名的动物,我很喜欢。"谭凯文说,虽然自己在将面人四肢衔接到身体上这一 步骤遇到困难,但做出来后很有成就感。她还专门为大熊猫"戴上"一顶礼帽,"中国传统手工艺很有意 思!" 无需事先勾勒,剪纸艺术家李懋让一位少年侧对自己坐下,手里的剪刀在红纸上灵活"画像",不一 会儿,一幅线条流畅的人像侧面剪影就完成了。"so cool!(太酷了)""so difficult!(太难了)"的感叹声从 一旁围观的美国华裔青少年口中不断冒出。 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糖画、面人、吹糖人、剪纸、棕编、漆艺等技艺的体验点位前。美国华裔青少 年们排起长队,争相在非遗手艺人的指导下,尝试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 "在唐人街可看不见这么有意思的艺术。"来自芝加哥的高博文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多项非遗技艺 中,滋味甜蜜的糖画和趣味十足的漆艺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自己亲自上手体验制作和 ...
非遗“出圈”引客来——重庆石柱探索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新路径
新华社· 2025-06-03 15:52
来源:6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 "去年底,随着县里'巴盐古道'的修复完成并重新对外开放,加之'背二哥'文化的再现,我们石柱县再次 迎来了一波旅游热潮。"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盐运民俗"的传承人李社华兴奋地分享道。作 为"背二哥大队"的队长,他深知这一变化对当地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的意义。 2019年7月23日在西沱古镇拍摄的盐云习俗表演现场。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近年来,石柱县以非遗为纽带,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其中,西沱古镇依托"巴盐古道"的修复工程,通过 庆忠堂、禹王宫等文保单位的活化利用,构建了盐运民俗展演、非遗展示场馆、土家文化体验的立体场 景,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非遗魅力,成功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 "透过这些大哥的号子,还有古镇里的'庆忠堂'石柱非遗展览馆,我对石柱的盐运历史感受更真切 了。"近日,从西安来到西沱古镇旅游的游客吴女士说。 作为武陵山区土家文化重要区域,重庆市石柱县蕴藏着丰富的非遗资源,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 俗等十大类别。其中,石柱土家啰儿调、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玩牛等3项国家级非遗,22项市级非 遗,以及147项县级非遗,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传承体系 ...